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

香港並不需要人材

廣告中常說"自我增值",我們自小被要求要讀書,目的是希望我們成材。但我活了四十年的日子卻明白社會或公司並不需要人材 ,或許更需要的是傭材。

一家企業如果在發展中,那公司理論上是需要人材的,但當你發現環境中並沒有多少空間資源發展,人材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那人材不可能改變環境,不能無中生有,使世界增加額外的資源。

如果你在建築公司中工作,但那一個地方沒有大型基建,只餘下舊樓維修,你是公司老闆會聘用國際知名的建築師嗎﹖根不沒有需要嘛。

如果你是屋苑管理層,你認為一個負責樓宇維修的人值多少人工呢﹖若每一年要面對的問題都是重重復復,你需要的只是執行者而不是有能力創新的人。

如果你是搞政治的官,你會聘用的人只會是和你意見相同的人,還是和你意見不同的人﹖我相信在香港的政治下,我們的高官會選擇傭材多於人材。(我的偏見是人材多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隨意苟同別人。)

如果你在一所社福機構中工作,你會認同最重要的職位是如何和資源提供者建立關係的人嗎﹖能夠獲得受助者讚許的社工有多少"議價能力"呢﹖今天大家打開報章,最多的崗位就是負責籌款工作的巿場人員。社福界的人材,我認為是那些為民呈命的社工,但他們卻帶頭被打壓了。

也談一下體育總會吧。這些是政府間接資助的機構,餘下部份資源是來自捐獻。政府並不會因為體育總會做得好而加人工,真正具影響力的是那些總會的委員,所以在總會中工作必須要明白誰是話事人,否則得罪了委員,自己的工作就難保了。而體育總會的使命,推廣運動,其實早已拋諸腦後,又或只需要"照舊"做便可以了,何需費神費心呢﹖若你是人材,會不會去這種機構中工作呢﹖

基督教機構更加是人治,他們不以賺錢為目標,所以要評定一個員工的好壞就更無準則,這些機構中需要的人材話就是要有傳福音的熱心,有使命感,到頭來是使你做到死的最好理因 - 為上帝工作能不用盡全力嗎﹖但當你五勞七傷,無力事奉時,到頭來也只有自己和家人朋友承擔。我認識的好傳道人,他們無一不是為主上刀山落油鑊,但結果都不見得好。反而那些虛假之徒,倒在教會中"活得精彩"。

若你是人材,首先你要了解你工作的環境地方行業,到底這行業還是否需要人材呢﹖在已經發展多時的香港,真正需要人材的地方已不多見了。若你認為生存就是最重要,那麼學習做一條狗大概可以使你福壽年年。

如果你還在讀書的,請不要再相信讀多些書就是人材,更不要奢望學成後便可以找到好工。(我不是叫你不要讀書,而是希望你明白不能有這個奢望。)

能否找到好工,在香港可能在乎你是否識人,看報章的法庭新聞,襲警三次可以輕判;坐牢可以提早出嶽,你會明白香港是什麼社會。

2 則留言:

匿名 說...

讀書為的是增加自已的智識,令自已聰明些,也不只是單單為了"找份好工"。所以
讀書還是有必要的(先不論那些智識是否實用)。

不過在現實中,人際關系的確比"個人能力"更能幫你成功。這也許是人材的悲哀吧。

Joe 說...

更不堪的是: 中國人是忌材的. 為防他人勝過自己, 不惜排劑, 打壓, 除之而後快, 劉曉波是好例子.

從來只有外藉的華人才可發揮才華, 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