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放手與不放手

在澳洲孩子的生活真是天堂,每天沒有什麼功課,一天就是想著玩什麼。作為一個來自香港的爸爸,實在有點看不過去。記得初時的我還是那種心態:兒女不能一天沒有一個規律,作為父母的應當安排小朋友做些“有用”的事。這種心態其實一直到現在還存在著。記得那個時候看見女兒在看電視,我就算沒有阻止,心中也在嘀咕。

這其實就是生活在香港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價值觀,對什麼是“無聊”和“有用”存在著一個執著。

什麼對孩子是重要,什麼是不重要,這個不易回答。因為生存的環境各有不同,有用與沒有用也會因而變化,所以若以生存為目標,那教育子女其實絕對地需要視環境因素而改變。所以有人會在三歲不到便開始教寫字,有地方卻限制孩童在十歲前不應學寫字。誰對誰錯,不能一概而論。

我有幸活在澳洲,這裏的環境仍然容許孩子找尋自己的道路,所以我就是不理他們,我相信他們都不會餓死。所以其實我沒有什麼“擔心”,現在尋求的只是那種家庭的完滿,而不是如何“生存”。

有了這個基礎,做家長的壓力就輕省了。然而一個父母的身邊總可以有各色各樣的人。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我身邊也有許多澳洲怪獸家長,有的補習,兩文三語,琴棋書畫,課外活動排滿。這裏的人口一直上升,所以競爭也是越來越烈的,所以要能抵擋這些”群眾壓力“,其實更取決於家長自己有沒有自己的主見。

我有想過希望子女將來要當什麼什麼,但我更認識到一個人最大的快樂就是自由。我會明白子女的人生應由子女自行決定,所以有許多事我也不會強而為之,最希望的只是給予子女基本的教育,例如語言、責任感、一些道德價值觀、還有就是身體健康,其它東西我就”學習“去放手了。

我說學習是因為我實在有許多的過去,對社會許多事情也有睇法,對自己的子女當然不會沒有想法,但要學習什麼要去放手,對我這個執著的人一點不容易。

在生活中我面對教育子女的一大難題是電子媒體的泛濫,一個人可以花許多許多時間在電子遊戲上而不需要動用大腦的 "executive function",這是對兒童發展的一個很大障礙,因為一般電子媒體沒有空間給大腦思維。相反地,我有一個人信念,就是相信讓子女閒著,沒有人安排“課業”給子女是在訓練子女的 “executive function" ,讓子女從小養成計劃自己人生的優良習慣。(當然那不是完全不理的,起碼要給一些options 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

教育子女實在不容易,因為你要童眼看世界,要明白什麼是“適齡”的活動和指導。我相信我是一個絕對犯了太多錯誤的爸,這些日子我領誤了一條對我重要的真理,就是對小朋友要有耐性。小孩子有許多東西都沒有大人的“快”,他們就算口裏相信,心裏承認,但仍然會做錯,我相信這個時候真正的好父母是繼續永不放棄、循循善誘地勸教孩子的人。

所以我們要放手,但也要不放手。放手讓孩子去做錯,但無論錯了多少次,你都相信孩子能改,對孩子的盼望永不放“手”。

1 則留言:

路人甲 說...

C sir,看到你在異國生活得優哉游哉,雖然不算是富裕,但自得其樂,令我羨慕不已.我從未去過外國,不過見聞所知,外國人不論職業,都似較港人敬業樂業,為自己的工作自豪.
社會由職業組成,先有社會,才有各職業之需要,以維持社會的運作. 不同職業的薪酬待遇固然不等,各因其需求多寡而定,但上至國家元首,下至販夫走卒,都必定要有人做.只要自己對社會有貢獻,縱使是微不足道,亦不足羞.
我讀書不多,只有中學學歷,初出茅廬,不敢高攀優薪厚職,但即使我應徵普通的工作,總受僱主的刁難,有時頗令我沮喪,漸漸失去對社會的歸屬感.
有感而發,在你網誌抒己不平之氣,請勿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