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星期一

為甚麼那麼多人覺得在國外比較幸福﹖

方勵之遺孀李淑嫻回首方勵之的一生時這樣說:"他生而有幸,一生做自己願意且喜歡的事情,科學的,人文的、政治的、不計對自己帶來的後果。"

"除領導人個人的錯誤,共產制度本身恐怕也有缺陷。否則為甚麼那麼多人覺得在國外比較幸福﹖"

"經齊上是人民養活政府,而不是政府養活人民。"

這幾句方勵之的名言,頗值得使人回味。

人活著為了什麼呢﹖不就是一生能做自己願意且喜歡的事情嗎﹖尾後一句更使人震憾:"不計對自己帶來的後果。"

作為一位父母,我生於香港七十年代,對祖國是不大了解的,除了回鄉探望一些我都不大認識的親人外,中國就像一個陌生人,只知道我應該是個中國人,在有國際比賽時也會為中國隊打氣,但除此以外,我就沒什麼中國味了。

人生之中最使我感到自己是中國人的就是六四事件,當年我也走了上街,那時候才開始知道什麼叫"中國" -- 一個能夠忍心殺自己人民中的精英的國家。

我也會問中國到底如何可以好起來,但卻不會去尋根究底,因為在香港生活的我,在社會氛圍影響下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工作上,後來信了上帝,亦以參與拯救人的靈魂為主,對中國的國事根本從未真正付出多少關心。在這個時候香港的政治環境還是英治,社會相對現在似乎較為和平。

我現在人過四十,已知天命,明白在世不能有什麼作為,看見自己的兒女,最希望的就是他們長大有自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若能學方勵之"不計較對自己帶來的後果"為義而行,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就已夠我這個爸滿足。

香港現時的政治環境,每一天都像逆著方勵之所言的方向跑。香港的國際化已漸漸變成中國化。最無可奈何的是隨著香港中國化的問題日益嚴重,失去特區自治的特色,香港人卻比十年前更忙碌,對中國和香港的政治更"束手無策"。

昨天有小女孩被撞死了,原因是趕興趣班。我在我的小圈子中聽的盡是如何為子女爭一日之長短,卻鮮有人去討論做人的原則。有時候,人們不禁要問,一個人到底是聰明重要還是品格重要﹖

今天報章上說美國有一位華人留學生強姦犯案,其父母帶著金錢到美國要求和解,誰不知因此而被執法部門加控涉嫌干擾證人被捕。這些行徑反映的是中國的國情:金錢是萬能的。美國的國情卻是卻體現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做家長做父母的,到底你會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長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到底你希望子女有的是中國的價值觀還是西方社會重視的人權、民主、自由呢﹖

方勵之所說的有道埋:"為甚麼那麼多人覺得在國外比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