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緬甸扎記二- 風暴下的緬甸


緬甸機場出來後,我們便直接去了一所有冷氣的餐廳,雖然有冷氣,但其實和香港的商場的冷氣差得太遠,只是稍微有一點陰涼的感覺。





我們在那裏開始了第一次的分享,我的緬甸朋友名叫尼沙,她剛於四月發生風災的時候懷孕,並於風災前三日誕下了一位女兒。


當時她的情況是這樣的:


政府沒有公報確切的台風消息,只是說會在北邊登陸,作為巿民的什麼也不知道,由於當時家中仍未安裝寬頻,什麼也只得靠官方的消息,這個風暴到底有多嚴重和利害,他們全不知道。



當時她是由丈夫陪同送院的,她的住家在仰光巿,所以到醫院也不算很困難。

在風暴開始後,醫院屋頂被吹走弓,雨水直接從天空落下,而四樓的一層全全層都不能使用。與此同時,供電系統也被摧毀了,全院均沒有電力供應。天黑後全間醫院都是漆黑一片。


不幸的是,尼沙的孩子有黃膽病,所以每天應該要照8小時的燈,但由於沒有電力,所以什麼也不能做。她為了孩子的生命,所以苦苦衰求,而醫院亦找來發電機。

與此同時,醫院的收費也是二倍三倍地增加,因為醫院的發電機要電油。除此以外,醫院每一塊棉花也要收錢,醫生和護士也是要收錢,也不提供飯食,孕婦和病人的三餐均是由家人送來的。

不要忘記當時是打風,所以巿場都沒有糧食供應,因為交通都癱瘓了,她的丈夫當時要駕車四處去找食物,但道路都被倒塌的大樹所阻。而最難捱的是當時連食水也沒有。

尼沙回憶說在打風當日只餘下半杯清水,當時她身體仍未有奶,所以要留給自己的女兒,但護士說有病人需要,可否分一半給另一位病人,結果她再分了一半給別人,留下餘下的一半給自己的
女兒,而她自己就什麼也沒有吃也沒有喝。


風災的日子巿場上也沒有什麼東西賣,人人都留下給自己,他們也是靠自己捱下去,那時候我問你們如何捱過,她說靠積糧,因為那裏的人都明白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儲下一些糧食,我相信主要是大米。



風暴時有一位兒童院裏的孩子死於瘧疾,在她入院的前幾天,那女孩開始發燒,當時她還很想來探望醫院中的她,但由於病發得很突然,而當時瘧疾病醫院也被風吹倒了,結果她便離開了。

當天晚上她還分享了一個好消息。有一位在兒童院中長大的孩子終於長大並出外工作。她沒有說什麼,但孩子卻懂得將賺的錢給了一半孤兒院,餘下的四份一他會給自己在山區的媽媽,再餘下就是自己的學費和洗用。另一個好消息是她的女兒亦很健康,還比香港的bb肥多了。


我聯想起香港的兒童院很少會有孩子捐錢給兒童院,因為大部份都是政府支助的,香港的孤兒,倘若他們能有自己一份工作,不需要靠別人就已經是很成功了。


為什麼風暴來了,政府不會提醒人民要小心呢﹖為什麼醫院不提供飯食給病人呢﹖這些東西在我一個香港人聽來,好像匪夷所思,但對於他們,卻像平常不過的事。

香港人若排隊等多2分鐘便會開口罵人,但緬甸的朋友,卻是在所有面對的問題上默默無言,只是自己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更不會去示威遊行,雖然他們面對的困難比我們多很多,但卻從來不埋怨,只是默默地承受,並在當中尋找自己能夠走的路。


附上的相片相當珍貴,是一些由山區風暴下生存的人拍攝下來的,目的是交給一些捐助團體,讓他們明白到當地的情況,並給予幫助,因為外地人是禁止進入的。

其中一個很可悲的故事是這樣的,由與村落中有教會,教會是由石屎所建成的,當風暴來臨時,所有人都離開自己的住所,因為都是由木建的簡陋房子,而希望在石屋下會較為平安,但結果整個石做的教會都崩塌了,而許多人亦因此而被活活壓死。


作為一位基督徒,我相信很難不去問:"上帝你在那裏﹖為什麼我在你的教會下,我相信你的保護,卻最終被活埋﹖"

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我們明白"相信上帝",不是抱著十字架或聖經便夠,而需要智慧和常識的。


我摯誠祝願那些曾被教會"打壓"的人,早日康服。

1 則留言:

匿名 說...

It is really difficult to picture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sufferings, chaos, dispirit ... of the Burmese, yet, he photos are prevailing evidence.

Nisa's baby is a blessing. Mother's love to her baby ......

The boy who gives money to the orphange reminds me of the boy from the Pakistani village who returned to the village to teach, after he had the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attend school. (3 cups of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