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9日星期日

高速100 公里的駕駛員

這幾天我爸媽來了澳洲,我其中的一個重任便是駕車帶著全家人到不同的地方參觀。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賞心樂事,但我這個司機卻不是這樣想法。

澳洲的景點很多時都需要我在高速公路中駕駛。在每小時100公里的高速下駕駛,你便需要全神貫注。很多時我要在高速公路上駕超過一小時,還要一邊駕車一邊要留意 GPS 上的指引,否則小的延誤行程,嚴重的就是全家向上帝報到!

GPS 是一台小小的機器,我要望前路,又要時不時望近在咫尺的 GPS 螢光幕,眼球的晶體要對焦在兩個極端的距離,一個無限遠,一個近在眼前,所以我也挺累的。不要忘記車上還有兩老和兩少,我最好兼任導賞,簡介不同景點。

我七十多歲的老爸耳朶不大好,他說話就特別大聲。我的子女年幼,什麼看不懂,又會大聲發問。我的大腦就像在訓練專注駕駛的同時又進行多工運作( multi tasking),既要好好駕車,又要兼顧車上乘客的各種情況。這些情況還包括女兒和弟弟吵架、爭玩具、打鬥,還有急尿,肚餓,(還幸好未有急屎)。

有時候身邊的朋友都不會明白我的難處。有時候去一個景點一天來回就要駕車四小時。而每年我就最少有 “兩三團” 親友來訪,所以我現在已是半個導遊了,差的只是文化歴史背景我還沒有諗熟。不過有時候也沒多大所謂,因為“遊客”多不關心這些歴史文化,就像去海洋館的許多遊客般,他們最關心的是:“呢種魚食唔食得?好唔好食?貴唔貴?”

許多人去旅遊的想法就只是滿足自己的“宮能享受”。 So sad.

我就活像一個專職的司機,沒有什麼“心情”去欣賞這些景點,只想快點“收工”。

香港每個人都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行使的司機。我們身邊雖然有美好風光 (香港有繁華美景),但我們心情都不能真正放鬆去享受。香港周遭”危機四伏“ ﹣﹣工作的壓力、子女學業的壓力、交租供樓的壓力、生活物價上升、夫妻婆媳關係等等的壓力都使香港人變得麻木和負面。

香港的生活實在使人無法放鬆下來,就像高速100 公里的駕駛員,稍一不慎,一家人的生活都會不保。

有時候我情願搭公車,因為這時候我不用擔心我的一個意外會把一家人都送上醫院。乘公車就像是打政府工,可以慢一點駕,還能有餘瑕去欣賞周遭美景。

有時候我會想有人可以幫我分擔這份壓力。有時候我會希望不要有高速公路,情願走50公里的“慢路”。更多時候我只想行去自己的花園參觀 ,做個”園男“,因為這樣對我來說就是真正的休息。

然而有選擇嗎?

或許有時候香港人都不想那麼快,不想賺很多錢,只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點閒瑕和一點家庭生活。

然而有選擇嗎?

這個世界實在走得太快,我們不愛走得慢的人,我們要”高速鐵路“。我們不愛兒童,不愛老人家,因為他們太慢了。但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曾經是小孩,我們不去想像將來我們也會是老人家。

一草一木
對於高速公路駕駛者來說,風景並不是風景,因為我們不會有空間去欣賞。要懂得欣賞周遭的事物,我們就得要慢慢走;要感受生命的喜樂,我們就得停下來用眼睛去慢慢看,用鼻去聞聞,用手和心去寫寫內心的感受。

否則生命和人生就像在100公里汽車上的風光迅間消逝。

快樂對於我來說不是去什麼地方,而是停下來看看花園的一草一木,看一看自己曾經拍下來的照片,看看上帝已給我的許多許多寶貝。

p.s 周日我留在家中便可以了,你們去玩吧。(我不是有什麼問題,只是我累了,不過你們不了解。)

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人生的路各有不同

每天的生活都在重覆。

我每天都要照顧兒女和家人的三餐,還有家務,家居維修,打理花園,很多時日子過得很快,不經不覺便過了。自己的人生卻有沒有“進步”呢?

從生活的質素來說,現在於澳洲住的和吃的也比香港的好,家中有個籃球架,自己也可以更方便地練習自己喜歡的籃球。若要比較生活,相信在澳洲墨爾本的生活環境絕對是優勝的。然而我卻感到我的生命停滯了。

我的生活就像個傭工,在完成所有家務及照顧自己的子女後,差不多就是睡眠。我沒有什麼目標,也沒有考試,也沒有球賽,沒有“成績表”。我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書,觀看網上的NBA籃球賽事,也可以駕車到商場閒旺。然而生命卻像少了點什麼。

我的人生,我的生活,在許多人的眼中是好的,我能夠擁有的也夠多了,然而我的內心卻不能感到很滿足和快樂。或許我是傭人自擾,但這卻是我的感受。有時候我十分懷疑自己的大腦是否有一部份壞死了,怎麼自己總不能快樂起來呢?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買了一本書,“TELL MY SONS”。這書是一位約四十歲的爸爸寫的,他現在已離開人世,原因是他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發現了末期的癌症。我也是四十多歲的爸爸,所以我希望知道他的故事,知道他人生的最後階段的心路歴程,希望自己能在死時沒有遺憾(但我暫時還沒發現自己有絕症)。

最近我爸媽和哥哥來澳洲探望我。我在澳洲也有其它朋友。我們談的是什麼呢?

1。如何增長財富,例如投置。我應該做點什麼可以賺更多的金錢。
2。如何減少自己的財富流失,例如怎樣可以可買到新鮮的食物,如何減少家庭的開銷。
3。去什麼地方玩,例如什麼景點值得去,在網上如何可以看到更多免費電視劇等。
4。家居的護理,如何打理花園,如何改善家居佈置。
5。健康:吃什麼食物、藥物對家庭有幫助,什麼東西少吃和不要吃,還有運動對身體的影響等等。
6。子女的管教方法,子女的學業等等。
7。家庭歴史的重溫,什麼時候爸爸幫過我們,兄弟姊妹間的爭議等等。

這些話題對我來說都不大感興趣。

我有時候我感到我是個有極大問題的人,因為這些話題人人都關心,我卻不大有興趣去談。原因是身邊的朋友都不會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他們只是過客,他們不了解我的價值觀,我也不想強求別人去認同我。所以我大多時候都不參與討論,因為我的感覺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你的想法我不能改變,我的想法也不會受你影響。

生活就是這樣在過。自己像一隻孤舟獨行。

“TELL MY SONS” 一書中有一段說話,教我如何待人接物。

作者身患絕症,仍然有些愚眛人會心懷好意地告訴作者如何禱告,說上帝如何看顧,告訴作者如何“祂給你受的必不過於你所能受的”。當時作者的身體和心靈痛楚已達極限。當作者的兒子也認為爸爸應放下電話筒 cut 線,(因為來電者太不理解爸爸的感受),但作者並沒有發怒,因為他要學習如何去讓自己能夠給對方一個好的回應。作者在想的不是改變對方,不是使對方明白自己,而是學習讓自己能夠更進步。

有時候我渴望的是我能夠遇上這種朋友,這種能給我非物質文明所能給我的內在涵養。然而我發覺身邊沒有這些朋友。我身邊很多的朋友的人生就是為了“享受“,工作的終極目標只是更好的”吃渴玩樂“。

對不起,原諒我無法欣賞這些人,或許因為我已有“飽飯”吃。

我看世界的進步,並不是那些國家的GDP如何地激增,而是人民的素質的提昇。國民會不會認為環保是重要呢?會不會關心世界水源的缺乏而減少浪費呢?會不會因為要追求新款而掉棄一件“不壞“的東西呢?會不會關心不同種族或宗教的和階呢?會否關心鄰居的孩子的需要呢?會否關心隔鄰居婆婆的健康呢?又或身邊的傭工有沒有被“傷害”呢?(最近香港有傭工被打至容貌和身心均受傷)

人是否在進步,有時候和金錢沒有直接關係。人是否值得尊敬,其實也和金錢沒有關係。我明白中國人很多只能關心“吃飯權”,而人權、公平公義是太遙遠。所以我喜歡澳洲的生活,因為這兒的zoo 教我要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這裏的政府要求我將垃圾分類,給我許多“樂意”的麻煩,幾年後更會給我投票選總理的機會。

其實藍天和白雲不是天賜的,是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努力才能重見的。

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對不起,我和你不同路。

最後想誠意推介這一本書 TELL MY SONS ,看畢後,也許你不會還想在你的自傳中寫你最喜歡吃什麼餐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