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

RAFA MY STORY

作為一位爸爸,我經常會閱讀一些名人傳記,使我可以明白他們成功的原因,並希望一天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和他們一樣的成功。最近看了兩本書,一本是李娜的自傳和拿度(RAFA NADAL) 的自傳。

李娜的故事中講到她對網球的厭惡,她全年無休地在各國的網球比賽中奔馳,在一些日子她會質疑自己到底為什麼在打球,因為這種生活使她很攰,特別是當她在挫敗後,她的年齡也漸長,在許多的同齡球手都選擇了退休的時候,她會因為傷患等等原因而質疑自己。

雖然我並不是什麼職業球員,但我對李娜的心境卻很有共鳴。因為今天自己在澳洲打球,感覺就是一樣的,質疑自己的能力,經常問自己為什麼打得不好還要打,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年齡已很大,根本不能要求自己可以有過往的成績。

當然李娜最後拿得大滿貫的獎盃。但這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如願的,對我來說,學習去接受自己的轉變,限制,並享受運動的其它樂趣,也許是自己要學習的“成長功課”。

對於任何愛運動的人士,“老”並不容易接受。

也許大家會奇怪為什麼作為籃球愛好者的我會跑去看網球手的自傳,原因是籃球的自傳不多,而當中會詳細談他們的心路歴程的更不多。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所以許多時這些自傳都不會詳細談其心路歴程。

相反,網球是一項個人運動,每位頂尖球手在賽場上是不容許和教練溝通的,所以對其心理質素的要求是極高的,而能否在心理上取得優勢,也是網球手的成功必須。

這就像全世界的籃球員都會入球,但能在總決賽中最後一秒起手,並在逆境下射入致勝球的人永遠是極少數一樣。精神或心理質素在籃球場上絕對佔極重要的位置。

RAFA NADAL 的自傳對我來說的啟發更大, 因為他講了他兒時的教練和他的關係。

他的教練往往都針對他,也會用粗言(rough language) 去罵他。他每次練球時總要在最後負責執波,抹擦球場。很多時當他回家後他也會哭。

面對這樣的教練,最奇的事情是他並沒有投訴,並沒有選擇放棄。

他也道出了他沒有放棄的原因,他明白這些訓練帶給他在賽場上的勝利。他希望獲勝的欲望使他能接受一切刻苦的訓練。

我現在於澳洲教籃球,澳洲人的教育是正向教育的,所以我不能罵,就算做錯了也是“well done"。這看起來很荒謬,但卻是個事實。起碼在我的球隊中是。我女兒有機會去代表隊的訓練,那位教練曾經很大聲地喝那些小朋友,結果他很自覺地在結束時向各家長及球員“道歉”。


我看見了感到很奇怪,因為在我的眼中,他只是較大聲,也沒有什麼 rough language,沒有人身攻擊。在中國人的社會,我們經常會批評,但經常去稱讚卻是澳洲的本地體育文化。

我為到這種文化有喜亦有悲。而我心底情願我的教練是個魔鬼,只要能教好我的女兒打好球。就像選擇醫生一樣,我們會選能醫好我們的醫生,而不是很仁慈,關心病人,但卻不能醫病的。

RAFA NADAL 在書中談到他的教練,他說他十分愛他的教練,沒有他的嚴格就沒有今天他的成就。

我十分相信若NADAL 若沒有成為世界冠軍,全世界中有99﹪的人都會覺得他的教練太過份,但當NADAL 成為大滿貫勝利者時,這99﹪的人都會覺得這教練是好的。

NADAL 提到他因為教練的嚴苛而使他學懂去接受逆境,不是去投訴,而是去努力面對。

我相信這功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功課。

作為一位嚴苛的爸爸教練,我絕對地經常地被批評。

然而我明白今天我是否一個好的教練或好的爸爸其實也取決於我的子女的成就。

最後我想起李娜的一句說話。

她談到國內的少年精英運動訓練中這樣說:

“The training is inhumane but it is effective.”

“這些訓練是不仁道的,但卻有效。”

而我的睇法是,如果青少年能接受這些嚴格的訓練而不抱怨,我相信他們就是明日之星。

而使他們不去抱怨的方法並不是去減輕訓練的質量,而是使他們獲得勝利的快感,並因而產生對“辛苦”的抵抗力。

The best way to teach your kids to accept serious training is to let them feel the joy of winning.

p.s. 我十分推介 RAFA NADAL my story 這本書,因為他不單球技了得,他的家庭教育使他的品格高尚,(他從不掟球棒的!)值得所有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