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緬甸扎記三- 要繼續自我中心


在新加坡的機場轉機時,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INTO THE WILD" 內容是關於一位廿多歲的年青人的真人真事。


這位年青人大學畢業,成績優異,也是長跑好手,運動健將,除此以外,家庭中上,父親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工程師,一直以來衣食無憂,一年還有好幾次外出旅行。


可是這位年青人卻在大學之後選擇了一條與常人不符的道路,他獨自一人流浪,選擇了與山水共存,而他最後的終點是阿拉斯加的森林。


最後他被發現一個人活活地餓死在距離自己家鄉十萬百千里的地方。


由於身份不明,他們的父母也是在數月後才知悉自己的兒子已死。


他開始旅程前將所有銀行中的金錢捐了給慈善團體,並將自己餘下的錢用火燒了。在他離開前,他和父母已有整年沒有說話,告別時只告訴父母自己要離開,什麼目的地也沒有留低。


有人罵他是傻人,因為他不懂得森林的危險,一個人在不足的裝備下毅然去挑戰大自然。有些人認為他是一個勇士,因為他看見世界的醜陋,選擇了放棄安樂的住所,選擇了離開人類,並且靠自己的雙手去生存。


他上大學時曾經有一次問朋友晚上有沒有活動,朋友以為他邀約他去派對,結果他帶了朋友去到充滿妓女、乞丐和道友的貧民區,將自己的錢買了許多食物分享給那裏的人,而他的朋友卻只感到害怕。


我看見他,就像看見自己,因為我同樣和他一樣對世界有許多不滿,但我沒有他的決心和勇氣。


記得當我和太太上飛機後,我曾經有一剎那想過可能自己永遠不能回到香港,就像那位日本的攝影師徇職在緬甸的示威中。


當我選擇了不和教會中的問題妥協、選擇了投訴體育總會的一些問題、選擇了在機構中堅持公義,其實自己也是在走一條不歸路,因為要在社會生存,很多時便要依據扭曲的遊戲規則去做 (當然有例外的)。


當我看見那位年輕人最後死去,我心中流了淚,因為我看見的是一位大好青少年的消失。阿拉斯加是他最後的旅程,若他能全身而回,相信將來他能做的將會更多更大。
他和許多年青人不一樣,他沒有依靠父母的金錢去生活。他要離開的當天,父親堅持要他帶自己的VISA CARD,以備在有急事時才用,但他選擇了拒絕。


他對於世界有許多不滿,他在大學時寫過一些評論文章,批判一些問題,他對於自己父母曾經有婚外情而感到不能相信和深切的憤怒,他沒有沉迷於大都會中的聲色犬馬,對於性和情感亦很謹慎,沒有如許多美國的年青人般視性為人生的享樂。


最後他一個人拿著極少的行李上路,選擇了"大自然"成為自己的終生伴侶。


當他做工作籌錢上路的時候,每一份工作他都表現出盡心和責任感,遇上他的人都很喜歡這個年青人。有一位年老的基督徒甚致希望他能成為自己的兒子,而在他離開後亦一直為他禱告,等待這位年青人在完成自己的最後旅程後再和他重聚。當這位老人家最後知悉了他的死亡,他更決定離開一直以來參加的教會,原因是他認為上帝沒有保守這個孩子的性命。


這一年我已沒有再參加教會的小組聚會,也只在閒時才參加教會的崇拜,但我內心反而變得很平靜,反而感到平安。原因可能是我再沒有比較,再不用擔心和身邊的人有衝突,我選擇了一個人去行自己的路,由於看不見別人,我沒有了那些不必然的社會壓力,我不會和別人比較自己的薪金,我不會介意自己穿拖鞋出街,我不需要擔心別人認為我不屬靈,我需要的只是面對自己的良知和上帝。


當我去緬甸的時候,我沒有像以往有一種冀望,冀望身邊的人會給我支持,也從來沒有開口問任何人要求捐助,但朋友知道後卻紛紛給我錢,希望我可以去幫助緬甸的朋友。我發覺我自己因為離開了教會,反而得到更多的幫助。


對我來說這証明了一個事實:便是人要行自己的路,不需要憂慮別人如何去睇自己,惟有自己願意付出,自己不斷努力,才會有被人認同的一天。


當我夢想自己開一個籃球場,當我踏入緬甸的境內,當我選擇與建制對抗,我要走的路同樣也是一條無人走過的路,或許有一天我會像 into the wild 的主角一樣離開,但起碼我走了自己要走的路,無怨無悔。


當你能夠面對自己的良心去行,相信你不用別人的認同也會變得更快樂。


請繼續自我中心。


4 則留言:

  1. 這是關於 的回應...這本書我也看過 ... 多年前的事了, 當時看不太明白那個青年為甚麼會有此行為 ...想起"讀書的藝術" ... 看來我要再看一此次了.

    Jon Krakauer ... 的另一本書我反而愛不釋手 ... Into Thin Air ...是他攀登珠木朗馬峰的所見所聞... 看了才知道原來此類需要高度training的活動已經變得商業化...有錢原來是"甚麼也可以變得可能"

    0

    回覆刪除
  2. I wanna ask ... apart from to visit the kids and to see Nisa there ... what were the purposes of your trip? Accomplished?

    回覆刪除
  3. Actually I have no "purpose" of the trip apart from meeting a good friend and show love and care to the children. I would say that care and love by personal visit is much stronger than love through email or talking. I give them some donation,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ir need and if a conclusion is necessary, it is "fullfilled"

    回覆刪除
  4. That is good enough alread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