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勤力

四天前我和太太提到我住的屋苑拒絕了我的建議 --將現有壁球場增加籃球框。屋苑管理處給我的理由是現有的壁球室可以用作乒乓球室,使用率也頗高。我聽了之後不禁感到無奈,因為又是既得利益者或無知慧者在操盤。我的提議只是增加一個用途,而非改變用途,這種設計在許多中半山的豪宅及外國已存在多時,二者共存,並不相互排斥。所以我立即同太太講:"妳係咪想搬呀﹖可能係時候。"

太太一直都想搬到較大的地方,因為現時地方"細"。(我個人就覺得ok。) 但係她也有她的理由,就是讓小朋友有較大的空間,我們便致電給相熟的經紀,那時正是周日下午6時,晚上8時多那位經紀就致電給我們說有一個"筍盤",叫我們周一6時可以去睇。事隔兩小時。

周二晚六時我們便和業主簽訂了臨時賣買合約。

合約簽訂後我才知道這個"筍盤"並不是經紀手頭上已有的樓盤,而是他在收到我們電話後立即COLD CALL 找出來的。而這位業主其實已決定收回自住,連裝修報價都已做好哂,但因為這位經紀的努力才給我們睇樓。

五年前我們首次置業時也是透過這位代理,他為我們找到的單位也是他當時 cold call 那個業主而出現的。

簽畢合約後我和他閒談,原來他每天晚上都是工作至十一二時才回家。他太太做旅遊業,周六日都要工作,能夠見到太太女兒的時間不多,因為他周六日都要工作,而他自己選擇了駕車上班也是由於希望多一點時間陪女兒。他能夠在行業中成為表表者其實是要付出"拋妻棄女"的代價的,但在香港競爭激烈的地產界,這也是生存的惟一竅門。

這位老哥我好肯定不是大學畢業,可能中五都未讀完,但在這個行業中多年,是top sales。其實他的成功之處只是"勤力"。

當我們在不斷做教育改革,談資優教育,如何早發掘天份,講 IQ, EQ和多元智能,但其實或許都不及"勤力"來得重要。

我教籃球多年,見過無數天份高的人,但最好的球員其實好簡單,只要不怕辛苦,勤力,他什麼技術都練得成。相反,若怕辛苦或不願意勤力的人,儘管天份高亦是無用。

但近年來"勤力"的學生似乎已越來越少。怕辛苦的人卻越來越多。

在Malcolm Gladwell the "Outliers" 一書中提到美國一間新學校,現在已成為許多人爭相入讀的名校,他們不論學生的資質,也不論背景,無論黑人白人非洲人,貧窮或富貴,他們都會照收,但卻要求學生要十分勤力。學生要五時多便出門,晚上要做功課到十一二時,還要年終無休,學校不放暑假。其實都只是在講一個字:"勤力"

作為一位教練,我越發感到教學的技巧和訓練的質量遠遠次要於"勤力",意思是一位勤力的學生就算遇上一位不懂得教波的教練,他也能因為他的勤力而脫穎而出。

最近我在一次打籃球的時候朋友說我成40歲都仲好 FIT,他說一點都唔覺得我老。其實只要你不怕在33度太陽底下練波,又不怕辛苦每次健身都增加重量,還要跑步練氣,每一個人都可以好似我咁"FIT"。

要打波叻其實好簡單,就係要唔怕辛苦,要勤力。

我相信做什麼事成功也是差不多。

最近覺得跑步和健身越來越辛苦,因為年紀越大便會發覺越來越難捱,特別是體育運動上。所以勤力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年青的時候習慣了舒服,年長時更沒有可能會捱得到辛苦,所以奉勸所有年青人:少壯不努力,老大圖悲傷。

若生命中有老師或教練不斷要你勤力,使你好辛苦,那你就是幸福了。可惜這些千古不變的道理,今天還有多少年輕人會聽得進耳呢﹖

8 則留言:

Joe 說...

深感贊同, 亦令我想起另外幾篇好文章, http://hkgal-today.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02.html , http://hkgal-today.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31.html .

但勤力一詞卻被中國人用濫了, 例如晚晚開OT被認為是勤力, 但實際卻是大財團剝削的藉口。 我較喜歡說要有成績必先要肯花功夫,也必經痛苦, 並沒有捷徑。

但香港卻視這些為人為傻仔,懂走位則是醒目仔。 我們社會也奬勵後者, 看陳德霖便是好例子。

Eric 說...

而家既年青人, "勤力"呢2個字唔會運用到運動上,佢地既"勤力"係用到溝女,打機,甚至睇波經...等等!!當然,以上既內容唔可以一次過話哂咁多人, 總有例外的。但有幾多??我教咁多個學生,逼佢地要做體能,目的係為佢地好, 1分鐘變速跑,兔子跳,跨步等等,細個習慣了, 大個想做都因為工作而未必有時間做!!!
運動除了天份,仲有"勤力"!!幾多既運動員要付出幾多先有今日??沒有"勤力",沒有意志,成事嗎??

C sir Blog 說...

Joe 兄:

謝謝好文分享。

有時候要在某一方面有成就,就要付出代價。我看見那位地產經紀,我相信他是別無選擇,他也很想多些時間培女兒,但因為要賺到錢就要咁,少時沒有多讀書,所以現在沒有什麼選擇。

他的家庭方面我沒有更多了解,但人生就係咁,有時候係Give and take ,有一樣就無第二樣。

我問過一位教育家,他以前是校長,他也不認同文中的美國學校,但勤力的確可以彌補天資的不足,但若這樣去上學,少年時已辛苦到死,係唔係真係好呢﹖起埋我自己都唔想自己的女兒咁讀法。

Joe 兄有機會也請你分享一下挪威的教育呀!

Eric 講得好,勤力係用在"溝女"上。

匿名 說...

Well said. Your post makes me think of a Michael Jordan's advertisement "Maybe"

Maybe it's my fault....Maybe I led you to believe that basketball was a God-given gift, and not something I worked for every single day of my life...Or maybe, you're just making excuses.

matt

Joe 說...

挪威的教育勝在有足夠資源, 師生比例好, 但更重要的是有培養學生的心. 著重學生本身的興趣而再培養發展. 讓興趣帶動學生自發性的努力學習. 考試永遠有take two, 也不用跟別人比較, 不似香港一試定終生 ,我試過在香港某大學改卷, A 與 B 的分別可能只是2分(out of 100), 因為要拉curve, 取的grade差得遠, 但實際差不多沒有分別.

在香港, 大學資源用來爭排名, 中小學用來洗腦愛國. 這是最根本的差別.

當然挪威的教育也有問題, 有教授講現在的研究生根基較差, 相信是近年捨棄背書的後遺症, 考試open book, 令學生沒有將基本的記入腦. 而且這國家太好, 也令學生不願接觸hard subjects如數學及物理等.

Joe 說...

傳統中國人思想是: 一命二運三風水, 四積陰德五讀書. 將個人努力(讀書)排在命運風水等不可控制的東西之後, 難怪許多條件比較差的人早就放棄, 去認命. 也因認命, 這些思想也就成為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匿名 說...

我不見得那經紀的選擇是唯一的選擇。生活得怎樣才是"好"的生活,我想每人心中有數。不要講到他的生活這麼無奈,你知道的真相有多少?!

在這個經濟轉型的社會,有些人好"勤力"工作都不一定能earn a living。4-5個人擠在一間幾十尺板間房,尺租比豪宅要貴,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如香港般這麼荒謬!你有時間看看星期六ATV,7pm的貧富翁大作戰,在這個追求easy money,有的愈有的社會,貧富懸殊排亞洲第一位的大城市,你和那些收入低的人說勤力嗎?我相信他們一週的工時不會少得過高官,但入息肯定微薄得可憐。

我反而同意Joe的說法。對於年青一代要教導他們不只著眼金錢、不做被剝削的奴隸、不只求easy money,踏實的做人,花功夫在每一個學習,知道要成為成熟、成長的人,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說回香港的地產,根本就是賊寇,還要是明搶你,你都無聲出、跟手要參與其中的勾當--幫他搶高成萬元尺價的荀盤!官商勾結、勾地政策、樓宇的面積規制、樓價不合理的情況,有人管嗎?美其名的自由經濟,都只不過是背後操控者、既得利益者的堂皇理由。我們卻奉為神明,這些人鼓吹的生活質素我們卻羨慕不已,然後一生的努力、勞力就為這些人奉獻。值得嗎?

這是一個什麼的世代呢?連基督徒都這樣"無
奈"的無用腦的選擇,將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花在賺取更多的金錢以維繫所謂優質的生活,值得嗎?

我想有點離題的回應,不過真的有點感觸。

匿名 說...

我從不覺得我沒有勤力,我也很努力的在完成自己定下的練習,現在的年輕人不一定全都不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