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和現代社會中,教小朋友的確比起已前困難很多。
在我小時候,生活不富裕,那時候媽媽買給我一個乒乓球拍,我要求她求了很久才買到,對於那小小的球拍是多麼的珍惜。那個時候我會用拍自己獨個人打球,試下連續打幾百下,又高又低,由細力到大力,後來又會將自己家中的飯枱當作小型球枱,和哥哥打個不亦樂乎;若哥沒有空,自己便將飯枱對到牆邊,利用牆的反彈回枱和自己打。這些都是不用花多少錢的。
除此以外我也打羽毛球,放學後和自己住家附近的鄰居同學在馬路上打羽毛球,一隻膠的羽毛球打到天黑。我最記得的是媽媽是不讓我下街自己打球的,我往往要"求"很久才有得去打。除了球拍外,這些也是不要錢的,那時候我記得球拍還是用木做的,我的第一枝金钃拍是讀書有進步爸爸才買給我的。
那個年頭我們不會有什麼玩具,(又或者我忘記了),我只記得爸媽只會每年一次或兩次,學期完畢時若全班名次有進步便會獎禮物給我和哥哥姊姊,平日是不會買什麼玩具的。自己的另一個"玩具"是媽媽在金魚店買的蝌蚪和蠶蟲,或那些小小的金魚。我還記得自己可以站在金魚店看魚看半小時的。
相反,我看今天我女兒的生活,當有生日會就會收到十多份生日禮物,大部份都是玩具。除此以外,當爺爺每當他看見一些小玩意是適合女兒的就會買給她,女兒的鞋是一大櫃的,女兒的玩具是"數之不盡"的,若果要用膠箱放下女兒的玩具,我相信若十個就差不多了。還有那些衣服鞋襪,圖書等等,女兒自己是絕不會發現自己的玩具少了的。最可悲的是玩具的"生命"十分短暫,除了拆開的一剎,女兒的玩具大部份都只是玩了一或兩次便"冬眠"的。
我記得有一次超巿可以用印花來換 Snoopy 行針的真手錶,她帶了一個下午便當廢物般放在一傍了,隔天我便見到那錶四圍亂放 -- 毫不珍惜。有時候當家中沒有某些東西時,她的想法便是"去買",從來沒有想過這是否應該,原因是一家人都覺得小小錢的東西就讓女兒買吧。當我罵家人不應隨意買東西送女兒的時候,家人都會覺得我何苦為小小錢嘈。(例如買益力多或汽水)
許多時當女兒不吃飯時,嫲嫲便會主動要喂她,我便立即喝止,我告訴女兒你若不吃的就連晚飯也不吃好了。這時候爺爺還抬出"我自己細個時都有工人照顧喂食,現在我不是很好嗎﹖" 我立即說:"這是我的家,不是你的,我有我的方法教我的女兒,請你不要管。" 其實自己覺得很無奈,爺爺好歹是自己的爸爸,你能幹捨﹖
最近我讓女兒學琴,半小時便要$150.- 女兒回家後我們問她學了什麼,她講都講不出來,有時候我諗我係咪太錯呢﹖讓子女早接觸一些她根本不會主動追求的東西,是不是更讓女兒覺得所有東西都是很容易有的呢﹖ 更加不會珍惜呢﹖
在香港要教兒女,其實真的好難,我記得我帶女兒去過行山、釣魚、但她都沒有太大興趣,我相信若我兒時爸爸會帶我行山釣魚,我相信我會把爸爸當成偶象。
香港這個社會是以物質為核心,人的內在品質卻不大重視。當父母時常認為自己的"職責"便是給子女最好的物質,我相信其實都已經在"毒害"今天的小朋友。
在我心中有印象的乖小孩,反而是幾年前我在東涌探訪的一些綜援家庭的子女,我記得有一位小女孩獲增一部二手電腦,她開機時還小心奕奕的,又用套"密封",反映出她有多重視這電腦。當我們要送東西給那女孩時,女孩都會問媽媽的睇法,也不會要求我們給她些什麼,她給我的感覺是她是一個會珍惜身邊一切事物的好女孩。而我的即時感受時:如果我有個女如此生性,真是無憾了。
昨天爺爺買了一個紙飛機給女兒,它一次也沒有飛過便被坐爛了,我告訴女兒它爛了,女兒一點遺憾也沒有。
我沒有什麼總結,沒有什麼警世箴言,只希望自己的女兒學懂珍惜身邊的人和物。
2010年11月14日星期日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
現在的孩子如何教﹖
我是教波的,這幾年看見學生有很大的轉變,也在這裏讓大家明瞭一下。
1. 學打籃球的人沒有認真
過去的學生都很有熱誠,以前是業餘的"專業",雖然個個人都不會做籃球員,但在場上表現出的一份拼勁和熱誠是很專業的。現在是"專業業餘",意思是他們做什麼都只是"隨便",沒有什麼要求。舉例來說,以前我用一堂可以教識走籃,但現在到第五課同學還是走籃不入,而他們的動作做錯,做得不對,盡管我重覆動作,要求他們球不入便做五下掌上壓,但他們依然故我,動作依舊不正確,就連步法也錯。當然那掌上壓也是錯的,手不彎曲至90度。
2. 頭腦不會用 (或者不上心、或者忘記了、或者太緊張)
過去的同學由於認真,當犯了錯的時候便會改正過來,為的是能讓自己打好些,但現在的同學是重覆同一個錯誤,知道自己問題而無能力或無法改變。舉例來說,有一位同學比賽時走步,因而輸了球,但下一場比賽他又走步(兩次比賽相隔只是五分鐘),錯的是同一個問題,還有那些踏線開界外球的低級錯誤。不要以為這只是小學生的情況,我見過中學的同學做相同的錯誤,有一位中鋒還可以在籃下搶到籃板球後傳球撞上籃框,另一個中鋒在籃底無人看顧下投籃不入。我看見這種情況真是嚇一跳,因為這些同學都不是"新手"。
現時的學生的頭腦和以前是不同的,過去大部份同學會自己思考問題,自我修正,又或在老師提點後便改變,但現在的同學是錯了再錯,又或彷彿是一部機器,你若不輸入指令,機器就不懂運作一樣,就連防守投籃時要舉手都要教。
昨天有一位同學在完成我的要求後便坐在場邊等(不是很倦,也不是在留心我們的比賽),當時我在和其它同學比賽,後來我問他為什麼不自己在另一半場練習,又或問我應練什麼,他無言以對。我告訴他你什麼都可以做,但不應該坐著。我看他來練習是因為學校叫,而不是自己想打好。這些同學的腦在想什麼呢﹖
3. 系統問題
每次教波的時間同學總是斷斷續續地出現,原因是補課,留堂或其它東西使同學全無法依時出席,有些什至乎不出席。這絕對是學校的制度出現了問題,一間學校內按排的活動都自我衝突。而可悲的是運動永遠是排在次要的地位。所以今天教波根不完全是混亂無章的。無論中小學都有這種情況,這誠然是香港教育的一大特色。作為教練對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最無奈,因為你不能改變老師和學校,要求他們不罰同學留堂,而我們"專業業餘"的學生也不會向老師提出自己希望"準時練波"的基本要求。這個問題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是"死症",無藥可救。
4. 基楚身體質素下降
隨著我們的孩童自小喂食"電腦"和"電視",加上自細習慣"溫室教育",他們不是偏食就是過肥,所以現時的小學生已經是"體弱多病",要求他們跑步快,你會發現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在每星期只練一次或最多兩次的情況下,他們的速度根本很難有所提升。作為一位有經驗的教練,我是明白籃球對跑動的要求的,但你無可奈何,原因是前述的原因,你不能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你最多能影響的只是他們生命中的兩小時。然而,這等於沒有影響。
昨天還有一個新的發現,有一位身形肥胖的學生我要求他減肥,減少吃的東西,但他告訴我老師要求他每天都要吃最少一半的午餐,不可浪費食物。香港的學生連想減肥都不容許,連追求健康都是不能夠的,真是夠荒謬。當然那學生也懶得爭取,我相信這是因為他習慣成為一位"乖"學生。(這位學生以前是健康或不肥的,我教練三年,他的體形一直在增加,而跑動能力和技術都一直下降。)
5. 不能辛苦
每一項練習基本上都是有要求的,當一個同學在辛苦時便選擇慢下來,而不是依靠鬥志去堅持,那成績是不會向上的。今天的孩子是我看見最沒有鬥志的,他們做得不好我會罰,但要他們跑十個圈,他們只是選擇行十個圈,那樣你再跑多一百個圈也是無用。就像掌上壓,有一些同學打了多年,但連十下掌上壓也做不了。我能怎樣呢﹖罰他什麼呢﹖還是我一對一地看著同學做掌上壓﹖看著他們跑,幫他們計時看有沒有不達標﹖在我們的"無痛教育"中,我看見今天的年青人沒有了什麼堅持,沒有了吃苦的精神。
其實上面總結的幾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當然還有部份同學是好的,但整體而言,我看見好的改變絕對比不上變壞的速度,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下,我們好的同學基本上是被"溝淡",積極認真的一面影響不足以改整體下降的氛圍。而水平偏低的結果是使稍稍好一點的同學容易驕傲自滿。
還有許多問題我沒法總結,例如同學逃課,家長參與度低,手指尾拗柴停止練習,練習出現但比賽就唔到的同學等等奇難雜症。總觀這些都是深遠問題,也渉及個人處世態度。我作為一位籃球教練,越發感到自己渺小,因為你已無法在籃球場上改變些什麼。
我感到我們許多東西都錯了:學校錯 - 過份偏重學業; 家長錯 - 過份照護; 社會錯 - 只談經濟而忽略做人的態度原則。
總觀世界其它國家的籃球水平都是向上的,但香港作為一個發達地區,我們的教育卻乏善足陳,在此消比長下,我相信我們不單體育發展在向下,我們香港的明天也將會是暗淡的。
1. 學打籃球的人沒有認真
過去的學生都很有熱誠,以前是業餘的"專業",雖然個個人都不會做籃球員,但在場上表現出的一份拼勁和熱誠是很專業的。現在是"專業業餘",意思是他們做什麼都只是"隨便",沒有什麼要求。舉例來說,以前我用一堂可以教識走籃,但現在到第五課同學還是走籃不入,而他們的動作做錯,做得不對,盡管我重覆動作,要求他們球不入便做五下掌上壓,但他們依然故我,動作依舊不正確,就連步法也錯。當然那掌上壓也是錯的,手不彎曲至90度。
2. 頭腦不會用 (或者不上心、或者忘記了、或者太緊張)
過去的同學由於認真,當犯了錯的時候便會改正過來,為的是能讓自己打好些,但現在的同學是重覆同一個錯誤,知道自己問題而無能力或無法改變。舉例來說,有一位同學比賽時走步,因而輸了球,但下一場比賽他又走步(兩次比賽相隔只是五分鐘),錯的是同一個問題,還有那些踏線開界外球的低級錯誤。不要以為這只是小學生的情況,我見過中學的同學做相同的錯誤,有一位中鋒還可以在籃下搶到籃板球後傳球撞上籃框,另一個中鋒在籃底無人看顧下投籃不入。我看見這種情況真是嚇一跳,因為這些同學都不是"新手"。
現時的學生的頭腦和以前是不同的,過去大部份同學會自己思考問題,自我修正,又或在老師提點後便改變,但現在的同學是錯了再錯,又或彷彿是一部機器,你若不輸入指令,機器就不懂運作一樣,就連防守投籃時要舉手都要教。
昨天有一位同學在完成我的要求後便坐在場邊等(不是很倦,也不是在留心我們的比賽),當時我在和其它同學比賽,後來我問他為什麼不自己在另一半場練習,又或問我應練什麼,他無言以對。我告訴他你什麼都可以做,但不應該坐著。我看他來練習是因為學校叫,而不是自己想打好。這些同學的腦在想什麼呢﹖
3. 系統問題
每次教波的時間同學總是斷斷續續地出現,原因是補課,留堂或其它東西使同學全無法依時出席,有些什至乎不出席。這絕對是學校的制度出現了問題,一間學校內按排的活動都自我衝突。而可悲的是運動永遠是排在次要的地位。所以今天教波根不完全是混亂無章的。無論中小學都有這種情況,這誠然是香港教育的一大特色。作為教練對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最無奈,因為你不能改變老師和學校,要求他們不罰同學留堂,而我們"專業業餘"的學生也不會向老師提出自己希望"準時練波"的基本要求。這個問題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是"死症",無藥可救。
4. 基楚身體質素下降
隨著我們的孩童自小喂食"電腦"和"電視",加上自細習慣"溫室教育",他們不是偏食就是過肥,所以現時的小學生已經是"體弱多病",要求他們跑步快,你會發現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在每星期只練一次或最多兩次的情況下,他們的速度根本很難有所提升。作為一位有經驗的教練,我是明白籃球對跑動的要求的,但你無可奈何,原因是前述的原因,你不能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你最多能影響的只是他們生命中的兩小時。然而,這等於沒有影響。
昨天還有一個新的發現,有一位身形肥胖的學生我要求他減肥,減少吃的東西,但他告訴我老師要求他每天都要吃最少一半的午餐,不可浪費食物。香港的學生連想減肥都不容許,連追求健康都是不能夠的,真是夠荒謬。當然那學生也懶得爭取,我相信這是因為他習慣成為一位"乖"學生。(這位學生以前是健康或不肥的,我教練三年,他的體形一直在增加,而跑動能力和技術都一直下降。)
5. 不能辛苦
每一項練習基本上都是有要求的,當一個同學在辛苦時便選擇慢下來,而不是依靠鬥志去堅持,那成績是不會向上的。今天的孩子是我看見最沒有鬥志的,他們做得不好我會罰,但要他們跑十個圈,他們只是選擇行十個圈,那樣你再跑多一百個圈也是無用。就像掌上壓,有一些同學打了多年,但連十下掌上壓也做不了。我能怎樣呢﹖罰他什麼呢﹖還是我一對一地看著同學做掌上壓﹖看著他們跑,幫他們計時看有沒有不達標﹖在我們的"無痛教育"中,我看見今天的年青人沒有了什麼堅持,沒有了吃苦的精神。
其實上面總結的幾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當然還有部份同學是好的,但整體而言,我看見好的改變絕對比不上變壞的速度,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下,我們好的同學基本上是被"溝淡",積極認真的一面影響不足以改整體下降的氛圍。而水平偏低的結果是使稍稍好一點的同學容易驕傲自滿。
還有許多問題我沒法總結,例如同學逃課,家長參與度低,手指尾拗柴停止練習,練習出現但比賽就唔到的同學等等奇難雜症。總觀這些都是深遠問題,也渉及個人處世態度。我作為一位籃球教練,越發感到自己渺小,因為你已無法在籃球場上改變些什麼。
我感到我們許多東西都錯了:學校錯 - 過份偏重學業; 家長錯 - 過份照護; 社會錯 - 只談經濟而忽略做人的態度原則。
總觀世界其它國家的籃球水平都是向上的,但香港作為一個發達地區,我們的教育卻乏善足陳,在此消比長下,我相信我們不單體育發展在向下,我們香港的明天也將會是暗淡的。
2010年11月2日星期二
教育兒童的書籍介紹- 作者:周碩
今次想介紹兩本好書給大家。就是左方的兩本:"選錯幼校學錯師"和"買錯玩具教錯仔"。
這兩本書都是周碩寫的,內容中講述了現在香港的教育問題,第一本書告訴家長一些無良幼稚園的做法,教你如何分辨什麼才是好的幼稚園。
除此以外,大家知道不知道什麼是活動教學法、蒙特梭利、大書教學法、多元知能或其它教學法是什麼東西嗎﹖若不知道又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幼稚園呢﹖ 這本書簡單介紹了這些不同教學法的特色,也列舉出現時本港那一間幼稚園是用什麼方法教的。
除了實用性外,這本書對於現今香港教育的問題也很明明白白的講出來,許多的偽專家,許多的虛假陳述,還有香港政府教育局對於投訴的處理手段,讓我們做家長的可以醒覺過來,不要誤以為我們香港有好的教育,不要以為名校就是理想學校。
其實我為什麼推介周碩的兩本書,原因是她寫的都是真話,並且透過利用自己的個人經驗(母親)和工作崗位(幼兒雜誌編輯) 上的故事貫穿全書,使讀者感到極度親切和具說服力。在香港地已很難看見有人敢於寫出事實了,基本上她所寫的都是和現在香港教育的現況"背道而馳",在我們強迫兒子早學字和諗書上補習的時候,她就告訴我們小朋友要有空間,但就像聖經的先知一樣,大部份人都不願相信。我深深相信她的書教的是做人的原則和教育的最重要真埋。所以我極力向所有為人父母的看這兩本書。
她所講的教育出路,或惟一出路其實就家教。若家長將教育子女交給學校,相信後果也將會是自付的。腦海中突然想起:"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但願所有家長都能在這兩本書中有所反省。她的文字易讀和易理解,若專心去讀,相信一天就能讀畢一本。我認為所有在香港的家長,無論你的小朋友是讀幼稚園或中小學都值得買來一看的。
希望每一位看過這本書的父母都能釋放自己的子女,讓香港的小朋友能夠有快樂的童年。
p.s. 作者個人網誌 http://hk.myblog.yahoo.com/zoechowshek,讀其書也不妨了解其人。
書本介紹-韓寒"青春"
今次想介紹一本名叫"青春"的書,是中國最暢銷小說作家及網誌寫手韓寒的博文集。韓寒的傳奇在於他是一位中國80後的名人,他可以靠寫文生活,不單如此,還可以談理想,成為冠軍賽車手及出版雜誌。若要講以前中國的偉人或名人,多不勝數,但若要活在當下,在和我們相同的時代背景仍然能活出真我,活得出色的人卻相信絕對不多,韓寒絕對值得我們學習,或者甚至景仰。他還是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人,而我個人最欣賞的是他和 Bill Gates 一樣,有大學上而不入,他只是中學生水平。
他的博文有和我們貼近的文字,沒有艱深難明的理論,也沒有無關痛癢的評論,他寫的文章有自己的見地立場,更不苟同於時代文化,沒有頌抑中國的建制,相反,諷刺批評卻"要心要肺",句句到肉。我喜歡看他的文章不因為他可以給我宣洩心情,更因為他讓我看見一個活生生的人可以在極權下為理想而活。(那或許我也可以活得更精彩。)
看他的文章使我有流淚的衝動,但不因為他煽情,相反是他的明言暗語,流淚的情感出於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在他的文章中了解到現在的國情,為那些不公義和壓迫的人民感到悲傷。韓寒的書告訴自己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明天的香港的景況。若你希望了解明天的香港會變成怎樣,或許這本書就是一個最貼近的預言。
不過許多人會情願追看電視連續劇多於了解自己的將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明天可以被"預言"。韓寒的書絕對值得我這種無知的香港人看。最後想祝福這位年青小伙子,希望他可以"平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的書也無法在香港可以讀到的了。
如果我有錢,我會選擇這本書送給我身邊的所有朋友,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