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星期一

閒談在澳教育兒女

在澳洲教小朋友的確和香港很不同。這裏沒有香港那種壓迫的環境,小朋友自由自在,每天都有許多時間遊玩。做慣香港人的我有時候看了也總會有點覺得浪費時間,但有時候又會告訴自己不要過份控制,就讓女兒想自已想玩的東西,讓她的大腦自已去做判斷,不要又來當怪獸家長。

今天我的女兒做的是一個自創遊戲,她用一個杯子去盛載一個乒乓球,然後將球拋上又再用杯子接回,都幾有創意。兩個人最喜歡和我玩的就是跳跳床,我則當是背部按摩。我只能扮成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瘋狂,但其實心底不是太喜歡。

照顧子女是一項頂煩鎖的事,樣樣事情都不是很復雜,但又不能不做好,不能善忘,總要比子女“細心”。所以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訓練,自己由粗心的人變成一個細心的人。有人說照顧子女是一個雙向的學習,其實這也沒錯,但重點在於要有空間時間去反思和觀察。

其實學習都要經過反思,奈何香港人實在太忙,他們有的只是不停工作。所以香港人給我的感覺是勤奮,但卻少有聰明的。

我的兒子很獨特,盡管我在罵女兒,又或和媽媽口角,他卻總是毫不害怕地在我身邊玩耍,不停地爬上我的背,要我和他玩。我覺得有點開心,因為這孩子明白事理,明白爸爸不會責打他,我相信我給了他一份很強的安全感。

我的快樂其實很“奇怪”,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就”。有時候單單看見子女的“平常”,笑笑玩玩,我覺得實在已頗滿足。在初期我照顧仔女的時候會有種很吃力,經常希望媽媽可以回來後自已去安靜或做自已想做的事,但漸漸地我開始學懂珍惜和子女的時間,希望可以陪他們多一些。

想深一層,他們可以讓我照顧多幾多年呢﹖我相信再過數年,他們便己經會有自已的朋友,而爸爸也不再會是他們的“玩伴”了!所以這幾年是寶貴的,我只是他們的“暫借情人”。

有時候人活得快樂或不快樂,其實端看自已從什麼角度去看。

來了澳洲,其實也有不少家長是努力摧谷孩子的人,我看了笑在心中,因為他們不明白正式的教育,應該在七歲才開始。現在這個年紀給他們摧谷,我深深相信這是真正的“誤人子弟”。小朋友的大腦往往在最需要多元發展的時候被訓練只能在某些領域中發展,這是會傷害到小朋友將來的。不過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會相信。

我的說法並不是我創作出來的,而是教育理論書中講的。我也不是不在這個時間教育小朋友,而是嘗試透過 informal education 去讓小朋友明白這個世界。

當然這不容易,因為第一件事我要做到的就是自已經常地笑,因為笑容和快樂是最有吸引力的老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