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你有沒有興趣﹖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之重要的問題。

我是個爸爸,經常看著女兒和兒子,我有許多東西都會希望他們可以主動自發地去學,但大多都不大成功。但有一些東西就是你不教他們,他們也會學到,就是父母的性格和脾性。

我的女兒每天都被父母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妳練左琴未﹖" 。經過好幾個月時間,我見証了女兒由熱愛彈琴到現在叫都唔想去練,練琴由興趣變成是"例行工作",我看了之後都有點無奈。

我的另一個發現是子女有興趣的東西多是父母本身感興趣的東西。

林書豪的父親熱愛籃球,所以就有了一個熱愛籃球的兒子。

今天我看香港的父母,大部份父母都沒有什麼"熱愛",原因是沒有時間,因為在工作上已經付出太多太多,餘下的部份時間只是用來做"機體維修" -- 打理自己的身體、清潔、睡眠、家務或叫子女讀書、溫習。

香港人是有錢,但卻沒有生活。

我天天觀察女兒,她有空時會自己玩,但大部份時間不是看電視,因為她知道爸爸不喜歡,她會自己繪畫、和細佬玩,但玩什麼我就說不上來,跑來跑去,和細佬跳舞,無無聊聊就一天。

有時我看著覺得她很浪費時間,為了避免不斷給子女制造壓力,

我會告訴自己她在自己探索世界。

當她和細佬會爭東西、打交,我告訴自己他們在學社交。

細佬坐三輪車,推斜路看見車車會跌回來,我告訴自己他在學物理學。

其實小朋友在她們的遊戲中都有東西會得到,只是我們有時候不明白。

如果小朋友能夠認真在他的遊戲上,那她就會有更多的學習。這也是父母的興趣為何能啟迪子女的重要原因。

若要迫子女參加沒有興趣的興趣班,不如放手或嘗試讓他們做自己喜歡東西,專研他們自己己喜愛的活動。

有一段日子我迷上了砌模型,女兒也變得有興趣,也和我一起砌,那時她才三歲多。她自己就差不多可以一個人砌好bb高達。後來我沒有玩,她就沒有砌。小女兒其實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參與父母的活動。

所以假如父母有興趣,真正的對某些東西有研究,子女也可以從中學到如何在興趣中認真和努力。

所以興趣真的很重要。其實一個人只要對生命感到盼望,就會對世界和身邊的事物感到興趣。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很悶,不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而是因為他們在工作後再沒有興趣(或沒有空間有興趣),也沒有追求。

我看見許多人都在給自己藉口,讓自己繼續平傭,繼續無奈地生存。其實沒人要求我們的興趣要達到世界冠軍的水平,但在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上,難道真的沒有進步的空間嗎﹖ 沒有可以使自己的興趣變得更有趣的空間嗎﹖

在自己的興趣上有追求,其實就是上進心、積極人生的一個反映。

有沒有興趣這個問題其實反映了人的心理,如果一個人沒有興趣,那這個人就像在生活沒有了方向,同樣地,我們的子女也會因而只能獲得一種對生命的單一詮釋,就是生活只為賺錢,你說這是不是可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