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4日星期五

美國和香港籃球發展


我的一位朋友在美國回來,他可以360轉身入樽,但他自己卻不以為然,原因是他在美國見到的是其它比他利害的人。

我上星期在沙田的源和路街場和教會的隊友打球。我在其中一個場跟隊,發覺街場年青人沒有計分,我再問他們分數,其中一位約廿歲年輕人不情不願地說:"打完會話你知!"。 我望一望我身邊的朋友,心想:點解這些年青人會變成如此﹖

最近我看一本書,英文是Gold Standard,是美國奧運隊K 教練寫的,內容是講述美國如何部署重奪奧運金牌的經過,這書甚好,強烈推介身為教練的朋友睇。

美國是籃球的發源地,籃球水平是世界頂尖,但在近十年來的國際賽事中卻多次敗於歐洲球隊,而最使人失望的是2004 年奧運再次失去金牌,敗給阿根庭人。

美國人如何看這件事,又如何面對呢﹖是否用鴕鳥政策,告訴世人奧運不值一哂,自己的籃球聯賽nba才是世界頂尖呢﹖

2005 年4月Jerry Colangelo (後稱 Jerry) 擔任了美國籃球隊的 Managing Director,Jerry 便與前奧運隊和有關教練開了大會,然後在七月聯絡 K 教練邀請他成為美國男子籃球隊的教練,目標是在2008 年重奪奧運金牌。

K 教練和Jerry 問了一些 HARD QUESTIONS :

Where we had gone wrong ? 我們錯了什麼﹖

What could we learn from the past ? 我們能從過去中學懂什麼功課﹖

他們的答案是我們的系統出了問題,現在的人打波已經沒有了團隊精神,只重個人勝利,若我們不能重新著重團隊合作是無法獲勝的。

K 教練問Jerry為什麼要參與,他說原因是:" 我們欠籃球太多了 !(We owe the game) 我一生也還不了的。(we could never fully repay it)"

K 教練是美國度克 Duke 大學的主教練,已六十一歲,他和Jerry 都是美國籃球界的名人,其實沒有需要擔任這件苦差,原因是他們都已成功,若這次奧運隊未能奪冠而回,他們兩人的名字便會在史冊上留下汚點,但他們二人最終都選擇了接受挑戰。

他們所做的確是偉大,另一個原因是所有參與奧運的球員和職員都是義務的,沒有任何收益。

今屆NBA 主打魔術隊的控衛拉夫. 阿爾斯通是一個不會傳球的控衛,相反湖人的歐洲球員加索卻是一個能傳能投的全能中鋒。火箭隊的斯科拉,馬刺的柏加仔和贊奧比利,全都是出色的歐洲球員,歐洲球員在NBA成為主力已是不爭的事實。

K 教練和 Jerry 這兩位美國人沒有回避事實,沒有掩飾問題,而是切切實實地向面對,無私地站出來希望幫助和挽救美國籃球。

相反,香港體育事業出現的問題,香港如何面對呢﹖

屯門普高假波事件原來是打真波,事件已結案陳詞。

香港足球代表隊外判給南華,所有代表隊名單均直接間接和南華有關,有團隊在網上發起抗議。(詳情可閱獨立媒體上之文章)

香港的乙組籃球球隊可以俾錢買位回來打的,只要你識人。

若你打去籃總問點樣可以打乙組,他們會告訴你只要拿文康盃冠軍就有得打! 但參與文康盃的卻包括甲一組球隊! 若可以打勝甲一組球隊,為什麼還要在乙組打﹖

還有我自己親身經歷的籃球總會因我向立法局議員投訴他們的問題而要告我毁謗,這些事情根本無法無天。

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我們的香港政府沒有任何行動呢﹖為什麼香港沒有人像 K 教練和 Jerry 出來拯救香港籃球呢﹖

原因是當被告本身就是既得利益和持份者,他們當然不會作出什麼改革。

香港籃球總會、足總和許多體育總會發生問題,其實康樂文化事務署是撥款機構,理應作出回應和處罰,但現時的許多體育會中的委員其實是建制派的持份者,不少是社會賢達,他們有親中背景。

政府亦要依靠這些親中團體籌辦大量政治show 、以及康樂活動以招募許多人"撐場",所以向這些親中的體育總會輸送利益是勢所難免,否則大型體育活動和政治表演沒有人出席豈不是"醜死鬼"﹖。

最近報章上有報導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逼走社工謝世傑,這就反映出該局的立場,他們不是站在小巿民的立場,而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一方。

上樑不正下樑歪,按我了解康樂文化事務署的撥款小組只是民政事務局核下的一個小部門,只有兩三人,他們當然不能犯上作亂,向這些體育總會作出什麼懲處。

結論是香港體育界問題是無解的難題。

另外想問:如果美國的籃球也需要改革,香港為什麼會無問題﹖

p.s. 朋友電郵給我一條短片,片名叫:香港籃球的明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