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生命是要留下什麼給世界

半夜醒來,不能入睡,原因又是和子女教育有關。現在是十月尾,已是直資學校最後獲得錄取的幾天了,因為十一月就要進入自行分配學額的階段,然而我的女兒仍然未有任何學校取錄。這是我不能預計到的,因為我自覺女兒不差。

為人父母,從沒有想過完來香港的教育真的這麼大壓力,到底是自己給自己的問題,還是真的是整個制度的問題呢﹖我的女兒只是報了一間私校和一間直資,理論上所承受的壓力應該不太大,又或說沒有其它的小朋友大。作為父母,一定十分留心身邊朋友的相關資訊,當聽聞到其它朋友收到兩至三個取錄的學校時,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部署或策略是否有問題。

身邊的朋友有幾件事有做而自己沒有做的。第一是參加面試班,第二是讓小朋友參加許多興趣班和補習班等,第三是和子女以英語作日常溝通語言,第四是報許多間直資或私立小學。這四件事我有朋友全都做了,其中有一位到現在女兒還沒有收到取錄通知,他報了十間學校,差不多每個周六都在面試,所以最後媽媽忍受不了那種壓力,抱著女兒一同在懷中哭了,而最使人感動的是女兒回應說:"媽媽我真的盡了力!"。一個五歲的人仔哭著告訴父母已經盡了力,絕對是賺人熱淚的戲劇場面。

我女兒報讀的一所學校有約2000人報名入學,但只錄取150人,入學的機率是7.5%,而不獲取錄的機會是92.5%。假設每一所學校的報名人數相約,若讓子女嘗試報讀直資小學,我們的子女在五歲時要經歷的失敗率就是差不多九成或以上。

如果每一間學校叫做有一次機會,報讀十間學校就可能差不多有十次機會經歷失敗。這對幼兒來說是否一種好的體驗呢﹖長遠又會否對子女做作什麼影響呢﹖

若果老師每天給我女兒一些我有九成機會不懂得做的功課,我相信我一定會罵老師的,因為這明顯不應是教育的恰當做法。讓子女體驗失敗,是會粉碎子女的健康心理素質的。再者,只活了五年的小朋友,我們希望她們有什麼"成績"呢﹖而這些小學的面試要考的到底是什麼呢﹖什麼叫有教無類﹖小學要求的合適學生又是有什麼素質呢﹖

我相信其中一些考量是關於將來學校成績的,所以學校會挑選一些"大仔",若是"細仔",在智能發展中是較慢的。其次是父母質素,假若父母都是專業人士,子女的學業成績應該不差。第三就是其語言能力發展,若能一早便掌握兩文三語,對適應傍大的課業壓力會有優勢。第四就是小朋友是否"聽話",若有些反叛性,或喜歡不按常規而行,這些"頑童"就理應被拒之門外,以免影響別人。所以在我們的制度中教出來的人,應該是很"聽話"的。

作為一位家長,我很想問負責教育的有關當局、校長一些問題。小學面試的機制到底是做就了什麼樣的良好教育基礎呢﹖抑或是在制做更多的"問題"呢﹖作為一位家長,我無法子明白香港的教育到底在搞什麼﹖為什麼稚齡的小朋友要被迫上那麼多超越自己能力的"興趣班",為什麼還未發育就要拿筆寫字,為什麼要迫令子女經歷許多的失敗呢﹖

除此以外,做家長的當看見身邊的人在盲目地上興趣班,使他們的失去童真,失去快樂,我自己的內心實在覺得很殘忍,但也很無奈,因為連我自己都會時不時懷疑自己是否應讓子女去參加多一些的興趣班,是否要以英語和普通話去和子女溝通,因為到現在女兒還未有學校收呀!

我記得我問過一些朋友這個問題:"你的小朋友是否真的喜歡參加這些興趣班﹖" 我的朋友說她也問過女兒,那些興趣班女兒都是喜歡的。這個答案我有懷疑,因為小朋友不知道那些興趣班是什麼,要付出多少努力,兒童根本不懂得如何選擇。我也曾經問我女兒是否希望參加"公文數學",當時女兒也是說喜歡的,但我自己平日間唔中給她計些加數,她都會唔鐘意,其實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喜歡",只是看見身邊的朋友做,自己便想去做。

父母若選擇以問子女是否喜歡為選擇這些課程是否適合子女的條件的話,其實是多餘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他們年紀太小,沒有足夠的智能了解什麼適合他們。

一個小朋友的童真是不會一天便跑掉的,但當我們不斷地給小朋友一些超越他們能力以外的東西時,小朋友的童真就會慢慢地消失。我自己是活在香港的,自己也滿有壓力,我害怕自己不期然地會給小朋友做一些不恰當的東西。

舉個例說,女兒才學了半年琴,老師因為覺得女兒是有天份的,所以現在已經在學準備二級考試的材料了。初期有許多歌仔學,本來對學琴蠻有興趣的,現在卻天天要彈非常復雜又左右手不同的古典樂章,嚴然是個苦差。而我呢﹖不單很少體諒女兒,還經常問:"你練左琴未﹖" 其實我是間接地迫害著子女,雖然那些琴譜不是我給的。(經過反省後,昨天我告訴老師不如讓她彈一些較有趣的歌仔,不要單給她預備考試的古典音樂。)

讓子女天天上學,學一些他們能力以外的東西,其實我們做家長的也是在間接迫害子女,雖然功課是學校老師給的。

其實香港有個問題,就是要你快過別人才叫好,但其實人要快樂最重要的是做自己覺得開心的東西呀!

我相信香港許多小朋友若長期受壓,他們不一定懂得表達,也不自覺自己有問題,而當問題一坦呈現的時候,我們已經救不了。

我每天都在教波,接觸一些小學和中學的學生,我留意到他們的自信心極差,而且失去勇於嘗試的勇氣,這些問題我根本無法解決。我相信在整個教育的過程當中他們經歷了相當多的失敗,經常要做一些超越自己能力太多的課業,結果做成長遠的自信心問題。

我相信有不少家長會認同我的睇法,也希望讓子女多些空間,但當想到現實的問題,例如若不現在就鞭策子女,就不能保障他們有美好的將來,他們甚或連自己生活都會有困難呀! 這是候做父母的就難辭其疚呀!

容我做一個比喻,如果你是一隻鳥,你會希望被困在籠中,但生活有保障,還是做一只可以飛出去籠外自由飛翔,但要自己想辦法搵食的鳥呢﹖

今天的香港教育就像一個監獄,你若乖乖聽話,你長遠是能有一定生活保障的,但你會快樂嗎﹖相反,若你要自由不受牢籠所困,你更要自力更生,但可能你的翅膀會更豐厚也未定。當然也可能會因而死掉。

但生命原是如此,死又何妨﹖Steve Jobs 不也英年早逝嗎﹖問題是你留下什麼給這個世界。

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小學入學面試的荒謬

有時我自己覺得自己像一個子女的時鐘,我的功能就是天天提醒女兒要做什麼什麼的,朋友說這叫直升機家長。但其實我不想這樣做,我更希望女兒能夠從失敗中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比如說她若不做功課、忘記了東西,就會因而帶來後果,最後她便慢慢會自律起來。但在香港這樣做有個問題,就是她會經歷許多"失敗",而其即時的後果是她在課業上會跟不上其它人,結果便"輸在起跑線上。"

最近女兒(現讀K3)參加了一所直資小學的面試,該小學約有二千人參加面試,我的女兒參加了第一次面試,後來收到信件,我和太太獲通知也要面試,過了兩關,以為完畢,但幾天前又收到通知要女兒再去面試。雖然有得面試待表仍然有機會入讀,理論上是好事,但因為面試的事,太太和我都憂心不已,特別當身邊傳來有朋友的子女報讀同一所小學已獲得取錄。

我當然性地問自己:"女兒有什麼地方不好呢﹖為什麼不獲或未獲取錄呢﹖" 我的總結是女兒的英文不好,因為兩次的面試都有英文問題,我女兒因為沒有在家講英文,所以兩次的英語問答時間都有問題不懂得回答。

關於應否用英文和兒女溝通,我是有如此見解的。如果利用中文廣東話與女兒作日常的溝通,女兒理解周遭事物的能力是會較高的,若使用雙語去與女兒溝通,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必然因語言的障礙而打折扣。

而小孩子在幼兒時期,最需的是明白世界,因為若明白和理解各種事物,對事物產生興趣,孩子便會更能夠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也更能夠因而喜歡這個世界。試舉一例,若小朋友看電視是用廣東話的,她必然能夠非常投入和明白整個故事或節目,相反,若用英語的話,投入程度必然是打折扣的。

而第二種語言上的發展,我相信在掌握好第一種語言後再加以學習,理論上是合理的。再加上因為我們報的直資小學是以英語和普通話為主要授課語言的,我絕對相信這種學習環境能夠在日後幫助女兒學好英語。(否則去學校讀書做乜﹖)

但基於我這種理念,我的女兒面對了小學入學面試的"挫折"。雖然至今仍有機會獲得取錄,但若結果泡湯了,做父親的我難免有點自責吧。若給我再選擇一次,或許我會天天和女兒講英文。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該直資小學,面試的目的不是選擇心智上較成熟的小朋友嗎﹖要求幼兒能用兩種或多種語言去溝通,是否有點"不專業"﹖(有朋友亦告訴我其它名校都是以母言面試的。) 因為用英語溝通,無疑只是考父母有沒有"做功課"或識英文,或請菲傭吧了!

小朋友在未入小學便要求講流利的英語,這種要求是否有點過份﹖補充一點,該直資小學只是其中一個部份有英語問題,其它部份是用廣東話的。我不知他們的評分標準。而我也只能猜測女兒是這一個部份做得不好而未獲一早取錄,但我沒有任何確實的證據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可能女兒別的地方做得不好我也有可能,一切都是憶測,也是做父親的自我反省。

除此以外,另一個我獲得的訊息是:在我認識的人中獲得錄取的小朋友有3位,當中有兩位參加了面試訓練班。這個小學入學面試訓練班就像是一個成功的重要因素。從其中一位朋友中獲悉,訓練班收費近萬元的。

對於這種小學入學面試訓練,我的感覺是很無奈。因為這完全將入學面試的功能破壞了,學校將無法得知小朋友的真正"程度"。而學校亦會因此而修改入學面試的"試題",結果這些面試班的學校又會增加其訓練範圍,而小朋友要預習一切可能問的問題、玩的遊戲。而最可悲的是所有家長又會要小朋友多參加一個"班",且是必須的!

香港的小朋友不停地被折磨,在年幼時便不停地接受這種"教育",其結果將會是可悲的。我相信小朋友的腦會因為這種壓力而在年幼時受損害,而其為禍也將會是無窮的。(將來有心情我會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觀察和書本的理論。) 然而,我雖然有這種認知或信念,但世界將不會因我而改變,作為家長,我可能也只有無奈地跟隨。

這就是香港家長最大的無奈。當然,若有錢讀國際學校應該會好D。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名人談香港教育

我嘗試在GOOGLE 上找"香港教育",發現大部份都是官方資料,很少家長分享以香港教育為題的文章,偶然看到一個香港教育學院辦的講座,題目是:"香港教育制度問題",並請來了張堅庭和大家分享。網上有四個短片,第一部份是張堅庭講的,張先生真係講得好生動,好具體,我十分同意他的理念,也是少有精彩的坦誠分享,還是VIDEO,所以希望和大家分享。


大家只需要睇 PART 1 的 video 便可,如果有興趣,最後一部份張堅庭都有講野,其它可以唔駛睇。但這個短片有一問題,就是聲音太小,要用耳機較到最大的聲音才聽到。

張堅庭的另外兩篇報章刊文也甚值得大家參考:





另外有一篇是施永青談教育的文章,題為:"以獨立思考看香港教育"的PDF,大家都可以去睇下,看一看這位老闆的心得。


做家長的,難做呀。

2011年10月15日星期六

如果你發現無藥可救的傳染病, 你會點樣﹖

如果發現無藥可救的傳染病, 你會點樣﹖

答案當然是逃跑,因為既無藥可救,那不跑又作什麼﹖但若你是醫護人員,你的立場又可能不一樣,因為你的天職就是去為別人的生命作出支援。但若果你是普通人一個,你會如何﹖逃跑相信是必然的。

若然你有朋友親人,那麼你必然會告訴他們這個事實,希望他們和你一樣可以逃離這個危險的地方。你絕不會像香港警察一般,知道將軍澳出現"盲斬人"連環事件還不通報公眾吧!

若你是做教育的人,或自命自己立在道德高地之上,你的想法可能更上一層樓,寫封信給電台和報館,要讓公眾知道事件發生,因為希望能多救一些人吧。

當發現無藥可救的傳染病,其實給任何一個人,他都會"吹雞"吧! 分別只是你會告訴多少人。

然而我的感受是無奈的,因為就像聖經上的先知,許多真實的說話朋友不想聽,因為我發現的"真理"並不是主流的想法。我的說話就像一個末日預言,帶著悲觀和絕望。所以近年我和朋友都不談正事,只風花說月。

我做了教練多年,自己親眼看見小朋友的變化,看見這些孩子的變化,水平每況愈下,自己的感覺是希望去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最初的時候我會感恩,因為我能夠看見自己努力的果效,看見小朋友由頑劣變成乖巧,由不懂打球到打得好。

近幾年自己卻有感到很大的變化,因為小朋友變成"教唔到"又或要花極大的氣力去改變。而隨著學業壓力的有增無減,我這個籃球教練的"效能"就越來越不濟。我亦開始尋找原因,嘗試去問:"我有什麼能夠做得好一些﹖"

這個情景就像你在一個湖釣魚,發現沒有魚上釣,自己不斷去改善釣技,買工具,多花時間去釣,希望能夠最終釣到魚。

但經過許多努力後,發現仍然沒有魚上釣。盡管我加培的努力,我發現小朋友並沒有什麼改變,一年又一年的觀察後,我感覺到有一些我努力以外的因素正在影響著小朋友的成長。這個時候我還不能肯定我的觀察,於是呼便去問問別人。

這時候你就去問一些隔鄰的魚友,問問他們有沒有釣到魚上來。問了一個說沒有,問十個都沒有,這時候你就不禁懷疑是不是這個湖沒有魚。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同行了解,我的發現是這個湖不是沒有魚,而是魚量減少了許多,而且漁獲的數目走勢正繼續下降。

香港的小朋友不是個個都有問題,但整體的智能發展明顯走下坡,盡管上學的時間不斷增長。這個時候我已經毫無疑問香港的小朋友有問題,因為坊間已經出現一連串的"港孩"書籍。間接直接地支持了我的觀點。然而,這些書籍討論的多是現象,又或將問題歸類到家長的問題,卻少有人將問題尋根究底,指向學校,或整個教育制度。

大部份家長仍然是抱有一個信念,只要入到名校,我的孩子便能夠"獨善其身"。又或覺得只要我的"家教"好,便能夠出汚泥而不染。而結果往往是家長發現小朋友出現嚴重問題,例如抑鬱、自閉、隱敝、自殘,或其它精神問題才醒覺。而這些家長要忙於處理的是"善後"的問題,沒多少人還會去"問責"吧﹖因為問題太廣太深,根本沒有單一的團體可以負責任,更沒有任何賠償。

少有家長會花精神時間去面對整個教育的結構性問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結構性問題實在太大了,有誰會希望去碰它呢﹖

然而入讀名校的人數有多少呢﹖佔全香港的在學人數有多少呢﹖我相信不到3%。而97%的學生都會成為制度下的犧牲品/實驗品。

這個問題的好處就是:做就了不少的商機。就像六合彩一樣,馬會出一百萬獎金而能夠使集得一千萬或以上的收入。今天的課後教育 -- 補習,相信絕對是個價值千億的內粍"產業",使香港人變得更"白痴"。

我不想鼓勵別人離開香港,但為了孩子,還有選擇嗎﹖但若沒有錢,能離開嗎﹖既然沒有選擇,
只能在這個"很少魚"的湖釣魚,那我還是收口比較好,免得惹人憎厭。

不過我又過唔到自己。矛盾! 無奈。


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

關於小朋友大腦的修剪(Pruning)

四五歲的小朋友在急速成長中,大腦在受不同的刺激而猛力成長,這個過程中大腦在不斷的修剪 (Pruning) ,將適合和有用的神經結連保留,加強,不適合或無用的刪除。這就是為什麼在運動上會有用進廢退的訓練原則的根本原因。

由於經常使用的神經線路會得到建立,使這個回路的傳遞速度更快,效率就會更高。相反,由於缺乏使用,神經系統便會因而退化,萎縮,死亡。神經系統的發展需要的部份原材料就是魚油中所包含的,所以今天我們會給小朋友補充魚油,目的就是希望使其腦發展有充夠的原料。

但這個理論不單適合運動,其實任何需要使用大腦的活動都基本上適合。

我的小朋友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不專注,容易"見異思遷"。其原因是大腦會因為其它的刺激而使到進行中的工作被"打斷"。要有專注的能力,可以循兩方面去努力,一是減少外來刺激,二是訓練大腦進行分析,"過濾"進入的資訊,進而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在這裏提出這點是希望家長明白子女的不專注其實是天生的本能,不要過份介懷,或像我錯誤地苛責兒女。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我的女兒經常性:"十問九唔應",或要我加大聲量才會有回應。這個又作如何解釋呢﹖

我猜想有幾種可能性:

一. 女兒的大腦專注在某些事情上,例如看電視,他的五觀都投入了電視中,真正的"全人投入"。

二.就是小朋友已經疲倦,眼瞓,所以對外來的刺激已經反應不了。

三.女兒對於我的聲音不感興趣,自動過濾了 (tune out)。情況就像 Background Noise 環境嘈音,例如車聲、風聲等,這些我們會自動過濾的。

四. 我的提問或刺激,使女兒的大腦無法處理,大腦進入 "Hang 機"情況。

第一和第二種情況無需解析,大家都會明白,每當小朋友樂極忘形,又或唔夠瞓就會如此。

第三種情況卻值得關注,因為小朋友若對於家長或老師的"聲音"或"指令"出現不感興趣,這代表我們給予小朋友的"教導"已經成為我們未開口便不想聽,家長老師便要留心。因為小朋友具適應能力,他們會自然地 tune out 一些他不感興趣或討厭的東西,長遠下去,將來有人和他說話,他都會"熄機",或只會當你提高音量才會有反應。這也是我在學校教波時發現的一些真實情況。

第四種情況有點特別。試舉一例:我試過問女兒同一條問題兩次,她都不答我,到我第三次問她:"妳聽唔聽到我問妳﹖" 這個時候她才說聽到。我再問她為什麼不回答我的問題,她便說因為她"唔知道點答"。當時我問的問題是:"點解我教左你咁剪,你又剪錯﹖"

其實"為什麼"這類問題對小朋友來說是較難的,做家長的需要耐心一點,除此以外,小朋友的思維能力不如大人,對於某些問題他們是無理解力的。我的女兒剪錯了,原因可以是由於手指控制能力不佳,又或是大腦無法準確判斷下剪刀的位置,這些都是超越女兒的語言能力的,所以我其實不應過份責備女兒。

遇到小朋友無反應,我的另一個做法是叫她停下來,走到我跟前,雙眼望住我,然後我再慢慢講出問題,並耐心等後她思考才回答。

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做錯事",若大人在身邊,便可以即時給予指正,相反,若大人不在,由或由傭工照護,小朋友的錯就未必得到修正。(我指的不是那些放手入滖水的大錯,而是那些做人規具原則的錯。) 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小朋友在細過的時候若做了許多"錯"誤的東西,他就會很習慣做錯。例如,小朋友習慣了被傭人服侍,將來食完飯就會覺得有人要幫他收拾,而不會自己收拾。相反,小朋友食完飯便收拾自己的餐具,養成自我負責的習慣,長遠他便會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剛才所說的 Pruning 是修剪,這得由一位成人來幫助小孩。如果小朋友的大腦沒有經過適當的修剪,意思是他所希望的東西都能夠如願意償,他便會成為一個"無規則"的小孩子,也就是今天許多人不願意見到的"小霸王"。這個小霸王若能夠被"調教",由於大腦尚未"定形",將來雖然仍有機會變回乖巧聽話的小孩,但很肯定的是"調教"的工夫將會相當辛苦,有許多時候還有可能會失敗。

這個理念就延伸出父母應當在小朋友年紀小的時候留在小朋友身邊照護,而當小朋友長大後,也學識了許多重要的做人規則,便可以重新外出工作的原因。可惜今天不父母被迫要雙職,這個 pruning 的過程就"消失"了。孩子交由要一對四十的老師去調教,效果當然不可能理想。

我的兩歲兒子去過 playgroup,他經常的爬來爬去,不留心上課,甚至影響別人。但老師並沒有指正他。我的感覺是現在的教育都很講求"不打不罵"教小孩,也避免"話"小孩子,以免引起父母的投訴,但我卻十分懷疑這是否有效的 Pruning。 當小朋友不斷地被送去參加興趣班,其實自己的子女學到的東西又是什麼呢﹖除了那些"興趣"外,或許就是自己是王帝這個概念。

p.s. 我並非支持打罵孩子,但很溫和地告訴小朋友這是不當的行為,盡管要冒小朋友會哭的風險,還是需要的吧?

推介龐校長的明報專欄

下面的文章是龐永欣校長的明報專欄,它同時發表在其個人網誌上。
杜威在 How We Think (1933)一書裡曾這樣說 (意譯):「教師怎樣才配為學生的導師呢?首先,他本人必須有堅實的知識基礎,他的學識水平,不能止於只懂得教科書上說甚麼,或只能夠按既定的教案機械操作。學生的提問往往是出人意表的,老師必須當下作出靈活的回應。要有這樣的本領,他的學識必須既深且廣,觸及旁枝 (cover collateral points)。這樣,他的教學才能夠就地取材,流露他對知識的熱愛,並把這愛感染學生。」

對於不少香港教師來說,上述杜威的話難實行,這並非由於他們缺乏學養,而是香港課程的特色在於「趕」。這一來是因為課程的內容多,二來是要儘快把書教完,好進行考試操練。因此,老師必須抓緊甚麼是「超出考試範圍」(out of syllabus) ,學生的問題若超出了範圍就不用回答,回答也可能遭到其他上課同學阻止,說這耽誤時間。

久而久之,「教書」就變成一項障礙物,趕快越過它就可以把焦點對準考試。從前的中學會考,據我所知有學校能把中四、中五兩年的課程濃縮至一年教完,中五開課即開始密集操練考試,方式是:學生做練習,上課對答案,更正錯誤。

但在這過程中,老師又發現,不少學生並沒有好好地掌握學科知識,需要花時間把有關內容重新講解一遍。然而,這種缺乏上文下理的「折子戲」式教學,最不具教學效能。當然,對學生而言,由於目標只在於完成當下的習作,就更難體會甚麼是求知態度和獲得知識的樂趣了。

----------------------------------------------------------

上述一文正好講出香港教育的大問題:"趕考試",並與教育理論背道而馳,香港的學子變得膚淺,只能說是"理所當然"。我看了後明白香港教育的問題深遠,也反省了自己教波時應該避免"急功近利",一切只能從基本開始,而自己則更應"博覽群書",增加自己的知識深度。

龐校長的網誌是我十分喜歡的,理由有:

一. 校長本人是有親身個人成功經歷,能夠一手使一間涉危中學起死回生,使該校成為重點推介學校。他的成功不是靠考試考出來,而是有實際操盤成功經驗,且在香港。
二. 他的文章只是數百字,要在字數限制內講出一些理道,殊不容易,所以他的文章絕對是獨到精辟。十分適合香港人的口味。而且深入淺出,不是拋書包的學者,而是真的希望普羅巿民能夠明白。
三. 他的文章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選擇"和諧",經常一語道出問題,能夠保持學者的風骨,在今天為名為利的香港社會上實在絕無僅有。
四. 談的不是個人觀察,許多是有理論基礎支持,又有實際推行經驗的智慧文章。

如果看官覺得我的網誌還有可讀性,我鄭重建議家長兼看龐校長的文章,相信對教育子女,必大有得益。




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

香港的前景

生了小朋友的人,人生就像背著一個大包袱,沒有一分鐘可以卸下重擔。

最近發生了兩宗小朋友因嘔奶而死亡的事件,代表的可以是個別家庭的疏忽,可以是純屬意外,但亦可以代表照顧小朋友的系統出現問題,看了後你有什麼感獨沒有﹖

昨天亦報導了家長為了小女入讀小一而報讀了十間學校,同一天要去十間學校面試。這又代表了什麼呢﹖這可不是小數呀! 我的女兒也報了兩間,幸好不是同一天面試。香港不是十二年免費教育的嗎﹖為什麼家長又這麼的擔憂,是這些家長的問題嗎﹖

不要誤會以為入讀小一才有壓力,其實連入讀幼稚園都有。我的兒子今年兩歲,十一月就要入學面試。但壓力不是在小朋友,而是在家長,因為兒子連去厠所小便都未識,而學校有問卷問小朋友的自理能力,例如去厠所大小便,我的兒子都是"唔識"的。幼稚園都要揀人﹖為什麼呢﹖因為幼稚園學生成績唔好會被殺校﹖我只能說 I don't understand.

另一間我們報讀的幼稚園則要上網填報名表,還要用電腦掃描入數紙、出生証名、相片才能報名,並且不設手寫表格報名。這其實已經是徹頭徹尾的 screening,將電腦水平低的家庭排走。又或電腦化報名是為"方便"大家﹖到底為什麼幼稚園也要有面試呢﹖要挑選什麼呢﹖

最近有學校出一條規例,凡中六的同學就不可以參加校隊。我知道了後只有微笑,因為這是為了保成績。但試想一下你每天都要食飯,但突然叫你不可以食飯的感受嗎﹖若果禁止活動是成績的保證,這是百份百合理的,但事實卻和真理不同。喜歡打球的同學還是打球,不過到公園打吧,更多機會接觸毒品和黑社會。有時候學校真是監獄都不如,因為真正的監獄是有放風的時間,可以打籃球的。

今天的小朋友是很辛苦的,六時半起床預備上學,下午放學後要去補習社,到晚上七八時才回家,回家又要由家長覆功課,十時便要上床。這種生活會有快樂童年嗎﹖

當我們在投訴香港的九十後,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呢﹖我們的教育制度絕對責無傍貸。我相信若小朋友由三四歲便被安排長時間的超越自己能力的訓練,並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空間,這種小朋友喪失的是自己思考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他們再不會 think out of box ,只會 think within the box ,因為家長不容許任何創意和空間,沒有自由意志,這種小孩子終其一生只能成為聽指令的奴才,而不是人才。

如果你是有錢人,你會選擇國際學校,送兒女出國,否則你只有接受現實。令我感到可悲的是這些本來天真無邪的小朋友,他們被社會制度的折磨,長大後已經無法改變自己十多年的訓練成效,事實上經過長期的"監禁",他們想變亦無法子。

回頭說家長的感受,看了這篇文章,知道了事實,但沒有錢,你可以做什麼﹖只有壓力的增加,白頭髮多兩條。無奈。

香港的前景是什麼﹖ You tell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