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朋友,你想睇什麼書﹖

好多人會覺得睇書就係好,有些人會讀一d好艱深的書,因為以為裏面有好多好料。

有朋友問我有沒有書睇,我其實有好多書,但係每一本書都同那個人的成長有關。當你唔係有個需要,你對那些書本不會有興趣,也不會有能力去睇。

"卡爾威特的教育"是一本好書,但我買了兩年,只是掀了幾版。其中講的道理好簡單,但兩年前因為女兒太細,書中的內容就沒有實際的應用性。但現在女兒稍大了,對我來說那書的內容好似"有寶"。

這書最大的崗領就是教我們要使學習變得有趣,正確點說,是隨著學生的對事物的好奇而教。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奇"施教。當一個人能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好奇,那人便是最有學習動力的人,結果是你不去教,他都會找辦法去學。(不過老師好易無得"勞",因為這些學生不大需要"老師")

書中的父親會把握兒子對事物產生興趣的一刻,利用一些獨特的方法去教孩子。例如當孩子對父親寫字有興趣時,他便給他寫字。當孩子想得到糖時,便教他數學,教他如何計算。當去到大自然,父親就講大自然的生物故事給他知。

這種教學方法並非按年齡或智商去教學,而是隨著他的經歷和需要給他灌輸需要或喜歡的知識。這種教學法效果當然是非常顯著的。結果作者的兒子成為一個別人口中的"天才"。

反觀現在我們的一般中小學校,我們是先設定有一些東西學生必須要學,然後便找一些方法要學生"吞左佢",好的老師也只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製造出較"有趣味"的課堂,但總的來說要在課堂內,又有嚴格的課程下,要教得有趣真的是非常之難。

最可憐的是學生盡管讀了課程內的東西,將來仍然會失業,仍然會有無助感。當學生感到自己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不能找到一份工,那他對人生便只會充滿灰色,甚或沒有了自信。當他失去自信,他更難找到工作。盡管找到工作,他又會因為怕失去工作而憂慮,每一天都戰戰兢兢,活在痛苦憂愁之中。這是因為這個人被政府或教育"欺騙"了大半生。

假如我們的學生沒有讀過什麼書,或許他會無怨無悔地當個地盤工人,做個司機,或侍應生。每天流汗後,回家洗澡,倒頭便睡,什麼憂慮也沒有,日子過得快快樂樂。

以我井底之蛙的去看香港的教育,香港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它最能使一個人對學習失去興趣。

上帝創造人並沒有指定人要做什麼,但人卻告給自己劃上了一個框框,讓自己永遠困在這個"監獄"裏面。

香港的學校大部份其實是一所監獄,老師是獄卒,學生不是都很喜歡"逃獄"(放學)嗎﹖

我希望我的籃球堂是:"阿Sir ,可唔可以練多一陣。" 又或像今天毛毛雨的時候,地面濕漉漉的時候,我的學生仍然會說:"阿sir ,繼續練啦。"

如果朋友你要問我借書,若我想借本好書給你,讓你看後感到滿足,那我要知道你人生中走到那一個階段,你對人生有什麼追求沒有﹖還有什麼興趣沒有﹖

我沒有隨便借本書給你,因為我不想你覺得無聊,失去了興趣,失去了繼續尋求知識和智慧的欲望。

2 則留言:

匿名 說...

那麽你會借什麽書給我看呢?哈哈,似求簽, 哈哈
SC

匿名 說...

你說得對,我家中也有很多只翻了幾頁就放下的書。有時對某些人是寶,其實對自己不一定是。

其實我最多看和買的書是輔導及靈性反省的書。但不想飲食偏在一邊,故也會想擴闊看書的範疇!

講教育的書、人生經歷、哲理的書、能刺激及啟發思想的、有鼓勵性的都有興趣。上次兩本(夢想教室、政治化粧)就好快看完,哈!

不過Three cups of tea 是有點猶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