2009年1月31日星期六

一條鏈的聯想

左邊呢條鏈靚唔靚﹖用水晶珠做,仲有個磁石扣,係俾阿女的。

我並唔係在街上買的,是鄰居手做給阿女的。呢條鏈並不是新年送的,是去年妹妹生日時送的。但因為最近發覺唔啱帶,所以在和鄰居拜年時告訴鄰居,麻煩她整長些。她今天送回來給我,因為已調較好了,加長了並且換了個磁石扣。(之前那個較難扣上)

看見這條鏈,自己內心好感動,因為鄰居愛錫自己的女兒,更見難得的是那份情。

在香港,人情的厚薄多看禮物的實際金錢價值,越貴便越代表重視,這差不多是一個恆定的價值觀。

但我相信這不是因為香港人無人情味,而是大家都忙到死,只能用金錢去告訴別人"我愛你"。

我好想送每一位朋友親手做的禮物,但我沒有時間,也無手藝。

現在有女兒,其實什麼都做不到。好似寫這文的中途,女兒就叫了我好幾次。早上發現家中的洗衣機去水滴水,有線寬頻電話又壞,打去搵人整又要打七次,每次又要等。自己的腦海又在想移民的話去到那邊要做什麼﹖要讀書還是學整水喉,要學又要到那裏學﹖還有下星期會開始教一班小二的學生打籃球,又是新挑戰,個腦不停咁轉。還有就是工人還未請到,要等到四月中才到,媽媽昨日睇醫生又驗到肝的指數不好,爸爸二月要做手術,還有移民要考英文試,申請移民需要的証書要做certify true copy ,還有阿女剛剛流鼻水,等一會還要去睇醫生。

回頭說我的鄰居,她的家庭中有一位輕度智障的家人,但我卻覺得他們一家人都好好。

有時候我覺得人有苦難,學會明白別人,體諒別人,她們知道我的工人走左,都有說幫手湊女兒。但我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的心意已好感動我了。

離開香港,似乎是方向,但在這同時,我的腦海也開始懷念身邊和珍惜身邊的朋友。

我常常記得自己都是一個青少年的導師,我好希望讓年青人有出路,有盼望,但有時候自己都在困局中。

我只能夠祈禱,希望上帝給我平安,使我能學習看見自己今天有的,而不去為那些無力改變的現實而懊惱。

2009年1月29日星期四

報章頭條新聞給我的啟示


這是今天(29/1/09) 明報的"頭條" - "東瀛遊多搞作 逆巿創佳績"。

再仔細去看,原來這並不是頭條新聞,左上角細細隻字寫明"廣告"。

明報作為一份我曾經信賴的報章,曾經是我覺得香港惟一一份值得信任的報章,但我已經不再相信它是一份好的報紙。

這樣去設計一個廣告並可以刊登在明報的頭版,代表廣告或巿場地位的重要。

但欺騙讀者和吸引讀者是兩會事呀!

我對這個廣告十分反感,因為我也花了好些時間去讀,結果發現原來是廣告。

明報為了賺這個廣告的錢,已經不再在乎我們讀者了。

中國的百度網站,只要付費就可以成為第一個出現在搜索引擎的項目。

百度沒有尊重網民,刻意欺騙網民,沒有將廣告和事實分開。

Google 不會這樣做,它同樣賺廣告錢,但卻明白做事要有原則。

現在國內許多人不滿百度。

香港有人會因為這個廣告不滿明報嗎﹖

再看昨天蘋果的頭條,一隻狗可以上頭版,香港果然是沒有新聞可以報導了嗎﹖

我問報館的朋友為什麼一隻狗可以上頭版,他說可以沖淡香港的悶氣。

香港現在的報章就是給人消閒的,和八掛雜誌一樣。

香港人不喜歡嚴肅的課題。

我還記得梁朝偉結婚這種娛樂新聞上了明報頭版兩天。

當時我向明報講出體育總會受政府資助但卻反而意圖壟斷巿場的問題,但它們不理。

這是事實。

報章關心的只是報章是否賣錢。

That is all. Full stop.

p.s. 我絕不會參加東x遊的旅行團,明報也不再獲得我的尊重。

福氣

每年過年,我都好似又開心,又唔開心。開心的是我會去探一些導師,一些老朋友,一些"情"人,這些"情"人都在我的人生中給了我一些影響,所以我一直都會記得他們。

唔開心的事就暫且不談。

我的朋友除了平輩之外,有一些是五十、六十或以上的朋友。他們人生的路比我走得長,自己的家中的子女都長大或離開了,所以每年都開心我會來見見面,大家分享一下。

其中一位是我在浸會園的下屬,她其實是一位清潔的嬸嬸,我自己都唔知點解會同佢好friend,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都被人迫逼。另一個原因是她在我離開營地時留了眼淚。

她在營地中工作,只是做自己的事,但卻因為不加入其它人的小圈子而被排擠。當時我是他的上師,嘗試持平地去處理事情,但其實也只是公平待人,沒什麼"關照"過她。

她早年是一個農夫,字也不識多幾個,她也不是在大陸種菜的,是來到香港後才學的。我還記得她告訴我她和先生兩個人在地下開井的故事,我聽完後嚇呆了,因為兩個人在地下掘了一口水井出來!

她和先生兩個人耕田把自己三個子女養大,後來去了浸會園中工作,到今年九月便要六十歲退休了。她其實比起我這代人,強得多。

我每次探望她都會和她說"睇開d"。因為我知道現在的管理人已不會關心公平,被人排擠已是必然,做工人的也不需要 OT,只要自己看得開,還是過得到日子的。今年我看見她留了長頭髮,樣子比以前開心了,想是看開了。

太太走時講了一句說話:X姐真係有福氣。

其實每年我去探她,都發現她有好多小朋友在家中,因為她的子女都長大了,又早婚和早生BB。她的子女不是什麼大學生或知識份子,但總算找到份工作,可以養兒育女。

X姐的家是新界的鄉郊,地方有成千多尺,一層的平房和一些空地,隔離有一大片公家的草地。屋企是舊式的平房,和現代裝修的景觀不同,許多東西都是自己親手做的,當然唔靚。但我去到她家中卻感到一份溫暖。

我喝她的茶杯的清茶,雖然味淡,但卻情濃。

我們坐了約半小時便走了,因為她有其它的兒孫來訪。

臨別時我只是告訴她,我見妳身體健康,精神好,那就很開心了。

她握著我的手說下次要再來坐久些。

忘了告訴大家,我因為轉了手提電話所以沒有了她的電話,我是駕車去到粉嶺"撞"她的。

在香港,這種事情真的夠傻吧。

2009年1月25日星期日

為什麼進步停止了,甚或退步了。

教籃球的都會知道要給學生要求,當學生做錯了的時候便作出檢討,給予改善建議。

由於學生經常不聽,不專注,所以我講了個新聞給學生知。

我告訴學生報上有新聞說有年輕女孩子在網上認識了朋友,去到那人家中打電子遊戲機,結果被強姦了。我問同學為什麼這位女孩子會這樣無知,同學說因為沒有人教她,告訴她。

我說錯了。

我問同學有沒有聽過我叫大家不要在老師講說話時傾偈,或者拍球,以免影響別人上課。

同學說:"有。"

我問同學那為什麼總會有人在我教學時傾偈,又或拍球﹖同學靜了。

我告訴他們:是學生不願意聽,而不是老師沒有講。

所以進步停止了,甚或退步了,因為學生不願意聽。

而結果,還是學生自己要負責任的。

在香港這個社會,每一個人都大概會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只是不會去選擇做好的,因為做好的代價太大,做好後又沒有人欣賞,不學做好的人有時候還能靠"投資"或關係偷雞勝出,要靠實力是太花精神時間了。

下面是一個我老作出來的笑話:

有一位四十歲的兒子向母親傳福音。

他告訴阿媽:"如果你信耶穌,每個月我俾多一千元你使。"
阿媽問:"咁點先叫信耶穌﹖"
仔話:"只要你個個星期返教會,參加崇拜同團契,人做乜你做乜咁就得啦。"


阿媽見到張"金牛"就立時決志信了主。

阿媽加入教會後有人問她如何信,從實召來的結果是被傳道人捉去"問心事",

阿媽回家問阿仔:"點解教會D人講野我聽極都聽唔明﹖我話有著數咪信耶穌,好簡單的道理,佢地原來唔明! 跟住佢地又講埋D我聽極唔明的東東,什麼委身、悔改,仲要認罪! "

阿仔:"咁妳仲信唔信﹖"

阿媽:"我決定更認真信主"


阿仔問:"咁就好啦!"

阿媽話:"佢地講咁耐都係叫我參加埋主日學啫麻,使乜講成個鐘﹖其實教會真係好好,起碼最近搞既蛇宴好食過上次阿X議員搞的。其實教會搞埋老人院應該都得喎。

幾周前我在教會聽完青少崇拜的講道,完畢後我們去練籃球。

有一位籃球隊員在練習後同我講想多謝那位講員,因為那講員使他在練波時"暴發"了,他說他聽了兩粒鐘都唔知傳道人在講乜,他說咁點叫年青人參加教會呢﹖

他是我帶信主的,我拍拍他的膀頭,表示同情和無奈。

我之後打聽了一下那位講員的背景,是一位前老師。

過去我曾經三番四次直接或間接向教會的負責人反映這些悶道的影響,但我明白傳道人有心無力。

我去過不少教會,沒有見過多少教會人可以和年青人好好溝通,因為教會人給人的感覺是只有"神聖"而沒有"人性"。

有一次某傳道人講的題目是"使命",希望年青人分享自己的使命,問年青人有沒有感覺到神給他們的使命。這些年青人個個啞哂。

我見他們啞了,我便說:"其實使命就好像一件經常在你心中的記掛的事,好似你愛上一個美麗的女孩子,你覺得她一定是你的終生對象。可能上帝會讓你的心中有一些東西是放不下,或很感興趣,很想做的。.............. 不過你們這麼年輕,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都未必知道,或許未必可以即時找到自己的使命,若能多接觸不同事物,服侍人,可能會幫助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我覺得普遍青少傳道人對年青人的認知是不足的,大家的溝通彷彿有兩代之隔。年青人想的,傳道人已經無法猜到,也不懂得去做研究,只會在基督教書藉中去探求如何牧養年青人。

基督教原本是一個以真理為宗旨的宗教,但在教會的文化中,提出直接意見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會"有可能"對人做成傷害。所以我們慣於用繞圈的方法去講說話,結果是三分鐘能解決的問題變成三年都不能解決,原因是許多時那位仁兄還不知自己有問題。

這種說話的藝術我沒有學到,否則我會寫一封"讚賞式投訴信",不用搞到被人告。(我建議這種文章體裁應納入香港中學的中文課程中。)

我若能學識如此做人的話,我今天應該平步青雲,我應該發達。

但我質疑這和講大話有麼分別。是非常虛偽。

教會界要給意見是永遠的要繞大圈子。

而結果呢﹖基督教的進步停止了,由最初影響全世界的文化藝術教育,到今天的虛有其表。

我的澳洲朋友自小便參加教會的,但現在他不參加了,他說教會最多 hypocrite ,他頂唔順。

我告訴他:"I agree."

當你再看不見教會有年青人參加的時候,你應該做什麼﹖

我真的不知道,因為那個距離已經變得無法修補。就算我給意見,那位傳道人也不會趕得上年青人的步伐的,所以我還是選擇了沉默,無謂多了個敵人。

當你知道自己仍然愛上帝的時候,卻只能在這裏寫網誌。

而跟我打球信主的年青人,我只能向大家說句:"對不起。我做不了什麼幫你們認識神,因為我只是個藉藉無名的籃球教練。"

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

一位讓兒子打球的媽媽

今天有一位學生的媽媽和我聊天,她在上一次來觀課時拍下了我和學生練習時的情況,她用一部手提電腦在燒錄一張DVD給我。這不是我叫她做的,是她自行做的,我當然很是感激。我問她要不要給妳付費,她說不用了,DVD不值錢的。接著我問她為什麼她這麼讚成兒子打球呢﹖不害怕他不努力讀書嗎﹖兒子讀書現在情況如何呢﹖

她告訴我兒子讀書很差,她不介意,主要是希望兒子可以有自信,能夠開開心心。我聽了後便讚她,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什麼父母像她這樣了。她說讀書沒有所謂的,她說她還給兒子打乒乓球。我說能有這樣的母親,不單讓兒子參加活動,幫助自己的兒子拍錄影帶,那孩子學習也會更快。

她便開始說,孩子的爸爸是加拿大藉的,如果香港讀不上,也可以到加國讀書。我便告訴她,我也在想移民,我的女兒才兩歲。她吃了一驚說,妳的女兒才女歲呀﹖我說香港工作壓力大,沒有想什麼生兒育女,到年紀大才想。

我告訴她我對香港教育制度的不滿,看見許多小學生都要在練習後再去補習。

她說她沒有讓兒子去補習,因為這樣沒有了家庭時間。

我又呆了一呆,因為眼前的是"非常父母"。

後來她告訴幾年前她有一位女兒自殺了,

原因是課業壓力。

回頭說她這位兒子,他是眾多隊員中最優秀的頭兩位學生,平常很聽老師話,練習認真,技術和水平也掌握得很快。

我給媽媽的回應是:怪不得妳的兒子這麼好,有些父母工作忙到深夜,一天才給孩子四十塊錢,那些孩子我一星期才見兩小時,要教好他們差不多是無可能。

香港的教育給我們的小孩太多壓力了,有多少人會明白呢﹖莫非要待兒女離開才明白﹖

為什麼我們只看那些高官講的東西,而沒有看見他們都給自己的孩子送去國際學校呢﹖還有他們不是都有外國戶照嗎﹖

對香港的未來有信心的就不會要外國戶照呀!

為什麼月亮是外國的圓呢﹖那要問香港在掌權的人如何官治這個地方了。

再問就是為什麼我們讓這些人繼續管治呢﹖能做什麼呢﹖

2009年1月23日星期五

讀報

呢封相靚唔靚仔﹖我覺得有d似我。

澳洲有一名作家因為出版了一本書,內容評論到泰國的皇室問題,書本已被回收,只賣出七本,作者自己承認侮辱皇室,但結果是換來三年的監禁。外國戶照並沒有為這位作者帶來任何保護。

這個網誌講了一些關於這位無辜作者的事,值得一看。

新聞中還寫:泰國採君主立憲制,對於冒犯王室及其成員的行為毫不容情,刑期在3年到15年之間。泰國政府最近幾個月相繼查禁將近4000個被控中傷泰國王室的網站

泰國有法律保護皇室,香港有23條立法,大家不相白仲。

泰國明顯是沒有言論自由的地方,但我們去泰國玩得好開心。

香港有一位教練,發信到立法局議員投訴香港的體育總會,結果被該體育總會發出律師警告信告以毁謗罪名,並要求事主道歉,該事主沒有理會,因為法律上有條文保障投訴人,只要經合理投訴渠道申訴,無法入罪,事件最終該體育總會沒有正式提出起訴,不了了之。

這位教練就是本人。

香港似乎仍有言論自由,但事實上呢﹖

法律之下,窮人含x。這是真理。

無論你有沒有問題,有錢人有勢力的人大可任意發一封律師信給你,只要他想搞你。你是窮人,要顧食飯,那有空間和金錢去找律師和面對這些法律的訴訟呢﹖大部份窮人的惟一出路是低頭。

除此以外,我認識的一位朋友,他遭到菲傭誣告他,由於菲傭有工會,有五位律師,我的朋友沒有任何時間空間,結果為免費麻煩,選擇了庭外和解,賠了三萬元給那位工人。信不信由你。

請工人是為了解決問題,卻變成增加自己的負擔,我的工人走佬,我也經歷過那痛苦。

三鹿集團毒奶粉案的主犯被判以死刑和無期途刑。

我看了一些報導,有人認為中國是想殺一警百。這些人都不是故意去謀財害命,卻被判之如此重刑,他的立論是中國沒有法治,是人治。

香港的政制討論以為了集中精神搞好金融風暴為由而推遲,簡直是笑話得很。背後相信是阿爺的訓示吧。香港的從政者是由小圈子選出的,只需要服從小圈子的人。

記得汪阿姐曾提出要給回香港的民主派議員回鄉證嗎﹖結果還不是無疾而終嗎﹖當大家知道提出一些"異議"是不會達成的,自然就會選擇"收聲"。今天有什麼人會提出反對聲音﹖

雷曼迷債今天有突破,新地會以原價回購。但這件事和其它社會問題有些不同,因為所涉金額大,而影響的是知識份子和中產,他們有能力,有金錢,所以事件不易平息。不是像欺負窮人般容易。

讀報的感覺是不偷快的,因為看見許多社會問題,卻又無力回應。

我不想再看報紙了,這樣心理上會好點,雖然好像鴕鳥埋了自己的頭在沙中,但我可以在沙中祈禱,希望上帝去發慈悲,又可以給人感覺我是善良的人,像一隻小羊,又不會得罪權貴,不是很好嗎﹖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不是這個意思呢﹖

香港有一個基督教機構叫 Christian Solidarity WorldWide ,和一般機構不同,我有朋友在當中工作,值得大家支持,有空去看一看他們的網站。

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我遇見的天使

天使是什麼呢﹖

對我來說就是上帝給我的人,和這些人給我的一些訊息。


Hi C sir,

i am not a basketball lover nor christian, I am jsut a passer-by on the web, but your blog inspired me a lot. you are the only chirstian i know who understand that christian should not only believe in god but also act like jesus, you widen my eyes that not all christian aare fool that who only pray for themselve, sorry for my typo as i am rushing this comment in my company, thanks that your ignited my passion again

這些天使不是我跑去教會找他們來的,而是在網上寫回應或寫電郵給我的。

有一位網上的朋友,他在台灣開了個籃球的網站叫"文武站",在網上看到我的籃球網站,就找我分享一些籃球的文章,他還嘗試在 Google map 上放上籃球場的位置,讓人可以在旅行時找到籃球場,這些創意都是難得的,當我告訴籃總發律師信要告我毁謗時,他更在網站上呼籲他的網友關心這事件。而他至今我仍未得見一面,但在心靈上感到的支持比每天香港見到的朋友多得多。

另外有一些朋友經常在網上瀏覽我的網站,由我未寫網誌前,在我的籃球網站便開始看我的文章。有一天他突然發個電郵給我,因為他看見我的灰色文章,內容提到教的波少了,他竟然說要請我做教練。到最近發生的投訴後被人告的風波,他更想約我出來見面關心,但至今我們仍是未見過一面。

還有一些朋友,無論我說的是世界大事或是個人雞毛小事,他們都會留個回應。有部份更是來自遠方,在他國的朋友。我看了他們的回應,我便知道我遇上了一些高人,因為他們的分析和意見,甚或指正我,都是使我佩服的。這些朋友,我覺得好"知心",不論所言我是否能接受和認同,卻總是直言提醒,給我這個無知的人明白世界和社會之大,也有了一種包容異見的"濶度"。

有一位香港的朋友,是已退休的教授,看了我的網誌後寫電郵給我,大家在電郵中回相通訊,聖誕時我收到他的聖誕電郵,告訴我他的孫兒來了一家團聚,那時我人在澳洲,我也瀏覽了他為到孫兒寫的網誌,大家妨彿是要好的朋友。其實我好想和他見見面,因為他也是曾經移民的,又是基督徒,又是大學教授,我好希望能在人生中有人給我一些方向,但因為自己是小民一名,網上交流沒有見面時被拒的感覺,去拜訪他可能會給人冒眜的感覺,所以一直未有提及。誰不知他竟然來電郵問我新年大家會否見見面,我的感覺是受寵若驚,也好期待著認識這位"天使"朋友。

有時候自己會想離開或不再當自己是基督徒,但看見這些天使,我自己便會想:這不就是上帝給我的大愛嗎﹖

希望大家農曆新年都能回想一下神給你的愛又是什麼,像我經歷這麼多,也還能找到一些可愛的東西,相信你願意的話,也能跳出灰色世界的。

2009年1月19日星期一

論香港的籃球文化

昨天我教波,是一對一形式的籃球訓練,有一位阿叔,我諗四十多歲,同埋阿仔一齊來。他在我和學生練習的中途走入來我的球場打波,我告訴他我有場紙,他依然故我,繼續射籃。我和他溝通討論,他邊射波邊同我講。我說:我地不如行埋一邊講,讓我的學生可以繼續練習。

他初時沒有理會,但我說我同你溝通,尊重你,但你卻一邊射波一邊同我講,咁樣係好唔尊重人。結果佢停下來。

他說我每星期都在這裏教人,且是收錢搵食,阻礙公眾人士打波,就算book場都係唔啱。

我告訴他你有權投訴,但唔應該咁樣走入來,影響別人訓練。我問佢如果你個仔想學打籃球,咁樣我可以唔book場嗎﹖他說我賺錢搵食就係唔啱。

我問他在香港那一個教練教人不是用康文署的場地﹖那一個專業教練不用食飯﹖

他沒有回應我。

這一事件好影響我同那一位學生的訓練,雖然那一位學生並沒有投訴我,因為他是有文化的專業人士。

我不知道同時在場的那位人兄的兒子怎樣看自己的爸爸。是欣賞他挺身而出,還是覺得自己的爸爸不大講道理﹖

由於我在訓練的時候只是用半個場,在另一邊的半個場有十多人在打球,他們都明白我的處境,自覺地在另一邊練習。他們都是值得欣賞的,我也要多謝他們的明白事理。

過去在許多場合中,我都經歷過這些類似的情況,有時候是在學校校隊練習的時候,由於學校地方不足,故長期在公園內進行訓練,也有租用場地的,但總會時不時有一些伯伯來投訴,使我訓練中途停止,這是十分影響訓練進度的。

到底如何平衡有系統的訓練和巿民大眾較沒有組織的康樂需要呢﹖

一般香港人到公園打球,為的是在公餘時候可以有康樂,所以我明白和體諒那位先生每星期都看見我在訓練的那一種不滿情緒。因為人人工作壓力都很大,沒有人會想在自己僅有的空間下失去寶貴的康樂時間。

現時的制度上,香港康樂文化事務署的球場是可以租用的,巿民沒有辦法預早在知道球場會否被人租用,也不可能在家中預訂場地,所以便會做成期望落空的境況。

這當然是不理想的,因為若情況多番出現,使用者會選擇不再參與該項運動。

同樣地,作為一位籃球教練,當我面對在已租用場地的情況下,我卻仍然不斷受到滋擾,我也會考慮選擇不再進行這類訓練活動。而結果便是籃球活動的發展水平受到障礙。

康文署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將所有公眾場地租出,例如在有三個籃球場地的公園,最多會租出兩個籃球場,會留下一個給巿民所謂 walk-in 來打籃球。但這並不是絕對情況,好像足球場,根本只有一個,所有沒有可能留下一個給人 walk-in 。

在現時康文署的政策上,我認為是較為偏向有組織的康樂活動。

康文署是希望更多人去使用康樂活動,而有組織者往往能定期保障場地的使用,這個做法是合情合理,因為有組織者會使更多的人參與康樂活動,同時亦能夠使該項運動水平得到提升。道理就像生客和熟客的分別,所有商人都會較重視熟客仔,因為他們是維持公司運作的支柱。

然而這個道理對於許多康樂人士或一般巿民來說,卻是一個大道理,因為當無組織的一般巿民希望參與活動時,卻去到場地才知悉未能使用設施,他便會感到失望。

香港的康樂體育文化是什麼﹖康文署只是鼓勵巿民參與活動,但對於參與活動時的態度,操手等卻從沒有教育過。這是一個大問題。

香港的籃球文化又是什麼﹖

個人獨食不傳球,為勝利動作粗野,動輙嗌犯規,食煙,粗口爛舌,輪隊時打尖,欺負弱小,這是我經常在球場上見到和聽到的。

我今天已很少在街場上和不認識的陌生人打球了,因為我認為這樣種康樂不很開心。

當社會有許多人不理解,我能夠做什麼呢﹖當你明白香港的政府的運作是官商勾結,是不重視民主自由,政改討論隨時可以壓後,你會明白香港人的康樂是政府毫不重視的。

我可以做的,就只是寫寫網誌,讓我的學生做一個明白事理的人。

還有...... 我希望移民,離開這個地方,或許將來在我家的後花園中安一個籃球架,教那些想學打籃球的人。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我們下一代面對的....

昨天我好開心,因為有兩位舊學生來找我,其中一位的天賦不高,但就是努力和認真。現在他中二了,讀書總是名列前茅,但仍然努力打球,每場波他都拿十多分。他投了幾次籃,我看見的是他動作上改善了許多,以前就是投籃也姿勢不好,現在的動作已近乎完美。(當然要改善的空間還是有的。)

作為一位籃球教練,我會明白一個動作要改變的困難,要做好,所付出的努力是無數的。而我的這位學生,更是那種絕不是天賦高的人,他要進步比任何人都要付出更多努力。而能夠有這樣明顯的改變,是持之以行的努加上對微細動作的要求極高才可以。而這些改變能在我的學生身上出現,亦同時反映了他內心的成長。

這位同學在打電話約我時說知道我最近有些不愉快,他說:"如果一個制度有問題,有人提出意見而不得到改善,問題就會繼續。"

這位學生讀的是 band 1 名校,最近他同級的一位學生就自殺了。我問他有沒有想過自殺,他說沒有。我問他學校功課應付得到嗎﹖他說那些功課很容易。

我其實有點擔心他,因為他言語不多,最初打校隊時更被老師喻為"虧佬" (意思是很水皮的人) ,也有和隊友不夾的時候。但這些問題他都自己默默面對了。

我的另一位學生也有些成就,現在中四,但已負責自己學校的低年級的籃球訓練,也帶隊出賽。他告訴我有一次他帶隊出賽,但球証偏幫對手,結果由上半場去勝十多分到下半場反輸。他和球証議論,球証反過來說要投訴他煽動球員,而最妙的是當時學校老師在場,學校老師向球証講:"唔係我帶隊,你要就投訴佢啦(正是我的學生)。"

我的回應是,你知不知道如果要向籃球總會作出投訴,先要付$500 保證金,如果投訴確立的,這$500 才會發還。 (這個資訊是我的一位朋友較早前發生一單事件後致電告訴我的,如有錯誤,請告訴我。) 如果你要投訴,除非你將球賽全場錄影作為證據。

如果一個制度有問題,有人提出意見而不得到改善,問題就會繼續

今天的學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世界﹖

一個孩子如果會好和乖,絕對不是偶然。一個孩子要去面對許多許多的社會壓力,但有多少人可以在我們的孩子身邊給他鼓勵,給他出路呢﹖

不要說給出一個好的答案,就連聽他們說出心裏的憂慮,也可能沒有時間呀。

能夠看見我的兩位學生還是一個正常人,對事物有睇法,知道對與錯,我已好開心了。

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為什麼我會想移民

我自少便長大在一個沒有自由的家庭,由小到大父親都是一個嚴父,我的自由是受到很多限制的。

當一頭象自小便被一條繩子綁在樹上,到小象長成大象後只要見到繩子套在身上,它便不會再爭扎。

少時我沒有覺得什麼,因為我習慣從小便被困在一個籠子內長大,所以不會覺得有問題。

換一個角度看我是活在一個沒有民主自由的國度。

今天許多人爭取民主,認為民主可以使改善現況,可以使問題獲得解決,這是在賣一個希望,而不是賣一個真理。

美國是民主的社會,但在自由的國度中,仍然有許多騙案,許多人有言論自由,但沒有選擇說出真相。舉例是布殊出兵伊拉克,竟然是出於一個錯誤的消息。還有是最近的馬多夫金融騙案,並非無人揭發,只是大家都選擇性地偏聽。

一個地方真正的希望在於教育,真正的希望源於對上帝真理的實踐,真正的希望來自教育。

香港沒有民主,教育一遍混亂,已有不知多少老師學生以死証明問題,但我們沒有能力改善。

香港人、中國人都是活在一個籠子內的人,我們已習慣了馴服,我們不介意在上掌權者如何做,我們只會聽話和在有限的空間中生存、爭扎。在過去的日子還好,因為英國人治港有其專業水平,我們的生活過得還可以。但隨著英國管治離開後,香港的管治者沒有能力做好管治的工作,更沒有什麼理想,只識做大戲,間接地欺騙人民。 (今早看新聞說政府暫援政制方案的討論。)

聖經中有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以色列人不願意,還在曠野中埋怨上帝為什麼帶他們來曠野,並時常響往過去在埃及時的生活。

香港人就像當時的以色列民,甘於被壓榨,情願當奴隸。

我在香港籃球圈中看見過的教練,他們都是長期被拖糧的,但沒有一個人敢出聲或會出聲。我一個人出了聲,但沒有見到教練支持。這些都是香港人的特質,甘於被壓迫,不敢吭聲。

而不敢吭聲的原因呢﹖因為沒有能力改變命運。

在澳洲我看見一個家庭,他們將自己的屋企裝滿了聖誕燈色,人人都駕車到他們的門口看燈飾,原來他做這些裝飾的原因是為了幫助一個血友病慈善團體籌款的。但這全都是那個家庭的個人決定,也是他們自己的創意。

在香港,我們看見的都是由機構發起的運動,沒有一個人會自己發起什麼。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我們沒空間。

在澳洲,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保障,生活不獨是為了糊口,仍然有較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而生活。所以當他們看見一些事情,他們可以有空間去想一下如何出一分力。

我曾經搞個一個小小的社團,名叫蟻幫,希望用微少的力量去幫助其它人,提供一些康樂活動給一些偏遠的地區,但我發覺香港人實在太忙了,有的朋友願意出來幫忙,但參加的人卻臨時出席不了,有些則改期,又約了多次才安排到,做成許多的行政困難。而我們的一班委員,也因為許多的原因而不能抽空,結果我發現香港可以做的"服務",就只是籌款。

所有需要別人稍多時間的活動都非常之難安排。

又或許是因為我的朋友都不是上流社會,他們沒有那些空間可以幫忙。

當我回想我發信到立法局議員投訴被人告番轉頭這事,我沒有後恢和遺憾,我對香港的司法制度和立法局議員的水平全然失望,加深了我對香港感到的失望。

過去我曾在教會機構中工作,看見的是基督徒的虛偽。

我在快餐店食飯和朋友談論教會問題,又被傳道人勸阻。

我曾在教會的青少部和康體事工上說出問題,但結果被排出局外。

我曾經是一個對自己的工作滿有理想和憧景的人,希望做好自己的工作,但現在我只想可以早些離開香港,我不是沒有理想,而是不想在香港做了。

在香港我們看似有許多朋友,但你知道他們很忙的,你根本不會找他們。

在澳洲雖然很少朋友,但就因為少,所以會珍惜。

朋友家人有事,就是最大件的事。

香港人不是想沒有人情的,但在一個工作壓力大於一切的都會,關係永遠次要於工作,而人就像是一部不眠不休的機器,我們的思想只是在複制或服從別人,而沒有了自己。

有人告訴我外國還不是一樣,歧視中國人,找工作又難,不一定會比香港好。

我同意的。

但當一個人在自己的家不停地被人傷害,卻沒有見到有家人幫助,我相信他選擇離開,選擇去外面不知道的世界闖一闖,或許也是情有可原,或許可以給他一個機會,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我的工人走了(之 二)

工人走了後,我第一次喂妹妹食字母粉,我要妹妹自己食,她也樂意。但食完後全件衫同埋地下都係英文字母。妹妹仲用隻腳"踏踏踏",成個地下黑色一"達達"。我要她用口水巾,但她掉開唔用,我要她執番地下的字母粉,她執完黐在手上跟住唔見埋,之後地下又出現新的黑色一達達。我要她用布抹番地上的汚積,她好不情願地做。

一個小時內,我和妹妹角力,好想她學自己食,但地上就汚糟糟,這便是成長的代價。不單妹妹成長,我也真正體會一個父母的心血。

晚上妹妹和我們睡,因為嫲嫲要回北角,第二天早上去睇醫生。

晚上我和太太夾住妹妹在大床上睡,妹妹在床上打筋斗,頭向下,好似田雞咁睡,又時又會將對腳伸出被外,我們又怕她凍病而又幫她蓋被,但蓋完無耐,咁知係咪因為太熱,佢又會將對腳伸番出來,我地又會醒。媽媽一早要番工,又要沖奶同換片片,返工邊會有精神,無做錯事被人炒就叫感謝主。

早上我和妹妹一齊祈禱,我問妹妹想天父俾什麼她,你估她說什麼﹖

她說:"錢錢"

我問點解,妹妹唔識答。我自己估是因為我經常說媽媽要返工,爸爸要做野都是為錢錢。

我們為家人祈禱後便開始刷牙同洗面,妹妹今天刷牙拿7分,滿分是10分。我教她自己刷,又叫她自己扭毛巾。她做得雖然唔好,但佢好開心可以自己試做。

工人姊姊走了後,我明顯覺得妹妹係唔開心,每次我問她姊姊唔番黎,你有沒有唔開心,她便會唔答,或講第二樣。

晚上我們在討論是否請工人時,我們都問妹妹意見,在嫲嫲不在時,我們問她:"妳想請姊姊湊你,還是嫲嫲湊﹖" 她說:"請姊姊湊。" 我們怕她誤會:"唔係以前的 Yati姊姊喎,係第二個姊姊﹖" 她說:"請姊姊。"

到嫲嫲在廚房出來時,我們再問同一問題,妹妹說:"請嫲嫲湊。"

這個時候我知小朋友已經明白人際關係的大道理了。

我相信妹妹對於姊姊的不辭而別是十分唔開心的,但她卻沒有表現出來,可能是唔識表達,但我深深相信一個相處了兩年的人,不會沒有感情。

今天早上在祈禱之後我再想為什麼我們對工人這樣好,她仍會不辭而別呢﹖

後來我想起了我的許多朋友都是一夜之後請自己的工人走的。他們都是基督徒,他們怕工人會有麼異樣,所以全都沒有通知工人,工人第二天便要離開。

我的工人的前顧主也是這樣炒她的。

法律上我們顧主沒有錯,我們賠足給工人,但事實呢﹖我們做了最傷害一個人的事。如果今天公司要炒,無論有什麼原因,我都會希望公司給我一點時間,最少一個月,好讓自己有心理準備。我也曾經一天前便被人通知不獲續約,那間是基督教機構香港浸會園,我的心靈的傷害並不是錢可以補償的。

我的工人,我到現在都有失望和傷心,但我開始明白和體諒他們,因為這不是我和她的錯,而是過去人生的經歷中,沒有看見公平和愛。她沒有偷我們家中的東西,我相信她還是一個好人,只是在她的人生經歷中,有前顧主傷害過她,她也只是沒有打電話給我們吧了,根不不算是做了壞事。

有朋友和我分享時講到家庭暴力或某些法律的立法問題,她提到我們做基督徒應該做的就是不論法律是怎樣,我們仍要堅持神教我們的做人原則,就算違法仍要這樣做。

我相信傭工和顧主的糾紛已經不能分是你錯或我對了,但我只想顧主知道一個人若今天晚上仍然睡在你的家中,明天卻突然無家可歸,就算是賠足給她,我相信亦是好慘的事。要停止或保障一個家,就是由好好待人開始,雖然我們未必會有機會得到任何回報。

現在我還會用來安慰妹妹的說話是:"姊姊要照顧屋企人所以才不能來照顧妹妹,不如我地第日去探Yati姊姊呀!" 妹妹便會說:"好呀!"

我好希望可以打電話讓妹妹和工人傾兩句,好讓妹妹知道姊姊還是錫她的。不過這只會是痴夢,因為我連工人的電話也沒有。

還希望我的工人回印尼後會說一句:我的顧主對我好好,香港人都好好。

不過這只會是痴夢,因為我一個人影響唔到全香港的顧主。

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我的工人走了!

昨天工人原本應該從印尼飛回香港,但我和太太等至夜深都沒有等到她。

等候的過程中我們打過去機場,航空公司,發現那班在電子機票上的航班已經取消了。我們不知道是否航空公司改了班機編號,但因過了辦公時間,航空公司卻只有電腦接聽系統服務,未能了解那班機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由於我和太太都轉了新手提,失去了工人的手機號碼,所以未能致電給工人。同一時間,我們的和記寬頻電話又長期失靈,我們擔心工人有什麼意外找不到我們。結果我們晚上十一時打了給朋友的工人,問她拿我們工人的手提。但打去卻是:"電話未能接聽,請稍後打過。"

我們一直在等,希望她會出現。

回說我工人和我們的關係。

她是一個很懂得煮飯做菜的人,對女兒的照顧也是很細心,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擔心過工人對兒女不好,我們沒裝什麼cctv,但卻裝了一個小型電視機給她,讓她在工餘時可以睇dvd,或者電視。我們每次去食自座餐,去旅行,都帶埋她去,她也一起食,沒有給她便宜的飯菜食。過年過節,我們給她利是。她有需要的時候,我們提早出糧給她,她病了,我們帶她去睇私家醫生。她還有自己的房間,床,睡覺可以關上門。

這一次她回鄉探親,要了一個月假,我們沒有異意。因為她做得唔錯,本來她說不再做,我認為做生不如做熟,我建議太太給她加了幾百元人工,結果她決定留下來。

妹妹又如何看我們的工人呢﹖當我們問妹妹要不要和工人姊姊結婚,妹妹說:"要",當我問妹妹要不要和嫲嫲結婚,妹妹便說:"no"。可想然知妹妹都十份愛這位工人姊姊。

可是對人好,別人就會對妳好嗎﹖今次她走了,沒有給我們一個電話。她離開前我還給了三百元給她,著她回去說是我們請她家人吃一頓飯的。

我和太太都要上班,嫲嫲和爺爺都老了,雖然現在都是她們照顧,但都會辛苦。今早我打電話去航空公司問,原來她十二月廿二日便取消了機票,她有可能連回程機票錢都可以得到。

帳面上我們損失了的是顧傭公司的 agency fee、機票錢。但我自己認為我們捐失的是對人的信任。

妹妹好錫姊姊,我們對工人都好好。但為什麼工人會一聲不發便離開呢﹖十二月廿二日便取消了機票,打個電話來講聲,好讓我們可以安排好些﹖我對工人是點樣﹖我相信我們都會體諒和明白呀! 為什麼不早些告訴我們呢﹖

我最擔心的是妹妹對人的信任會不會受傷呢﹖

我叫嫲嫲不要說工人姊姊不辭而別,說是她家人有需要,所以決定不回來了,希望的是妹妹不會因而受心靈的傷害, 對人不會失去了信任。

現下要處理的是這段時間的日常生活運作,但幸好有嫲嫲和爺爺,短時間內都不會有大問題。但爺爺二月要入院做手術,那時候又要如何處理呢﹖

工人掌管的是我們香港人的兒女,如果我們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工人,工作又如何能夠做好呢﹖太太都為到這件事而打了好幾次電話給我、顧傭公司,我們香港人做工作,又豈會無後顧之憂呢﹖

剛才太太又致電給我,說要通知移民局,又要考慮換鎖......

人和人之間還可以有信任嗎﹖

香港有錢便可以找到有誠信的人嗎﹖香港有多少僱傭問題,大家都聽過不少吧。

一個只重金錢而薄道德倫理的地方,能找來的人都是同類吧。

香港會好﹖ I just don't believe it.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世界上沒有神話

較早前大家聽過馬多夫編局吧,這個高達500億美元的騙局為什麼會出現在一個金融巿場成熟的美國呢﹖為什麼沒有人揭發呢﹖香港的迷債事件,又為什麼沒有人提醒,政監為什麼不能夠早一步停止這種事發生呢﹖

今天讀到明報的報導,原來8年前已經有一位馬科普洛斯(Harry Markopolos) 發現這個問題,他多年以來鍥而不捨地追查事件,多次向證監會投訴,但當然是不果的。

看了這個報導,我會聯想起我受到體育總會給我的律師信,主要出於我向政府當局提出體育總會的問題。對於這種事情,我無法認同和無法接受。到現時為止,我亦從未向該體育總會發出任何書面道歉信。

這位馬科普洛斯開始的時候是為了証監的獎金而去進行調查,但後來已引申成為為了不使更多人受騙而繼續調查,並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更多的證據,可惜他沒有獲得當局者相信,最終是因金融風暴而使騙案暴光。

及後還有荷李活製片想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認為他是英雄。

他說自己不是英雄,也不想做英雄。

我想講什麼呢﹖

一個社會的財富,並不單是金錢,而是一份公民責任,或一份良知。


香港這個社會,人人忙於糊口,對於身邊或社會問題,人人都以忙碌為由,而沒有參於。而另一個惡性循環是:當你見到人人都不理,你也會認為自己不應理。最終待問題繼續擴大,一直到好大好大鑊的時候,才會關心,才會醒覺。

所以在我的眼中香港很窮。

回頭說這個馬科普洛,另一個他繼續調查的原因是他希望找出每年雙位數字回報的秘密,他找來了這個基金的數據,請了數學金融專家去分析,結果均認為無可能得出如此回報,故深信是個龐大的騙案。

他的發現是:世界上並沒有神話。

投資者根本沒有可能無端端會有雙位數字的回報。

香港是一個小島,沒有天然資源,今天能夠有的發達和繁榮根源於人力資源和人力素質。早些年日,香港人都是大陸的偷渡者,或在大陸跑到香港的人,他們是勤勞的,也是聰明的,也是對那種為到前路而努力積極的人,他們在困難中會動腦筋,因為已沒有退路。

還有一個重要的質素是:他們還能吃苦。


香港現在的人材是什麼呢﹖香港教育出來的多是奴才 -- 習慣聽命於人,習慣自保,習慣不問義,只問自己能有什麼私利。還有就是背誦標準答案,卻沒有自己的分析和思維,也沒有原則。

香港現在的繁榮是事實,但香港將來的繁榮卻似乎是神話

香港的副局長是香港的精英了吧,你看他們人人都手持外國戶照,還有高官的子女都讀國際學校,你便會明白什麼人是聰明人了。

以下是轉載自今天明報的。

--------------------------------------------------------------------


金融顧問慨嘆未阻騙案 「我不是英雄」

促查馬多夫騙局 8年鍥而不捨無果

按圖片放大
 【明報專訊】設 局騙去投資者高達500億美元的美國名經紀馬多夫,本港時間今天深夜便會得悉是否要收監候審。馬多夫騙局曝光剛滿一個月,不少人質疑為何這樣離譜的騙局, 運作經年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其實早在2000年,一名金融投資顧問便對馬多夫起疑,8年來鍥而不捨提醒證交會,直至去年4月仍在給證交會寄資料,希望搗破 騙局,但一直無人理會,最終還得靠一場金融海嘯令馬多夫原形畢露,自招罪狀。

  這位金融投資顧問,名為馬科普洛斯(Harry Markopolos)。事件曝光後,他被封為英雄﹕書商要找他出書、荷李活製片更想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英雄,更極力避開大眾注目。 他說﹕「為何別人認為我會很自豪?人家認為我是英雄,但我阻止不了他,是馬多夫自己罷手了。」

 上司盼效法促研究 揭露「一定是騙局」

 他最初為了在工作上應付上司,才開始對馬多夫(Bernard Madoff)感興趣,但後來卻不能自拔。他坦言初是為證交會的獎金,但最後卻純粹要戳破投資界神話。

 馬多夫基金無論市場好壞,回報都能保持雙位數,在投資界儼如神話,其他投資公司都盼望破解馬多夫「魔術」。波士頓Rampart投資管理公司是其一。公司高層2000年着馬科普洛斯破解魔術,希望能解構馬多夫的策略,看看能否照辦煮碗。

 馬科普洛斯根據馬多夫買賣期權及股票的資料運算,但無論怎計算,總無法得出馬多夫所聲稱的回報,加上馬多夫神秘兮兮,絕口不向客戶披露資料,更令他起疑;最可疑的是,為何馬多夫不像一般財務管理人般,向客戶收管理費?

 證交會波士頓辦公室不受理

  馬科普洛斯認定只有兩個可能性,要麼便是他違規「行頭盤」(即在接到客戶指示前私下用客戶戶口進行買賣),要麼他只是搞龐茲層壓騙局。他當時曾跟同事說﹕ 「完全不合理!那只能是龐茲騙局!」他把結論告訴上司,但因為馬多夫聲譽太高,上司認定只是他計錯數,於是他便向波士頓首屈一指的金融數學家請教,數學家 花數小時細看其數據,最後同意,馬多夫所使用的投資策略,不可能得出其所聲稱的回報。

  馬科普洛斯同年將結果告訴證交會波士頓辦公室,希望當局調查,但一拖便是一年。01年他再向該辦公室寄文件,今次他附上3頁文件,稱馬多夫的騙局已愈來愈 大,馬多夫管理的資產高達120億美元,希望說服當局行動。證交會波士頓辦公室的Edward Manion雖認同馬科普洛斯,卻指由於馬多夫公司設在紐約,所以要證交會紐約辦公室去查。這令馬科普洛斯擔心,因為他聽說證交會波士頓及紐約辦公室之間 的關係向來不好。

 他04年離開Rampart,開設一間專查詐騙的公司。他跟舊同事仍保持聯絡,經常談論馬多夫,有舊同事鼓勵他不要放棄,「我們希望釘死馬多夫。」

  證交會波士頓辦公室一名職員05年再致電馬科普洛斯,稱他們再調查馬多夫,叫他聯絡證交會紐約辦公室主管。馬科普洛斯遂寄交了21頁報告,指出29個警 號,包括用數學證明馬多夫的投資策略不可能做到,又質疑馬多夫為何如此神秘。他道﹕「若我運作全球最大的對冲基金,回報又那麼好,我一定會極力宣傳,並爭 取出現在所有業界排名上。看看有哪家互惠基金不會吹噓旗下基金的規模,然後問問自己,為何全球最大對冲基金的經紀會如此神秘,神秘得不讓客戶知道是他在管 理他們的錢?還是馬多夫不想證交會及金融服務管理局知悉他的存在?」

 「我孤軍作戰失敗 代價是500億」

  他以為這份報告足以拉馬多夫下馬。證交會紐約辦公室06年向馬多夫展開調查,證交會先查馬多夫有否「行頭盤」,但找不到證據;至於馬多夫是否運作龐茲騙 局,證交會當時聲稱,發現馬多夫管理的資產,跟投資公司投資馬多夫基金的資料「脗合」,似乎沒出問題,但發現馬多夫對如何管理客戶財產上「誤導調查員」, 又隱瞞若干客戶資料,而且馬多夫的公司亦沒有登記。但證交會最後的決定,卻是「馬多夫的違規並不嚴重」,決定終止調查,只着馬多夫公司登記了事,公眾亦沒 得知這些違規,白白錯過搗破騙局的機會。

 馬科普洛斯形容,他只是一個「喊 『狼來了』的孩子」。他最近說﹕「我只是孤軍作戰,我失敗了,失敗的代價是500億美元。我不夠聰明跟證交會周旋,我不能叫傳媒聽我說,我亦找不到其他途 徑。」他的這番話,一語道破還有哪些人應對這場驚天騙局負責任。現時已有愈來愈多人懷疑,有證交會官員跟馬多夫串謀勾結,作為馬多夫侄女婿的證交會前檢察 官斯旺森(Eric Swanson),便是調查焦點之一。

 馬多夫騙案 系列之一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美麗可以出賣嗎﹖

張相正唔正點﹖

今天和家人去西貢燒烤,那個地方叫水浪窩,剛好有攝影發燒友來拍人像照,最"正"的是還請了三個模特兒來,我當然眼睛發亮起來,但是可不好讓老婆知。

我借頭借路結果借了女兒來做藉口去"及"女仔,因為阿女未識燒烤,全場都要搵個人跟住佢,所以我便帶了阿女去睇"靚姐姐",並叫阿女學下佢地擺 Pose。

我沒有刻意去影她的,只不過她們成組人行了過來同我地燒烤的地點都只有十米咁遠的距離,所以我忍唔住都偷偷影番張,心裏面想主要係用來寫網誌,所以大家唔好誤會我老人家特登去影人呀! 都係為左你地啫!

我問阿女,短髮姐姐靚唔靚,她說唔靚,然後我問那個長頭髮的靚唔靚,她說靚。原來連兩歲的小朋友都知道頭髮長長的才是美女呀!

我返回來後忙叫阿女學姐姐擺POSE,你地睇下得唔得﹖

含情脈脈










齊天大聖﹖











高角度﹖可惜唔係低胸衫喎!











梨渦"淺"笑﹖











呢張幾專業!











其實小朋友同大人都一樣,只要帶佢地走多d,看到不同的事物,自然便會對世界產生興趣,學到好多野!

不過我問阿女不如唔好讀書學姐姐做 model ,好唔好﹖佢就話 NO!

估唔到阿女咁"懂事"! (其實佢到現在都好想"返學",因為佢見到個個小朋友都返學呀!)

這三位模特兒使我想起教會的年青人,到底她們是不是普通人﹖有沒有讀書﹖有沒有返學﹖在模特兒的背後,有沒有"兼職"援交﹖她們要不停地對著鏡頭笑,做不同的 pose,俾三十個男人影,到底心裏面會有什麼想法呢﹖而拍攝中的男人,到底回家看著靚女的相,又會不會想入非非﹖這一連串的問題我都沒有答案。

我看了這三個少女在我們燒烤的地方拍照,一直由開始到我們離開,她們還在被人拍,足足三個小時,不要忘記今天才得十度左右,所以真是唔簡單,也絕不容易。所以我心中也欣賞她們的專業,因為我沒有看見她們發脾氣,在我們離開的時候,她還有笑容。

我們教會中也有很多年青人喜歡攝影,也有很多少女喜歡打扮,或許教會也可以用這種活動來吸引人認識上帝,由一個美麗的少女讓人拍照開始,再請這位女孩子講她的見証,我相信可以吸引好多男性返教會,但他們的心看的是什麼倒沒有什麼保證。

我相信這個 idea 未出街已經會死。

但如果有人同你講韓瑪利來教會講見証,蔡少芬同大家分享,相信人人都會覺得好ok,點解呢﹖

佢地都曾經泳衣示人,點解教會的女仔做模特兒就唔得呢﹖

其實基督徒都係男人,大家都係人啫,愛美是本能呀。

最後講個秘密你知,我們燒了三個多小時,我留意到爺爺抱了妹妹出去好幾次呀!

送多張相俾你地止渴啦,老友記。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釣魚論人生

其實我一直都喜歡釣魚,原因有幾個,其中一個是釣魚使我明白世界上許多道理。

每次去釣魚,都要想用什麼餌,用什麼鈎,去那裏釣,什麼時間釣,帶什麼器材釣,每一次釣魚都要想很多,因為希望釣到魚。

如果希望釣大魚,用大餌,用大釣,用粗線,要晚上釣,要等許久。

有時候等了數小時,還沒有咬一口,有時候給魚咬了,但沒有釣到魚,給魚逃了。

有一次我去問魚鋪頭,怎樣用那些掛出來賣的東西,例如擋珠,拧環,浮波,有個路人甲給我這樣回應我:一個釣組好復雜,點可以自己摸﹖

我給他的回應是:如果無人教係咪唔駛學﹖唔好去釣魚﹖

那個人即時口啞啞。

做人都係咁,有許多東西或許可以找人教,但有時候就要自己學。

能夠有人教,是幸福的,可以快些學到。

但沒有人教,也是幸福的,因為可以學得慢些,但卻更深入,體會到失敗,又能學爬起身,到一天有成果時,更有成功感。

總的來說,最重要是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最終有一天會成功。

-------------------------------------------------------

另一個重要的人生的道理是我從釣魚中領會的。

要釣到大魚,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最重要是海中有魚,最重要是地點。

我試過去馬爾代夫,那裏的魚根本不用技術,隨意的便釣到手臂大的魚。

在香港,要釣大魚就難,又要用誘餌粉,又要在晚上,又要看時間和流水。

當我看見有人在釣魚時,我總會去問問他們釣到什麼魚,我發覺"食白果"(無魚)的人佔大多數,但也有靠運氣釣到大魚的人。

有時候我們會看見許多人在釣魚,便猜那裏有魚釣,但事實卻是沒有,只不過我們沒有看得夠清楚。

當你看見許多地產經紀在新盤門口爭生意,可能便以為地產好景,但實際有多少人成功做到買賣呢﹖

昨天看電視節目,曹仁超說現在是入巿的時候,他還說去年有雷曼事件,今年會又有雷曼事件嗎﹖今年有,明年還會有嗎﹖

這種道理的確很有羅輯,但我沒有跑去買,因為這種鼓勵人們看好的"廣告",其實是一種宣傳,散戶是無知的,只要多些無知者繼續進入這個睹圈,最終都是大戶勝出。

香港還有沒有魚,不是看有多少人去釣魚,而是看魚獲,一個被汚染的地方,好難有很多大魚的,無論你技術有多高。

那沒有魚為什麼還去釣﹖原因是人人有個幻想,好像買六合彩,你會以為有一天終會到你中頭獎。

事實卻是一生都輪唔到你。

香港有許多魚雜誌,次次都會見到有人釣到大魚,但我真係唔信,因為這些雜誌都只會選擇性地揭露事實,若果告訴你香港無魚釣,我相信雜誌會遲早執笠。

香港的金融體系,在我眼中來看,只是一個睹局,法規不完善,卻沒有人負責。而曹仁超的論調,只不過是鼓勵大家繼續玩,唱好香港,是宣傳香港的一種方法。曹SIR 有過億身家,只是用三成去玩,香港的升斗巿民,有多少能只用三成去炒股﹖

他們結果是全副身家輸哂。

我認為人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去創自己的未來。

發達我自認無份,但勤力的人,總不會餓死。

這是我要教年青人的最重要功課。

2009年1月8日星期四

有沒有找到愛﹖

昨天和太太傾偈,她問我為什麼唔開心,我自己都答唔出。我話:每天都不愁衣食,有女兒,有樓住,自己的工作又是興趣所在,若是換了其它人,可能已經覺得是天堂。

但抑鬱病並不是一個人能用理性去解釋。

我看過一個美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訪問一位厭食症病人,她瘦到得一排骨,但當別人問她是否覺得自己瘦,她仍然說自己是肥。這個節目也請來了心理精神科醫生,在節目中輔導這個病人,她後來開始進食,亦長回一點肉,可惜在數年後,病情又惡化起來,結果她是死於缺乏營養,因為過瘦而死。

抑鬱和厭食是相類似的病,是心理病而非理性能解決。當大家遇見這些人,若試圖以理性去"說服"對方,其實是沒有用的。

我的情況是這樣的,一早起來會感到沒有什麼意欲,沒有事情感到興奮,沒有東西想要,沒有朋友想找,覺得生活沒有什麼意思。在這個光景中我並沒有失去理志,因為我仍然感受到一份壓力,我知道做父親的責任,做教練的責任,做基督徒的責任。所以我仍然會上班,備課,也為為到所有這些工作上的問題而憂心。

一個正常人在面對壓力將可以在出糧後,放工後,周末,又或工作的過程中得到回饋,會覺得輕鬆起來,獲得所謂"快樂",並且平衡和彌補壓力所帶來的憂慮,而"快樂"將會蓋過憂慮,使之繼續前進,積極人生。

而抑鬱的人卻相對地獲得較少的"快樂",這"快樂"並不能使之成為推動力,使他樂觀積極面對人生。

在我面對困難的時候,我會感覺壓力,和常人無異,但當我在完成工作後,常人會有一天的快樂,我卻可能只有十分鐘的快樂,很快地我便會想起前面的工作,又或會回復"正常" -- 正常地沒有快樂。

我的題目為什麼叫做"有沒有找到愛呢﹖"

原因是我想講要找到快樂,其實便是找到愛。

在我去澳洲期間,我哥哥照顧了我和我的一家人,哥哥和我一直都沒有什麼兄弟情的,因為他自少便去了外國留學,所以我和他也不算很要好,但是在澳期間,我覺得好開心,因為我感受到一份愛。

愛是什麼呢﹖是一種互相的需要。

當你發覺你的存在是對方所喜悅的,你便會感受到愛。同樣地,當對方的存在使你感到一份喜悅,你便是愛那人。

單單對方的存在,而不是她/他為你做什麼,你便會感覺得到快樂,這便是愛。

回想起年輕初戀的時候,並不因為對方為你做了什麼,只是很想大家能夠一起,便很開心。

為了這份愛,你會不惜一切去保護,去努力,去建立,這便是積極人生,也是人生的動力。

如果沒有愛,人生便沒有了推動力。

所以要離開抑鬱,便要找著那份愛。

在我第一次失業的時候,那時候非常低沉,但我從我的小貓 Vigor 身上找到了那份愛,我知小貓需要我,而我亦需要小貓,因為它給我即時看見自己的重要 -- 餵食、抱抱它、幫它沖涼和梳理毛髮。不過現在它已經過了身,原因是它腎衰竭,可能是貓糧內有三聚青胺。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點解無再寫 blog

去完澳洲,行澳洲的書局,看見有好多新出的書,有許多都是成寸咁厚,種類繁多。書局代表的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水平,多人愛看的書就會放在當眼的位置,你也會知道這些人愛看的是什麼書,從而知悉當地人的"最愛"。

在澳洲,我看見有許多自傳,有許多小說,有許多傳記式的文學作品,但香港的書局最多的是投資和實用書,最當眼的會是這些作品,而小說則在一個較次要的位置。原因好簡單,香港人讀書係為左實用而去讀,沒有人會讀歷史,也少有人會看傳記,而最大的原因是因為 -- 忙。

澳洲的出版不少,小說成為流行的讀物,原因是他們要 kill time ,要消閒,但香港人讀書,卻是為了實用。好像我這個香港人,我那裏會有奢侈的空間去讀一些愛情小說呢﹖若那小說不是和現實接軌,即時拉得上關係,我都好難會拿來看。而這個結果便做成我的生命的局限性,我的視野只會停留在今天。

由於視野的狹窄,創作力便因而下降,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想得出來。所以我到現在都是一個無甚作為的人。

在澳洲我買最多的書是實用書,都是講打籃球的,一本是高比拜仁的自傳,四五本是籃球的教學理論專書。其實我也有買小說,特別我很喜歡那些講痛苦患難的小說,因為我看了別人的苦難,我自己就會感覺到自己原來是幸福的。

可是在現實的壓力下,我只能買我想看的書,但卻沒有空間去欣賞和閱讀,有時間的話,我會看籃球書,學習如何做一個更好的教練 -- 儘管我明白這個社會沒有公平,你努力的話仍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我的家有許多未看的書,每一本都給我一個夢想,因為我告訴自己:將來我會看的 。

我停了寫網誌好一段日子,因為我知道香港人很忙,如果我給你十秒鐘時間,但我要你享受陽光與海灘,你會感受得到嗎﹖

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好忙碌的人,你能感受到別人的快樂或者痛苦嗎﹖

如果你只有看的時間,卻沒有想的時間,你能夠為到別人的痛苦而想想辦法嗎﹖

我明白為什麼上帝叫人祈禱交託,因為我們不能再奢望朋友會關心,會伸出援手。

當你寫網誌,但卻沒有人會有空間去看和思想,那寫來做什麼呢﹖

不如睡一覺,不如移民,去一個生活中仍然有空間的環境,可以看見身邊的人真實地去關心你,一齊為社會或家庭做點事,可能只是一起洗車,一起煮餐飯,一起行下公園,一起剪草,也好過活在一個只有食飯和工作卻沒有心靈空間的地方。

你有沒有見過一個奴隸被困在一個2尺x5尺的木箱內呢﹖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係咁,有時候我跟本唔係一個人,因為人會快樂,會有夢想,會有欲念。

而我卻只有抑鬱,不過我唔會學飯島愛咁去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