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女兒入來我房,當時我坐在床上看手機,她望了一望我,想問我什麼,但突然間她又回頭想離開房間。我便問女兒妳想問我什麼呢?她說本來說問我可否看一集多拉A夢,但看見枱面的時鐘已是晚上9:45分,所以便沒有問我。她知道自己要十時前睡覺。我有點驚奇她竟然有這樣的“自知之明”。其實她總來不是這樣。
今天剛巧又是女兒派成績單的日子。她的成績表並沒有分數的,只是顯示了她的“表現”是在什麼年級的水平。例如她的體育項目,現在她的水平已達到3年級的水平,(但她只是2年級)。除此以外,而最使我開心的是老師在 EFFORT 和 CLASS BEHAVIOUR 兩欄中都給了最高的級數 EXCELLENT。
我是一個頗為嚴格的父親,但我對女兒的學業一直沒有太多的“關心”,因為我對於學業成績不大重視,個人認為只要不太差便好了。而我自己則著重女兒的態度,禮貌,品格等,所以我在家中強調的是要幫手做家務,整理好自己的房間,要有一種樂於助“我”做家務的態度,還要照顧弟弟。
除此以外就是我負責的籃球訓練,我希望女兒學懂“克苦”,明白成功需苦幹的道理。
其實這兩年的移民生活對我來說都是滿有衝擊的,所以對小朋友的耐性我實在不足,雖然我自知自己的問題,但在許多日常生活的小事衝擊下,我仍然經常爆發。例如女身沒有時間觀念的問題,天天早上都要我喝罵才可以準時上學。這大半年我真的法寶盡出。例如她若拖延時間不去刷牙,或在早上玩,睇書,她便會被罰自行步行上學。(一般我會送她)。又試過因為太 慢而放棄早餐,讓她餓肚子上學。雖然我很嚴格,但女兒的善忘,所以她仍天天都在考險我的“底線”。有時候她幫手收衫,她竟可以濕的衣服照樣收回來,收衣服時她竟不是打開衣夾拿下,而是將衣服硬從掛衣線上拉下來!她做事情的“求其”不認真,我真的要金精火眼,否則就很容易出事。
幸好我在澳洲也有許多朋友提醒,女兒最多在我一時之氣下被我用如來神掌拍打兩下之外,我總算能控制住自己,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永久創傷”。除此以外,自己對女兒的性向,也漸漸理解,又或者我已“認命”,生來就是要為她服務。當明白到她的確是“天生”健忘,所以我看見女兒不斷重覆一種錯誤 後也只有“輕輕嘆息”,不再像往日般“爆發”。
近半年來我發現女兒也真的開始“生性”。現在她明白了付出勞力去換取東西是我的原則。所以她要買東西時,我便會要求她幫手一些家務。她也會理行她的承諾,雖然東西還是不是100﹪獨立地做得好,但總算是講得出就會做 (做得好唔好又是另一回事!)。我內心也蠻感 安慰的。
在練習籃球方面,我亦給予女兒更大的自由。現在她每天都會自己去練射波,每天我都會和她比賽誰最快可以連入十球。而較辛苦的跑步練習,她也會應我的要求去做,沒有了過去那種“被迫”去做,不情不願的“對抗”。這一點對我來說也是很感安慰的,因為她似乎明白和知道自己若沒有練習,比賽時的表現便會下降的大道理。
其實今天真的應該很高興,因為女兒有很多的成長。雖然我相信女兒不一定真的會在籃球上有極出色的表現,但我相信能夠明白這些道理的小朋友,將來的人生應該不用父母太擔心吧! 所以今天真的很高興。
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
2014年10月5日星期日
頭虱必死!
女兒前幾天說頭好癢,媽媽叫我幫她看看,我在燈光下一照,發現女兒頭髮裏竟然有一點點白色的蟲!好多呀!還會動的!即時我自己都驚一驚,因為怕虱會跳到我的身上!(後來查証頭虱是不會跳的!)
我女兒完全不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由每天早上刷牙到出門上學,不知多少個早上我都要大發牢騷才可以使女兒不遲到上學。有時候女兒在浴室沖涼,我規定只限4分鐘,她卻不停地“享受”,有時沖了半個小時,完全衝擊我的底線,使我想暴力鎮壓她!
我女兒完全不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由每天早上刷牙到出門上學,不知多少個早上我都要大發牢騷才可以使女兒不遲到上學。有時候女兒在浴室沖涼,我規定只限4分鐘,她卻不停地“享受”,有時沖了半個小時,完全衝擊我的底線,使我想暴力鎮壓她!
還記得初時我看見她的頭髮一團糟,我也曾幫她梳理,但她怕麻煩,懶,所以最後我決定讓女兒自己承擔。她不介意自己醜怪,我又何苦多找麻煩?我和細佬還笑她“巫婆頭“。而另一個理由是我根本不懂得扎辨子,媽不理她我也無法。
從此以後,我只叫她幫細佬吹頭,她自己頭髮濕淥淥的一大舊我也不理了。
從此以後,我只叫她幫細佬吹頭,她自己頭髮濕淥淥的一大舊我也不理了。
最終女兒得了頭虱。
女兒很害怕,又哭又喊,但我只提醒她:“不聽老爸言,這是妳自己拿黎。”
後來當然是我和媽二人又要為女兒奔波。晚上九時駕車去朋友家拿頭虱藥,又要半夜將所以床單,枕袋清洗,毛巾,所有在家的床上用品差不多都要拿去洗。單單洗衣機便開動了四次,還不計要拿去涼乾和收回再摺的時間。
除此以外,媽媽、我和弟弟都驚自己也有頭虱。特別是當晚在幫女兒用藥洗頭時,不知何解總是覺得頭好像很癢!但慶幸的是最終發現我們三人都沒有中。媽媽也為避免自己有頭虱而用了一次藥水洗頭。那藥水很刺激的,所以用藥洗頭絕不好玩!
第二天女兒開始自己吹頭。我們也再一次用藥,希望徹底驅走所有虱和虱蛋。
初初媽媽以為是幾日前才染到頭虱,後來我們用頭虱梳把頭虱梳出來,發覺完來有上百隻大大小小的頭虱!我再說:“我諗妳個女有頭虱起碼成個月以上!” 真的好恐怖!
我也回頭問女兒為什麼她從來不講自己的頭癢?她說以為“拗下”就得。
我目光呆滯,看見女兒的樣子,不知好笑定好嬲!
媽媽一邊幫女兒用藥,因為要用很密的虱梳去梳出已死的虱和虱蛋,女兒不停大嗌痛,媽媽就心痛,口中一直在說:“到底係邊個傳染阿女呢?”
這幾天正藉香港港殤的時候,我的心情其實也很差。我就說:“根本唔關人事,妳個女自己唔聽人講,唔打理自己先係主要問題!妳做阿媽都有責任!”
這幾天正藉香港港殤的時候,我的心情其實也很差。我就說:“根本唔關人事,妳個女自己唔聽人講,唔打理自己先係主要問題!妳做阿媽都有責任!”
香港今天的問題,其實為何會發展成咁,我相信是大部份香港人在事情還小的時候沒有站出來,高鐵問題,教改問題,我們都因搵食而無法關心。大陸人不斷利用單程証移民香港,香港“獅子山下”文化價值被沖淡,而“頭虱” 卻已經完全成熟,寄生於我們四周。
今天我在澳洲生活,我尤記得我在香港時因教波沒糧出而向身邊的教練、教友、朋友、立法局議員求助而不果。也沒有多少朋友覺得我需要支持。他們多認為我太激,許多教練十多年都係咁被剝削而不出聲,我卻太有堅持,還去報章投訴, 這是我“自作自受”。
那時候我的孤單無助沒有多少人能明白。最終我決定離開香港,不是因為我搵唔到食,而是因為我找不到公義,更不希望下一代會生於一個靠關係的社會。
那時候我的孤單無助沒有多少人能明白。最終我決定離開香港,不是因為我搵唔到食,而是因為我找不到公義,更不希望下一代會生於一個靠關係的社會。
香港人今天面對的最重要反醒是不要以為今天不關你事而選擇沉默。
在今天的澳洲墨爾本,任何一個人在街上跌倒,一分鐘內都會有人來摻扶。和諧的社會不是沒事發生,而是有事時大家會互相幫助!
我支持香港人,希望香港能夠平安。
頭虱必死!正義必勝!
在今天的澳洲墨爾本,任何一個人在街上跌倒,一分鐘內都會有人來摻扶。和諧的社會不是沒事發生,而是有事時大家會互相幫助!
我支持香港人,希望香港能夠平安。
頭虱必死!正義必勝!
2014年9月7日星期日
有興趣就有學習
然而做了爸爸一段時間後,我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有限,也開始感到自己的“操控”使到兒女變得“不快樂”。就像活在一個沒有民主的家庭。
我的改變來自一次的“跟女兒女學習織 Loom Band” 。對於這種活動,自己也一直認為很“無聊”,又花時間。而且我女兒一天到晚都在弄,有點沉迷,其它應做的東西因此都被拖延了。
但由於女兒不斷要求我陪她玩 loom band,所以我也“陪太子讀書”,雖然心中不大情願,但仍然勉為其難。
首先女兒教我一步一步地鈎那些膠圈,我才發現原來手指需要很精確的配合才能做得好。我在織了一大段 loom band 後突然“失手”,短短的膠圈竟然從我的鈎針中逃走了!由於那膠圈被拉長後突然脫鈎,所以縮成一團,要重新找出來實在太難。但這個時候女兒竟然說:“讓我來幫你。” 然後女兒不慌不忙地找回“遺失”了的膠圈,把我的作品“救回!” 看來女兒真的是個“高手”!
就是這樣我才明白到 loom band 原來需要許多的problem solving skill ,而不只是照著 Youtube “抄”就可以做出好的作品。 而且女兒在“抄” Youtube 的 loom band 製作片時也會加入一些自己的設計,例如顏色上的轉變,所以也有不少學習和創意在當中。最近女兒更設計了一些原創的 loom band 製作,例如用 loom band 製作自己的英文姓名。今天父親節女兒更送了一個"DAD" 的 loom band 創作。
所以現在我讓女兒做 loom band ,只要她先完成她的日常職責。
最近我自己也開始學習玩 Kayak。我對 Kayak 可謂一無所知,但由於希望明年兒子上小學後可以有點興趣,所以便自己去研究。當中包括行商店、問人、買書、又到網上專研 Kayak fishing 的 forum ,又在二手巿場上找 Kayak ,當中學到的東西真的不少。最神奇的是這種學習你沒有一種被人迫要學的感覺,不像參加公司培訓,又不用考試,更不會感到疲倦! 我有好幾晩是半夜三更也不想停止在網上刨文!
在邊學到知識的同時,我又會將學到的東西應用在自己的二手船上。例如我買的二手 Kayak 有一個因為 Kayak Trolley 設計不當的原因而做成船底凹陷,我後來在網上看到修理的方法,用熱水燒在船底,凹陷的位置便重新漲起。後來又自己修整 trolley 的設計便它不再壓傷船底。所以這種在興趣驅使下的學習,使自己由理論去到實踐階段,不單省下金錢,更給自己多了一份滿足感。
所以做父母的真要嘗試放一放手,只要子女做的都要用手用腳去實踐,而不只停留在腦中,這些興趣其實真的很不錯! (看電視只在腦中沒有實踐,所以我現在還是有嚴格限制的。)
2014年7月31日星期四
我累了
最近有朋友從香港來訪,這位友在教會中相識多年,但過去因道不同不相為謀而一段時間沒有相見,想不到幾年後再見這位朋友,他已嚴然成為一個教會“長毛”,和過去的順民迴然不同。我為到他感到高興,也為到教會中能有多個”長毛“而興奮。但我亦相信”長毛“的路不易行。
相比較我事奉的道路,我的服侍亦隨離開香港而終結。
朋友和我相聚時提了許多的“兒時往事”,頓覺自己原來曾經滄海,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已經改變,自己也不再年輕,許多過去會做的”傻事“,今天相信已不再有勇氣去做。
我的好朋友由一個飯夫酒卒而成為一位博士,現在更義務在教會中輔導婚姻出現問題的夫婦,又擔任青少團的導師。當他娓娓道出他的故事,我這個外地移民也不禁感到羨慕,心想能夠在人生的下半場為到上帝和年青人做點事情,這種人生算精彩吧!
朋友有勸告我嘗試在澳洲繼續參與教會的工作,我看著自己的女兒,兒子,我心中明白現在並不是時候,因為兒女還小,但當他們都長大後,我相信我是仍願意為主所用。一切也只有等候上帝的帶領。
人生意義 ﹣﹣ 到底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呢?
在香港的日子,我也曾經讀電影,追求我的夢想。我信主後也曾在教會機構中認真服侍,但卻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離開教會去教籃球,以為對著年青人可以尋回夢想,結果又是令人沮喪離開。最後我選擇了離開香港。
我能走的都走過,但沒有多少人明白,我只覺得很疲倦,也很孤單。現在回頭再看,這種感覺就像看中國長篇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結局篇,甄嬛最後一句話:”我累了!“。她睡在床上的圖象在我現時的心中仍然經常浮現。
我在香港的人生就像一架高速列車,我或許選定了終點,但我沒有選擇何時停站的權利。我只能高速向前跑,最可惜的是我沒有去到終站便被迫要下車了。人生對我來說或許只是一種遺憾,沒有可歌可泣的事跡。
在澳洲的日子,我有了多點的空間,但由於有年幼的孩子要照顧,所以我的時間也像偷來的,因為只有在兒女休息後自己才能真正靜下來。但在人地生疏,朋友不多,自己的使命感似乎只是圍繞子女,能夠去想想”異象“的空間也不多。
過去在香港多年,喜歡打籃球,喜歡的是和一班老朋友一起打球,熟識的面孔,熟識的場地,在澳洲已不復見。雖然這兒我也參加了籃球隊,但和多年的老朋友打球的感覺卻已不再。加上自己對球技的追求,對勝負的追求也開始淡然,打球只成為我的“太極”,只是為了保持自己的一點活力和健康。
以往在香港有釣魚,在澳洲卻反而沒有了。原因是沒有那種精力。經過一周的“工作”,周六日想到的就只是休息,看看電視和在花園種種花。若要再帶子女去什麼地方的,那是“加班”,感覺就更累。
有時候感到自己好像很老了,鬍子也不刮,因為反正沒有人理會,(澳洲人不會理你長鬍子),也不用上班見人。最近門牙掉了,太太摧我要做假牙,我自己就連做個假牙整理義容也慢條斯理。
自己現時最想的是找一些東西去學,希望在小兒子上小學後能讓自己打發時間。到底什麼是自己的目標?到底什麼能吸引自己,給自己動力,這些問題都比起什麼使命來得更實在。
生有時,死有時,萬物都有定時,我相信我的人生也是,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應做什麼,要做什麼,這是我的人生意,只有我自己知道,只有上帝知道。
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那
仍有的精力,想做就去做吧。
相比較我事奉的道路,我的服侍亦隨離開香港而終結。
朋友和我相聚時提了許多的“兒時往事”,頓覺自己原來曾經滄海,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已經改變,自己也不再年輕,許多過去會做的”傻事“,今天相信已不再有勇氣去做。
我的好朋友由一個飯夫酒卒而成為一位博士,現在更義務在教會中輔導婚姻出現問題的夫婦,又擔任青少團的導師。當他娓娓道出他的故事,我這個外地移民也不禁感到羨慕,心想能夠在人生的下半場為到上帝和年青人做點事情,這種人生算精彩吧!
朋友有勸告我嘗試在澳洲繼續參與教會的工作,我看著自己的女兒,兒子,我心中明白現在並不是時候,因為兒女還小,但當他們都長大後,我相信我是仍願意為主所用。一切也只有等候上帝的帶領。
人生意義 ﹣﹣ 到底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呢?
在香港的日子,我也曾經讀電影,追求我的夢想。我信主後也曾在教會機構中認真服侍,但卻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離開教會去教籃球,以為對著年青人可以尋回夢想,結果又是令人沮喪離開。最後我選擇了離開香港。
我能走的都走過,但沒有多少人明白,我只覺得很疲倦,也很孤單。現在回頭再看,這種感覺就像看中國長篇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結局篇,甄嬛最後一句話:”我累了!“。她睡在床上的圖象在我現時的心中仍然經常浮現。
我在香港的人生就像一架高速列車,我或許選定了終點,但我沒有選擇何時停站的權利。我只能高速向前跑,最可惜的是我沒有去到終站便被迫要下車了。人生對我來說或許只是一種遺憾,沒有可歌可泣的事跡。
在澳洲的日子,我有了多點的空間,但由於有年幼的孩子要照顧,所以我的時間也像偷來的,因為只有在兒女休息後自己才能真正靜下來。但在人地生疏,朋友不多,自己的使命感似乎只是圍繞子女,能夠去想想”異象“的空間也不多。
過去在香港多年,喜歡打籃球,喜歡的是和一班老朋友一起打球,熟識的面孔,熟識的場地,在澳洲已不復見。雖然這兒我也參加了籃球隊,但和多年的老朋友打球的感覺卻已不再。加上自己對球技的追求,對勝負的追求也開始淡然,打球只成為我的“太極”,只是為了保持自己的一點活力和健康。
以往在香港有釣魚,在澳洲卻反而沒有了。原因是沒有那種精力。經過一周的“工作”,周六日想到的就只是休息,看看電視和在花園種種花。若要再帶子女去什麼地方的,那是“加班”,感覺就更累。
有時候感到自己好像很老了,鬍子也不刮,因為反正沒有人理會,(澳洲人不會理你長鬍子),也不用上班見人。最近門牙掉了,太太摧我要做假牙,我自己就連做個假牙整理義容也慢條斯理。
自己現時最想的是找一些東西去學,希望在小兒子上小學後能讓自己打發時間。到底什麼是自己的目標?到底什麼能吸引自己,給自己動力,這些問題都比起什麼使命來得更實在。
生有時,死有時,萬物都有定時,我相信我的人生也是,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應做什麼,要做什麼,這是我的人生意,只有我自己知道,只有上帝知道。
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那
仍有的精力,想做就去做吧。
2014年7月20日星期日
7月回港旅遊後感
上星期回到香港探望母親,重遊舊地,一個自己長大的地方。
香港的第一個感覺是很熱,在澳洲約十二度,香港卻是三十二度。沒有一份強烈的放假喜悅,因為身邊還有兩個小孩要帶著,只希望他們不要生病,希望一切平安。
太太早約了一些朋友,而我則最希望參觀的“景點”卻只是在香港打了多年籃球的籃球場,希望看見一些老朋友身體健康,繼續可以和他們打打球。
至於兒女的旅行目標基本上是沒有的。但為了使他們在吃渴玩樂的生活上有點不同的體會,我安排了他們去到緬甸探訪孤兒院。那是一家我們支持了多年的孤兒院,也順道支持一下那忠心順服上帝的孤兒院院長。
香港在外貌上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麼的人多,要說分別的是在沙田新城巿多了手持行李喼的旅客,也多了人在街上說普通話。而香港人的變化呢?在我眼中他們是依舊的忙碌,特別是有兒女的家長,在一些親友的飯局中不難發現話題離不開子女的教育。
有的兒子被小學拒收,有的子女一天到晚要補習,有的為到升中而煩惱。我看見的是父母除了工作外還要兼顧子女的學業,工作真是百上加斤。
除此以外便是政治氣候的變化,香港人由政治冷感開始變得政治敏感。這特別是對於年青人來說,因為他們在這個社會上已成為最基層。工作難找,安居樂業更難求。
我有年青一輩的朋友在WHATSAPP 討論中發表許多意見,討論關於政治。對於這些變化,我覺得年青人是成長了,從不聞不問都會主動關心,這都是香港的成長呀!也是由於政府施政失當才迫香港人要“管”。 所以這個政府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們使人關心了社會。
我能夠理解年青人的心情,我明白他們支持和平佔中的理由。事實上盡管他們願意冒坐牢的風險,理想願景能夠實現的確微乎其微。但不去爭取便宣佈放棄又豈是做人的原則?加上基本法的確有給予港人一個爭取民主的承諾。假如香港沒有真普選,相信香港只會成為中國的另一個省市,再無特色可言。
有時候人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做人是為了什麼?為了有兩餐一宿?那些選擇了偉大的人,好像無國界醫生不是去到第三世界國家中工作嗎?難道這些人的快樂只是為了糊口?
在年青人或許會犯錯,也應該有理想。假如你的兒子告訴你只想吃渴玩樂一生,你會高興嗎?
選擇去追尋理想的人,都需要勇氣,有什麼偉大的人只會按父母或朋友師長的教導而行呢?我相信是沒有。所有偉大的人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且行在所有人之先。
最終要問的是年青人錯了又如何? 能比香港的特首選擇潛建,能比將香港變成一個獨裁之地更錯嗎?
事實上香港的金融中心不會因為和平佔中而癱瘓,香港的競爭力是因為法治倒退,劣質教育和小圈子政策而消失。
在香港的日子不長,和朋友吃渴玩樂不難,最難是在政治議題上坦誠地交流,誰對誰錯,能夠開放討論的才是最難。
香港的第一個感覺是很熱,在澳洲約十二度,香港卻是三十二度。沒有一份強烈的放假喜悅,因為身邊還有兩個小孩要帶著,只希望他們不要生病,希望一切平安。
太太早約了一些朋友,而我則最希望參觀的“景點”卻只是在香港打了多年籃球的籃球場,希望看見一些老朋友身體健康,繼續可以和他們打打球。
至於兒女的旅行目標基本上是沒有的。但為了使他們在吃渴玩樂的生活上有點不同的體會,我安排了他們去到緬甸探訪孤兒院。那是一家我們支持了多年的孤兒院,也順道支持一下那忠心順服上帝的孤兒院院長。
香港在外貌上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麼的人多,要說分別的是在沙田新城巿多了手持行李喼的旅客,也多了人在街上說普通話。而香港人的變化呢?在我眼中他們是依舊的忙碌,特別是有兒女的家長,在一些親友的飯局中不難發現話題離不開子女的教育。
有的兒子被小學拒收,有的子女一天到晚要補習,有的為到升中而煩惱。我看見的是父母除了工作外還要兼顧子女的學業,工作真是百上加斤。
除此以外便是政治氣候的變化,香港人由政治冷感開始變得政治敏感。這特別是對於年青人來說,因為他們在這個社會上已成為最基層。工作難找,安居樂業更難求。
我有年青一輩的朋友在WHATSAPP 討論中發表許多意見,討論關於政治。對於這些變化,我覺得年青人是成長了,從不聞不問都會主動關心,這都是香港的成長呀!也是由於政府施政失當才迫香港人要“管”。 所以這個政府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們使人關心了社會。
我能夠理解年青人的心情,我明白他們支持和平佔中的理由。事實上盡管他們願意冒坐牢的風險,理想願景能夠實現的確微乎其微。但不去爭取便宣佈放棄又豈是做人的原則?加上基本法的確有給予港人一個爭取民主的承諾。假如香港沒有真普選,相信香港只會成為中國的另一個省市,再無特色可言。
有時候人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做人是為了什麼?為了有兩餐一宿?那些選擇了偉大的人,好像無國界醫生不是去到第三世界國家中工作嗎?難道這些人的快樂只是為了糊口?
在年青人或許會犯錯,也應該有理想。假如你的兒子告訴你只想吃渴玩樂一生,你會高興嗎?
選擇去追尋理想的人,都需要勇氣,有什麼偉大的人只會按父母或朋友師長的教導而行呢?我相信是沒有。所有偉大的人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且行在所有人之先。
最終要問的是年青人錯了又如何? 能比香港的特首選擇潛建,能比將香港變成一個獨裁之地更錯嗎?
事實上香港的金融中心不會因為和平佔中而癱瘓,香港的競爭力是因為法治倒退,劣質教育和小圈子政策而消失。
在香港的日子不長,和朋友吃渴玩樂不難,最難是在政治議題上坦誠地交流,誰對誰錯,能夠開放討論的才是最難。
2014年6月3日星期二
問誰未覺醒?
偶然的機會下看了這個短片不禁落淚了。
作為一位移民澳洲的香港人,我看見的畫面是一個天真的小女孩在唱一首她自己可能不完全明白的歌,但卻唱出了許多人的心事。
為何美夢仍是個夢 還想等恩賜泡影
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 真與偽來做證
為這世代有未來 要及時擦亮眼睛
這三句說話使我聯想起香港的許多建制派,高鐵的興建,還有香港ICAC的墮落,一切都由良好的制度變成小圈子利益集團的操控。
看著小女孩在畫面中用手掩口,合起雙眼,還有她的笑臉,快樂的奔跑,緊握拳頭,每一個動作都使我看見一些快樂和慘痛的聯想。在這些影象下,我看見這個小孩子在香港的政治下不快樂和不健康的成長。我很不安,也很無奈。
年長的人經歴的很多,有我們自己錯過了的機會,也有我們做錯的事,也過了半輩子,但總希望下一代可以有將來。也是這個原因使我離開了香港。
然而身邊仍然有許多朋友,許多朋友的小孩子,都仍然只能沒有選擇地留在香港。無論政治和社會環境如何變遷。
歌詞中說的:人既是人 有責任有自由決定遠景
香港人要站起來,我相信是對的,和平佔中,絕對支持。若果沒有自由民主,或許大家應該積極思考如何讓下一代“逃離”這個被噤聲的國度。
歌詞:
試問誰還未發聲
都捨我其誰衛我城
天生有權還有心可作主
誰要認命噤聲
試問誰能未覺醒
聽真那自由在奏鳴
激起再難違背的那份良知和應
為何美夢仍是個夢 還想等恩賜泡影
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 真與偽來做證
為這世代有未來 要及時擦亮眼睛
無人有權沉默 看著萬家燈火變了色
問我心再用我手 去為選我命途力拼
人既是人 有責任有自由決定遠景
作為一位移民澳洲的香港人,我看見的畫面是一個天真的小女孩在唱一首她自己可能不完全明白的歌,但卻唱出了許多人的心事。
為何美夢仍是個夢 還想等恩賜泡影
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 真與偽來做證
為這世代有未來 要及時擦亮眼睛
這三句說話使我聯想起香港的許多建制派,高鐵的興建,還有香港ICAC的墮落,一切都由良好的制度變成小圈子利益集團的操控。
看著小女孩在畫面中用手掩口,合起雙眼,還有她的笑臉,快樂的奔跑,緊握拳頭,每一個動作都使我看見一些快樂和慘痛的聯想。在這些影象下,我看見這個小孩子在香港的政治下不快樂和不健康的成長。我很不安,也很無奈。
年長的人經歴的很多,有我們自己錯過了的機會,也有我們做錯的事,也過了半輩子,但總希望下一代可以有將來。也是這個原因使我離開了香港。
然而身邊仍然有許多朋友,許多朋友的小孩子,都仍然只能沒有選擇地留在香港。無論政治和社會環境如何變遷。
歌詞中說的:人既是人 有責任有自由決定遠景
實在這是普世的人權和自由,可悲的是在世界上並不多人都擁有這種基本人權。
香港人要站起來,我相信是對的,和平佔中,絕對支持。若果沒有自由民主,或許大家應該積極思考如何讓下一代“逃離”這個被噤聲的國度。
歌詞:
試問誰還未發聲
都捨我其誰衛我城
天生有權還有心可作主
誰要認命噤聲
試問誰能未覺醒
聽真那自由在奏鳴
激起再難違背的那份良知和應
為何美夢仍是個夢 還想等恩賜泡影
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 真與偽來做證
為這世代有未來 要及時擦亮眼睛
無人有權沉默 看著萬家燈火變了色
問我心再用我手 去為選我命途力拼
人既是人 有責任有自由決定遠景
2014年5月24日星期六
籃球、父親、女兒和兒子
這是我新開的一個網誌,用來記錄關於籃球及我子女的籃球訓練的事情,本來打算自己用來做個扎記,但不如也讓關心我的朋友看看,也許我也能因而聽到大家的回應,更好地改善自己和教養子女。
http://loisboazball.blogspot.com.au
謝謝!
http://loisboazball.blogspot.com.au
謝謝!
“兒女債”
女兒每周都參加籃球訓練和籃球比賽,這些比賽都是由一些義工來負責。我女兒的球隊教練是位金髮媽媽,她每周需要下午4時出現在球場上,每周六又要8時半出現在球場上。她也有兩個子女要照顧,但仍然義務擔任教練。
雖然在我眼中看,她的籃球訓練專業水平並不是那麼高,但所有小朋友在她的帶領下都練習得開心快樂。而我女兒是球隊中的惟一位中國人,初時也擔心她會被受冷落。然而她也從沒有偏私給她較少的出場時間。相反,女兒的出場時間更是一次比一次長。
每次練習和比賽後,她總會帶些糖果來獎勵小朋友。到球季終結時,在最後的一次練習中更帶來了食物和飲料讓孩子們可以在完結時有一個小小的派對慶祝。在最後一場比賽時,她還做了一個小小的禮物包,裏面除了糖菓,還有一個專屬該隊員名字的字母匙扣!
這些小小的食物和禮物所代表的愛心實在不是“專業”教練所能比擬的。我無法止不感到一份虧欠,因為曾經做教練的我沒有在球隊中付出什麼。
記得在女兒參加的首個球會,在賽季終結後,便會有家長組織夾錢給當時的義務教練買一份小禮物,但在這個比以往更好的球會,我們卻沒有任何“行動”,實在有點慚愧。最後我讓女兒買了一個小相架和寫了一張thank you card 給這位教練,以示感謝。
在澳洲生活看見的一些人和事,其實都好像很平常。有一次一位媽媽知道了一位playgroup 的小孩生病入了醫院便立即買了隻大毛毛狗送給那位小孩子,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咭給大家填,這都是沒要我們付費的,更是出於自發和自願的。
較早前我為女兒報名參加籃球會,寫電郵給球會後,當義務秘書的一位媽媽每每都是在我發信後十分鐘便給我回覆的,很多時都是在晚上八九點的私人時間。
我自己參加成人的籃球隊,也有一位義務的聯絡人為我打點一切,給我球衣,通知我時間,安排註冊,還有費用等等。
有時候坐在家中我會想,我可以用什麼來還這些“債”?
在澳洲這個新的地域文化,我還能夠教球嗎?在香港養成的“壞習慣”:例如有進步才讚,做不好更會罵。這兒的教練口中從來未聽見過說罵人的話!做不好也會讚賞!所以我的許多年包伏能放下嗎?我的教波風格適合這兒嗎?若要改變自己的教練方法,我又能做到嗎?
還有我自己十分擔心的是若我帶球隊,自己的子女又在同一個球隊中,我能夠做到不偏不倚嗎?這些都是我的心中的問題。
在這裏謝謝曾經教導和協助我子女的每一位義務工作的家長!(雖然他們都看不到我的網誌。)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能償還這些“兒女債”。
雖然在我眼中看,她的籃球訓練專業水平並不是那麼高,但所有小朋友在她的帶領下都練習得開心快樂。而我女兒是球隊中的惟一位中國人,初時也擔心她會被受冷落。然而她也從沒有偏私給她較少的出場時間。相反,女兒的出場時間更是一次比一次長。
每次練習和比賽後,她總會帶些糖果來獎勵小朋友。到球季終結時,在最後的一次練習中更帶來了食物和飲料讓孩子們可以在完結時有一個小小的派對慶祝。在最後一場比賽時,她還做了一個小小的禮物包,裏面除了糖菓,還有一個專屬該隊員名字的字母匙扣!
這些小小的食物和禮物所代表的愛心實在不是“專業”教練所能比擬的。我無法止不感到一份虧欠,因為曾經做教練的我沒有在球隊中付出什麼。
記得在女兒參加的首個球會,在賽季終結後,便會有家長組織夾錢給當時的義務教練買一份小禮物,但在這個比以往更好的球會,我們卻沒有任何“行動”,實在有點慚愧。最後我讓女兒買了一個小相架和寫了一張thank you card 給這位教練,以示感謝。
在澳洲生活看見的一些人和事,其實都好像很平常。有一次一位媽媽知道了一位playgroup 的小孩生病入了醫院便立即買了隻大毛毛狗送給那位小孩子,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咭給大家填,這都是沒要我們付費的,更是出於自發和自願的。
較早前我為女兒報名參加籃球會,寫電郵給球會後,當義務秘書的一位媽媽每每都是在我發信後十分鐘便給我回覆的,很多時都是在晚上八九點的私人時間。
我自己參加成人的籃球隊,也有一位義務的聯絡人為我打點一切,給我球衣,通知我時間,安排註冊,還有費用等等。
有時候坐在家中我會想,我可以用什麼來還這些“債”?
在澳洲這個新的地域文化,我還能夠教球嗎?在香港養成的“壞習慣”:例如有進步才讚,做不好更會罵。這兒的教練口中從來未聽見過說罵人的話!做不好也會讚賞!所以我的許多年包伏能放下嗎?我的教波風格適合這兒嗎?若要改變自己的教練方法,我又能做到嗎?
還有我自己十分擔心的是若我帶球隊,自己的子女又在同一個球隊中,我能夠做到不偏不倚嗎?這些都是我的心中的問題。
在這裏謝謝曾經教導和協助我子女的每一位義務工作的家長!(雖然他們都看不到我的網誌。)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能償還這些“兒女債”。
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
圖書館給我的恩典
每個人都去過圖書館借書吧,在澳洲這個地方你可以一個人在圖書館借30本書或影音項目。我就經常去幫女兒和兒子借英文故事書回家。女兒一天就可以看畢三四本,有時候她會拿著一袋圖書到洗手間,一邊方便,一邊閱讀!或許大家都會明白,這其實是老爸的經常習慣!
女兒的英語能力已經很好,她閱讀圖書時從不查字典,但她卻能完全明白故事內容,而她的發音也有澳洲人的口音,音準更是比我這個老爸好得多。所以現在我有不明白的時候,都會問她,許多時候她都比我說得好。
最近發生了一件小事,我發現有本圖書不見了。印象中我是還了的,不過那是放到 book drop 中而不是親手還給館理員的,然而在我查核的時候卻說我沒有還。我不能100﹪肯定這是圖書館的錯,而我在家中找了又找也是找不到。圖書館職員給我30日的額外時間去找,但我仍然找不著。
前幾天我回到圖書館中打算付費賠償,那圖書館理員說我是個誠實的人,而她再看那圖書的借閱紀錄,然後告訴我這書已借出很多次,所以我不用賠償了,若然他日找到的話就再拿回圖書館。我聽了後突然感覺到這圖書館政策的“人性“和理性。
一本書借出了許多次,是不是應該退役呢?對呀! 否則新書怎會有位置放呢?一個”誠實人“是否值得給個”機會“呢? 對呀!
在澳洲我遇過的另一個政策上的“人性”是關於駕車超速的。事緣太太收到超速罰單,我們都十分沮喪,因為那是百多澳元的罰單。後來我的朋友告訴我若你在過去3年都沒有超速,可以要求交通部酙情,一般都會獲得恩許而只獲警告而免罰。
後來我太太寫了信件,結果真是免罰。
我在香港多年,不曉得是什麼原因,似乎在香港的政策從來不見“人性”。
在澳洲的生活的確有許多挑戰,但卻也有更多的恩典。世界不見得因為有律法而會人人快樂,但卻會因為有“人性”的法律得見施政者的善。由心佩服這些政策的設計者。
女兒的英語能力已經很好,她閱讀圖書時從不查字典,但她卻能完全明白故事內容,而她的發音也有澳洲人的口音,音準更是比我這個老爸好得多。所以現在我有不明白的時候,都會問她,許多時候她都比我說得好。
最近發生了一件小事,我發現有本圖書不見了。印象中我是還了的,不過那是放到 book drop 中而不是親手還給館理員的,然而在我查核的時候卻說我沒有還。我不能100﹪肯定這是圖書館的錯,而我在家中找了又找也是找不到。圖書館職員給我30日的額外時間去找,但我仍然找不著。
前幾天我回到圖書館中打算付費賠償,那圖書館理員說我是個誠實的人,而她再看那圖書的借閱紀錄,然後告訴我這書已借出很多次,所以我不用賠償了,若然他日找到的話就再拿回圖書館。我聽了後突然感覺到這圖書館政策的“人性“和理性。
一本書借出了許多次,是不是應該退役呢?對呀! 否則新書怎會有位置放呢?一個”誠實人“是否值得給個”機會“呢? 對呀!
在澳洲我遇過的另一個政策上的“人性”是關於駕車超速的。事緣太太收到超速罰單,我們都十分沮喪,因為那是百多澳元的罰單。後來我的朋友告訴我若你在過去3年都沒有超速,可以要求交通部酙情,一般都會獲得恩許而只獲警告而免罰。
後來我太太寫了信件,結果真是免罰。
我在香港多年,不曉得是什麼原因,似乎在香港的政策從來不見“人性”。
在澳洲的生活的確有許多挑戰,但卻也有更多的恩典。世界不見得因為有律法而會人人快樂,但卻會因為有“人性”的法律得見施政者的善。由心佩服這些政策的設計者。
2014年5月6日星期二
配眼鏡的慚愧
在澳洲除了有政府的醫保外,一般個人如有能力的都會購買額外的醫療保障,因為例如牙醫,配眼鏡等服務政府的醫保也不會有或不會有足夠的保障。另外許多人還會買意外人壽保險,遇有交通事故身亡,家人的生活也會得到保障。
由於有了額外的醫保,所以每年都有“免費”配眼鏡的服務,我的保險可以提供我一個約$220澳元的上限保障,意思是我如果配眼鏡便可以向私人醫保公司申請$220 的費用。由於我對配眼鏡的事情還是第一次,所以我去了配眼鏡的時候我也問清楚是否需要費用,服務員也解釋我的保額可以供我配兩副眼鏡。
這次我去配眼鏡原先是希望可以配隱形眼鏡的,因為將來要在打球時用。後來我發覺自己的眼鏡也花了因為打球太多的原因,因此在免費配的思想下我就去了配眼鏡。
我問了她關於配隱形眼鏡是否可以用醫保申減費用,她說可以的,然後她又告訴我若上網購買會更便宜。所以我問了價格,約30澳元一盒即棄鏡。我在計算若我上網買,既然有平,而$30一盒我也可以負擔,所以便告訴售貨員我配兩副眼鏡,一副是有度數的太陽鏡,一副是普通的眼鏡。(太陽鏡也不用加費)
後來在我挑好眼鏡後,售貨員告訴我由於我兩眼的視力不一,如果配普通鏡就會出現兩眼厚簿相差的明顯問題,問我是否要配超簿,但這費用卻不能在保費中伸減。單一副就要額外$106澳元。我問為什麼做一隻超簿要那麼貴,原來做超簿不可以單鏡做,一做要一對!我只能無奈。
這個時候我給難倒了。由於這個費用不算多,也不算很少,我在計算使用率後決定只在常帶的普通鏡做超簿,結果我的預算由免費配眼鏡變成要付出$106澳元。還有額外上網買的$60隱形眼鏡費用。
我回到家後很不自在。作為一個住家男人,沒有什麼生產力,購買的眼鏡也不是什麼“必須”品,我卻額外使家庭支出了$166澳元。
其實我可以要求只配一副普通鏡,也不用超簿鏡。醜一點又有何妨?又不是要找女朋友!太陽鏡也不是必須的,可以省下留下預算去買隱形眼鏡。隱形眼鏡也不是必須的,因為可以帶眼鏡加眼鏡帶!眼鏡帶也不是必須的,因為可以用橡膠圏自製。
其實要生活得踏實,還有許多許多東西自己可以做。
最近常想起緬甸的朋友,因為稍後會去緬甸探訪孤兒院,我若將這$166澳元買英文書給這些孩子可以有多好。
在澳洲生活,什麼是必須,什麼是額外的,其實已含糊。相信澳洲的“貧窮”,其實在其它地方已是富有。
然而生活在這個地方,只能溶入在這兒的生活方式,只希望自己不會忘記世上仍有許多有需要的人。
由於有了額外的醫保,所以每年都有“免費”配眼鏡的服務,我的保險可以提供我一個約$220澳元的上限保障,意思是我如果配眼鏡便可以向私人醫保公司申請$220 的費用。由於我對配眼鏡的事情還是第一次,所以我去了配眼鏡的時候我也問清楚是否需要費用,服務員也解釋我的保額可以供我配兩副眼鏡。
這次我去配眼鏡原先是希望可以配隱形眼鏡的,因為將來要在打球時用。後來我發覺自己的眼鏡也花了因為打球太多的原因,因此在免費配的思想下我就去了配眼鏡。
我問了她關於配隱形眼鏡是否可以用醫保申減費用,她說可以的,然後她又告訴我若上網購買會更便宜。所以我問了價格,約30澳元一盒即棄鏡。我在計算若我上網買,既然有平,而$30一盒我也可以負擔,所以便告訴售貨員我配兩副眼鏡,一副是有度數的太陽鏡,一副是普通的眼鏡。(太陽鏡也不用加費)
後來在我挑好眼鏡後,售貨員告訴我由於我兩眼的視力不一,如果配普通鏡就會出現兩眼厚簿相差的明顯問題,問我是否要配超簿,但這費用卻不能在保費中伸減。單一副就要額外$106澳元。我問為什麼做一隻超簿要那麼貴,原來做超簿不可以單鏡做,一做要一對!我只能無奈。
這個時候我給難倒了。由於這個費用不算多,也不算很少,我在計算使用率後決定只在常帶的普通鏡做超簿,結果我的預算由免費配眼鏡變成要付出$106澳元。還有額外上網買的$60隱形眼鏡費用。
我回到家後很不自在。作為一個住家男人,沒有什麼生產力,購買的眼鏡也不是什麼“必須”品,我卻額外使家庭支出了$166澳元。
其實我可以要求只配一副普通鏡,也不用超簿鏡。醜一點又有何妨?又不是要找女朋友!太陽鏡也不是必須的,可以省下留下預算去買隱形眼鏡。隱形眼鏡也不是必須的,因為可以帶眼鏡加眼鏡帶!眼鏡帶也不是必須的,因為可以用橡膠圏自製。
其實要生活得踏實,還有許多許多東西自己可以做。
最近常想起緬甸的朋友,因為稍後會去緬甸探訪孤兒院,我若將這$166澳元買英文書給這些孩子可以有多好。
在澳洲生活,什麼是必須,什麼是額外的,其實已含糊。相信澳洲的“貧窮”,其實在其它地方已是富有。
然而生活在這個地方,只能溶入在這兒的生活方式,只希望自己不會忘記世上仍有許多有需要的人。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我在接受什麼教育?
看見香港的情況,心有戚戚然而不安,沒有想到香港的情況會變得如斯壞,沒有想過一位編輯竟會被斬。這種情況使我想起猶太人被滅族的故事,歴史彷彿在重演。當然今天被”滅“的不是一個民族,而只是某一類人 ﹣ 愛自由、喜歡公平和法治的人。
我最近退出了一個whatsapp 群組,成員都是我皇仁的老同學,大家在香港經常見面食飯,也無所不談。然而,好景不常,經過久別重蓬的蜜月期後,我發現大家最終都只能風花說月,沒有人會談、愛談或敢談政治,原因是大家都或多或少要是”背靠祖國“,又或工作壓力太大,談政治太沉重太負能量。我無意去踐踏別人,因為大家都要生活,都要糊口,我自己離開香港,身份不同,自然可以“剝花生睇戲”。
但到了這個年紀,我自己也不希望再要 social ,好朋友也不一定要經常whatsapp! 少看風花說月,多看BBC documentary!
我的舉動行為給朋友一點“驚奇“,因為一個 whatsapp 群組,當中有的是醫生、律師、上巿公司要員等等,這些關係好寶貴呀! 其實我可以學不發言,可以吹水,可以”hare",從任何角度去看都沒有必然要退群“割𥱊”,和大家說再見。然而,我只能說我是個怪人,賴有性格。
有機會認識一位朋友,他是另一所名校男拔的舊生,他參加的活動是佔中的論壇,和我分享的是他如何由一個不談政治努力工作的人變成積極認識,參與佔中討論的人。(注意不是參與佔中,而是參與佔中的討論。)我的內心不禁嘆息,皇仁的人是不是只能在“賺錢”上出色?只能在利益上互相支持?
其實我畢業自皇仁書院,我也是多年來學校的籃球隊隊長,對學校的感情其實算是不錯,當我告訴別人我是皇仁畢業生,內心也會有一份榮耀感。然而,這間中學,並沒有給我什麼道德教育,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和別人競爭。我自己感覺上並沒有接觸過什麼令人感動的好老師。
我指的好老師是會成為你人生”指南針“的老師。當年我們認知中的好老師只是那些能夠使你考試拿好成績的老師。而也不知是否巧合,我印象中沒有老師曾經在學校和我們談論自由、民主或德道。當年還沒有什麼愛國教育,還算是自由的社會。(我的道德價值觀主要是來自教會的教導。)
由於大多數入讀皇仁的學生都屬於 top student,我們許多人都能夠靠自身的聰明和個人的努力而達致“成功” ﹣ 在社會上名成利就,或在其職業領域上佔一重要席位。現在我回頭去看,我的感覺是我的中學生活“教育”只是最低層的“技術”教育,而缺乏真正一個精彩人生所需要的人生智慧。什麼是勇氣、夢想、堅持、平等、自由? 我當時都不知道。我在皇仁中學到的卻是極權國家最喜歡你做的東西:只顧讀書(或只顧搵食),不問世事。
然而恰恰這又和我父母的人生哲學吻合,所以多年以來我也只求問”成績“,而少問到底什麼是對或是錯。所以我感覺自己盡管活了半輩子,但其實只是一個 idiot,活著而不知為什麼的人。人生意義對我來說就只是賺錢,然後用錢買物質生活,享受官能上給予的滿足,享受權力給你帶來的優越。我得承認,在沒有教會教育前,我只是部機器。
最近朋友在香港寄來一部:“猶太人的親子教育” (劉清虔著)給我太太。這本書是由牧師編寫的。我一向對教會著作有保留,因為他們多是“掛羊頭賣狗肉”,書本談的多是為要傳福音而撰寫,內容常有偏頗。但由於我是挺重視小朋友教育的,也知道猶太人的聰明,所以我也順手拿來看。其中一個故事實在值得和大家分享,因為這故事正正是我在“皇仁教育”中所沒有的。
我的皇仁生活,學的只是工廠女工學的,如何做好一種技術,但卻從來沒有人會告訴你,其實這些技術在未來的社會中不一定有用,也從來沒有人告訴我人生並不應只是追求“食飯權”、“享受權”,或許上帝還有更多更重要和好的要東西要給我們。猶太人同樣信奉上帝,但卻在世界上比其它民族更優秀,不是他們讀的聖經和我們不同,而是他們理解上帝話語的方式和我們不同。
現在還有無數的老師、學校在堅持 model answer ,做家長的若不想自己的子女在鳥籠下長大,真的不容易。
最後希望香港能夠在困難中找到出路,希望大家都明白,美好明天來自正確良好的教育。
p.s 我的女聽完我講這個故事後即時說,怪不得當老師問我一公斤羽毛重還是一公斤沙重時我答錯了,原來老師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我的女兒的聯想能力真不錯!
皇仁的舊生們:散文一篇,純是創作,不是現實,大家不要找我批判。
我最近退出了一個whatsapp 群組,成員都是我皇仁的老同學,大家在香港經常見面食飯,也無所不談。然而,好景不常,經過久別重蓬的蜜月期後,我發現大家最終都只能風花說月,沒有人會談、愛談或敢談政治,原因是大家都或多或少要是”背靠祖國“,又或工作壓力太大,談政治太沉重太負能量。我無意去踐踏別人,因為大家都要生活,都要糊口,我自己離開香港,身份不同,自然可以“剝花生睇戲”。
但到了這個年紀,我自己也不希望再要 social ,好朋友也不一定要經常whatsapp! 少看風花說月,多看BBC documentary!
我的舉動行為給朋友一點“驚奇“,因為一個 whatsapp 群組,當中有的是醫生、律師、上巿公司要員等等,這些關係好寶貴呀! 其實我可以學不發言,可以吹水,可以”hare",從任何角度去看都沒有必然要退群“割𥱊”,和大家說再見。然而,我只能說我是個怪人,賴有性格。
有機會認識一位朋友,他是另一所名校男拔的舊生,他參加的活動是佔中的論壇,和我分享的是他如何由一個不談政治努力工作的人變成積極認識,參與佔中討論的人。(注意不是參與佔中,而是參與佔中的討論。)我的內心不禁嘆息,皇仁的人是不是只能在“賺錢”上出色?只能在利益上互相支持?
其實我畢業自皇仁書院,我也是多年來學校的籃球隊隊長,對學校的感情其實算是不錯,當我告訴別人我是皇仁畢業生,內心也會有一份榮耀感。然而,這間中學,並沒有給我什麼道德教育,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和別人競爭。我自己感覺上並沒有接觸過什麼令人感動的好老師。
我指的好老師是會成為你人生”指南針“的老師。當年我們認知中的好老師只是那些能夠使你考試拿好成績的老師。而也不知是否巧合,我印象中沒有老師曾經在學校和我們談論自由、民主或德道。當年還沒有什麼愛國教育,還算是自由的社會。(我的道德價值觀主要是來自教會的教導。)
由於大多數入讀皇仁的學生都屬於 top student,我們許多人都能夠靠自身的聰明和個人的努力而達致“成功” ﹣ 在社會上名成利就,或在其職業領域上佔一重要席位。現在我回頭去看,我的感覺是我的中學生活“教育”只是最低層的“技術”教育,而缺乏真正一個精彩人生所需要的人生智慧。什麼是勇氣、夢想、堅持、平等、自由? 我當時都不知道。我在皇仁中學到的卻是極權國家最喜歡你做的東西:只顧讀書(或只顧搵食),不問世事。
然而恰恰這又和我父母的人生哲學吻合,所以多年以來我也只求問”成績“,而少問到底什麼是對或是錯。所以我感覺自己盡管活了半輩子,但其實只是一個 idiot,活著而不知為什麼的人。人生意義對我來說就只是賺錢,然後用錢買物質生活,享受官能上給予的滿足,享受權力給你帶來的優越。我得承認,在沒有教會教育前,我只是部機器。
最近朋友在香港寄來一部:“猶太人的親子教育” (劉清虔著)給我太太。這本書是由牧師編寫的。我一向對教會著作有保留,因為他們多是“掛羊頭賣狗肉”,書本談的多是為要傳福音而撰寫,內容常有偏頗。但由於我是挺重視小朋友教育的,也知道猶太人的聰明,所以我也順手拿來看。其中一個故事實在值得和大家分享,因為這故事正正是我在“皇仁教育”中所沒有的。
有一位年輕人向猶太人拉比提出一個要求,說:“拉比,我已經學習過《妥拉》了,我可以開始研究《塔木德》了嗎?” 拉比說:“是這樣嗎?我來講個故事給你聽。有兩個小孩受雇去清掃煙囱,完工之後,有一個孩子的臉是白的,另一個孩子的臉是黑的,我問你,哪一個小孩會去洗臉?”(請停步想一想)
年輕人不假思索,立刻答道:“當然是黑臉的小孩會去洗臉。”老拉比笑對他說:“這個答案不錯,不過,你再回去想一想,三天以後再告訴我。”猶太拉比從不正面指出答案的對與錯。(請停步想一想)
年輕人苦思了兩天,到第三天清晨起床洗臉的時候,看著鏡中的自己,突然之間恍然大悟,急速飛奔找尋拉比,找著後便對他說:“我知道答案了,是白臉的小孩會去洗臉,因為當時他們沒有鏡子可以照,所以看不見自己的臉。當黑臉的孩子看到白臉的孩時,會以為自已的臉也是白的;而當黑臉的孩子看到白臉的孩子時,會以為自己的臉也是白的,所以,白臉的孩子會去洗臉。
聽到年輕人如獲至寶地陳述他苦思之後的解答時,老拉比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頻頻點頭,然後說:“這是個很好的答案,不過你再回去想一想,三天以後再告訴我。”(請停步想一想有沒有其它可能的答案)
拉比的回答讓原以為找到真理的年輕人再陷入苦思,但是,想要學習《塔木德》的心讓他不斷地認真尋找答案。三天過去了,一無所獲的年輕人垂頭喪氣地來到拉比面前,失望地對拉比說:“拉比,我真的找不出更好的答案了。”
拉比帶著一貫的笑容,摟著年輕人的肩膀,一邊行走一邊對他說:“孩子,你想想,這兩個小孩受雇去清掃煙囱,所做的工作是相同的,兩個人所做的工作既然相同,怎麼可能一個人臉是白的,另一個臉是黑的呢?其實,我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如果你沒有發現問題裡的問題,就會順著問題的方向去找答案,那麼,有可能找不到答案,或者只能找到有問題的答案。懂嗎?”
年輕人點點頭。拉比說:“因此,你必須學會看懂問題。如果你懂了,我們就可以開始來學習《塔木德》了,要研究上帝的話語,明白上帝的旨意,就要從確定問題開始。”
我的皇仁生活,學的只是工廠女工學的,如何做好一種技術,但卻從來沒有人會告訴你,其實這些技術在未來的社會中不一定有用,也從來沒有人告訴我人生並不應只是追求“食飯權”、“享受權”,或許上帝還有更多更重要和好的要東西要給我們。猶太人同樣信奉上帝,但卻在世界上比其它民族更優秀,不是他們讀的聖經和我們不同,而是他們理解上帝話語的方式和我們不同。
現在還有無數的老師、學校在堅持 model answer ,做家長的若不想自己的子女在鳥籠下長大,真的不容易。
最後希望香港能夠在困難中找到出路,希望大家都明白,美好明天來自正確良好的教育。
p.s 我的女聽完我講這個故事後即時說,怪不得當老師問我一公斤羽毛重還是一公斤沙重時我答錯了,原來老師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我的女兒的聯想能力真不錯!
皇仁的舊生們:散文一篇,純是創作,不是現實,大家不要找我批判。
2014年1月19日星期日
高速100 公里的駕駛員
這幾天我爸媽來了澳洲,我其中的一個重任便是駕車帶著全家人到不同的地方參觀。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賞心樂事,但我這個司機卻不是這樣想法。
澳洲的景點很多時都需要我在高速公路中駕駛。在每小時100公里的高速下駕駛,你便需要全神貫注。很多時我要在高速公路上駕超過一小時,還要一邊駕車一邊要留意 GPS 上的指引,否則小的延誤行程,嚴重的就是全家向上帝報到!
GPS 是一台小小的機器,我要望前路,又要時不時望近在咫尺的 GPS 螢光幕,眼球的晶體要對焦在兩個極端的距離,一個無限遠,一個近在眼前,所以我也挺累的。不要忘記車上還有兩老和兩少,我最好兼任導賞,簡介不同景點。
我七十多歲的老爸耳朶不大好,他說話就特別大聲。我的子女年幼,什麼看不懂,又會大聲發問。我的大腦就像在訓練專注駕駛的同時又進行多工運作( multi tasking),既要好好駕車,又要兼顧車上乘客的各種情況。這些情況還包括女兒和弟弟吵架、爭玩具、打鬥,還有急尿,肚餓,(還幸好未有急屎)。
有時候身邊的朋友都不會明白我的難處。有時候去一個景點一天來回就要駕車四小時。而每年我就最少有 “兩三團” 親友來訪,所以我現在已是半個導遊了,差的只是文化歴史背景我還沒有諗熟。不過有時候也沒多大所謂,因為“遊客”多不關心這些歴史文化,就像去海洋館的許多遊客般,他們最關心的是:“呢種魚食唔食得?好唔好食?貴唔貴?”
許多人去旅遊的想法就只是滿足自己的“宮能享受”。 So sad.
我就活像一個專職的司機,沒有什麼“心情”去欣賞這些景點,只想快點“收工”。
香港每個人都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行使的司機。我們身邊雖然有美好風光 (香港有繁華美景),但我們心情都不能真正放鬆去享受。香港周遭”危機四伏“ ﹣﹣工作的壓力、子女學業的壓力、交租供樓的壓力、生活物價上升、夫妻婆媳關係等等的壓力都使香港人變得麻木和負面。
香港的生活實在使人無法放鬆下來,就像高速100 公里的駕駛員,稍一不慎,一家人的生活都會不保。
有時候我情願搭公車,因為這時候我不用擔心我的一個意外會把一家人都送上醫院。乘公車就像是打政府工,可以慢一點駕,還能有餘瑕去欣賞周遭美景。
有時候我會想有人可以幫我分擔這份壓力。有時候我會希望不要有高速公路,情願走50公里的“慢路”。更多時候我只想行去自己的花園參觀 ,做個”園男“,因為這樣對我來說就是真正的休息。
然而有選擇嗎?
或許有時候香港人都不想那麼快,不想賺很多錢,只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點閒瑕和一點家庭生活。
然而有選擇嗎?
這個世界實在走得太快,我們不愛走得慢的人,我們要”高速鐵路“。我們不愛兒童,不愛老人家,因為他們太慢了。但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曾經是小孩,我們不去想像將來我們也會是老人家。
對於高速公路駕駛者來說,風景並不是風景,因為我們不會有空間去欣賞。要懂得欣賞周遭的事物,我們就得要慢慢走;要感受生命的喜樂,我們就得停下來用眼睛去慢慢看,用鼻去聞聞,用手和心去寫寫內心的感受。
否則生命和人生就像在100公里汽車上的風光迅間消逝。
快樂對於我來說不是去什麼地方,而是停下來看看花園的一草一木,看一看自己曾經拍下來的照片,看看上帝已給我的許多許多寶貝。
p.s 周日我留在家中便可以了,你們去玩吧。(我不是有什麼問題,只是我累了,不過你們不了解。)
澳洲的景點很多時都需要我在高速公路中駕駛。在每小時100公里的高速下駕駛,你便需要全神貫注。很多時我要在高速公路上駕超過一小時,還要一邊駕車一邊要留意 GPS 上的指引,否則小的延誤行程,嚴重的就是全家向上帝報到!
GPS 是一台小小的機器,我要望前路,又要時不時望近在咫尺的 GPS 螢光幕,眼球的晶體要對焦在兩個極端的距離,一個無限遠,一個近在眼前,所以我也挺累的。不要忘記車上還有兩老和兩少,我最好兼任導賞,簡介不同景點。
我七十多歲的老爸耳朶不大好,他說話就特別大聲。我的子女年幼,什麼看不懂,又會大聲發問。我的大腦就像在訓練專注駕駛的同時又進行多工運作( multi tasking),既要好好駕車,又要兼顧車上乘客的各種情況。這些情況還包括女兒和弟弟吵架、爭玩具、打鬥,還有急尿,肚餓,(還幸好未有急屎)。
有時候身邊的朋友都不會明白我的難處。有時候去一個景點一天來回就要駕車四小時。而每年我就最少有 “兩三團” 親友來訪,所以我現在已是半個導遊了,差的只是文化歴史背景我還沒有諗熟。不過有時候也沒多大所謂,因為“遊客”多不關心這些歴史文化,就像去海洋館的許多遊客般,他們最關心的是:“呢種魚食唔食得?好唔好食?貴唔貴?”
許多人去旅遊的想法就只是滿足自己的“宮能享受”。 So sad.
香港每個人都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行使的司機。我們身邊雖然有美好風光 (香港有繁華美景),但我們心情都不能真正放鬆去享受。香港周遭”危機四伏“ ﹣﹣工作的壓力、子女學業的壓力、交租供樓的壓力、生活物價上升、夫妻婆媳關係等等的壓力都使香港人變得麻木和負面。
香港的生活實在使人無法放鬆下來,就像高速100 公里的駕駛員,稍一不慎,一家人的生活都會不保。
有時候我情願搭公車,因為這時候我不用擔心我的一個意外會把一家人都送上醫院。乘公車就像是打政府工,可以慢一點駕,還能有餘瑕去欣賞周遭美景。
有時候我會想有人可以幫我分擔這份壓力。有時候我會希望不要有高速公路,情願走50公里的“慢路”。更多時候我只想行去自己的花園參觀 ,做個”園男“,因為這樣對我來說就是真正的休息。
然而有選擇嗎?
或許有時候香港人都不想那麼快,不想賺很多錢,只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點閒瑕和一點家庭生活。
然而有選擇嗎?
這個世界實在走得太快,我們不愛走得慢的人,我們要”高速鐵路“。我們不愛兒童,不愛老人家,因為他們太慢了。但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曾經是小孩,我們不去想像將來我們也會是老人家。
一草一木 |
否則生命和人生就像在100公里汽車上的風光迅間消逝。
快樂對於我來說不是去什麼地方,而是停下來看看花園的一草一木,看一看自己曾經拍下來的照片,看看上帝已給我的許多許多寶貝。
p.s 周日我留在家中便可以了,你們去玩吧。(我不是有什麼問題,只是我累了,不過你們不了解。)
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人生的路各有不同
每天的生活都在重覆。
我每天都要照顧兒女和家人的三餐,還有家務,家居維修,打理花園,很多時日子過得很快,不經不覺便過了。自己的人生卻有沒有“進步”呢?
從生活的質素來說,現在於澳洲住的和吃的也比香港的好,家中有個籃球架,自己也可以更方便地練習自己喜歡的籃球。若要比較生活,相信在澳洲墨爾本的生活環境絕對是優勝的。然而我卻感到我的生命停滯了。
我的生活就像個傭工,在完成所有家務及照顧自己的子女後,差不多就是睡眠。我沒有什麼目標,也沒有考試,也沒有球賽,沒有“成績表”。我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書,觀看網上的NBA籃球賽事,也可以駕車到商場閒旺。然而生命卻像少了點什麼。
我的人生,我的生活,在許多人的眼中是好的,我能夠擁有的也夠多了,然而我的內心卻不能感到很滿足和快樂。或許我是傭人自擾,但這卻是我的感受。有時候我十分懷疑自己的大腦是否有一部份壞死了,怎麼自己總不能快樂起來呢?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買了一本書,“TELL MY SONS”。這書是一位約四十歲的爸爸寫的,他現在已離開人世,原因是他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發現了末期的癌症。我也是四十多歲的爸爸,所以我希望知道他的故事,知道他人生的最後階段的心路歴程,希望自己能在死時沒有遺憾(但我暫時還沒發現自己有絕症)。
最近我爸媽和哥哥來澳洲探望我。我在澳洲也有其它朋友。我們談的是什麼呢?
1。如何增長財富,例如投置。我應該做點什麼可以賺更多的金錢。
2。如何減少自己的財富流失,例如怎樣可以可買到新鮮的食物,如何減少家庭的開銷。
3。去什麼地方玩,例如什麼景點值得去,在網上如何可以看到更多免費電視劇等。
4。家居的護理,如何打理花園,如何改善家居佈置。
5。健康:吃什麼食物、藥物對家庭有幫助,什麼東西少吃和不要吃,還有運動對身體的影響等等。
6。子女的管教方法,子女的學業等等。
7。家庭歴史的重溫,什麼時候爸爸幫過我們,兄弟姊妹間的爭議等等。
這些話題對我來說都不大感興趣。
我有時候我感到我是個有極大問題的人,因為這些話題人人都關心,我卻不大有興趣去談。原因是身邊的朋友都不會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他們只是過客,他們不了解我的價值觀,我也不想強求別人去認同我。所以我大多時候都不參與討論,因為我的感覺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你的想法我不能改變,我的想法也不會受你影響。
生活就是這樣在過。自己像一隻孤舟獨行。
“TELL MY SONS” 一書中有一段說話,教我如何待人接物。
作者身患絕症,仍然有些愚眛人會心懷好意地告訴作者如何禱告,說上帝如何看顧,告訴作者如何“祂給你受的必不過於你所能受的”。當時作者的身體和心靈痛楚已達極限。當作者的兒子也認為爸爸應放下電話筒 cut 線,(因為來電者太不理解爸爸的感受),但作者並沒有發怒,因為他要學習如何去讓自己能夠給對方一個好的回應。作者在想的不是改變對方,不是使對方明白自己,而是學習讓自己能夠更進步。
有時候我渴望的是我能夠遇上這種朋友,這種能給我非物質文明所能給我的內在涵養。然而我發覺身邊沒有這些朋友。我身邊很多的朋友的人生就是為了“享受“,工作的終極目標只是更好的”吃渴玩樂“。
對不起,原諒我無法欣賞這些人,或許因為我已有“飽飯”吃。
我看世界的進步,並不是那些國家的GDP如何地激增,而是人民的素質的提昇。國民會不會認為環保是重要呢?會不會關心世界水源的缺乏而減少浪費呢?會不會因為要追求新款而掉棄一件“不壞“的東西呢?會不會關心不同種族或宗教的和階呢?會否關心鄰居的孩子的需要呢?會否關心隔鄰居婆婆的健康呢?又或身邊的傭工有沒有被“傷害”呢?(最近香港有傭工被打至容貌和身心均受傷)
人是否在進步,有時候和金錢沒有直接關係。人是否值得尊敬,其實也和金錢沒有關係。我明白中國人很多只能關心“吃飯權”,而人權、公平公義是太遙遠。所以我喜歡澳洲的生活,因為這兒的zoo 教我要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這裏的政府要求我將垃圾分類,給我許多“樂意”的麻煩,幾年後更會給我投票選總理的機會。
其實藍天和白雲不是天賜的,是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努力才能重見的。
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對不起,我和你不同路。
最後想誠意推介這一本書 TELL MY SONS ,看畢後,也許你不會還想在你的自傳中寫你最喜歡吃什麼餐館吧。
我每天都要照顧兒女和家人的三餐,還有家務,家居維修,打理花園,很多時日子過得很快,不經不覺便過了。自己的人生卻有沒有“進步”呢?
從生活的質素來說,現在於澳洲住的和吃的也比香港的好,家中有個籃球架,自己也可以更方便地練習自己喜歡的籃球。若要比較生活,相信在澳洲墨爾本的生活環境絕對是優勝的。然而我卻感到我的生命停滯了。
我的生活就像個傭工,在完成所有家務及照顧自己的子女後,差不多就是睡眠。我沒有什麼目標,也沒有考試,也沒有球賽,沒有“成績表”。我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書,觀看網上的NBA籃球賽事,也可以駕車到商場閒旺。然而生命卻像少了點什麼。
我的人生,我的生活,在許多人的眼中是好的,我能夠擁有的也夠多了,然而我的內心卻不能感到很滿足和快樂。或許我是傭人自擾,但這卻是我的感受。有時候我十分懷疑自己的大腦是否有一部份壞死了,怎麼自己總不能快樂起來呢?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買了一本書,“TELL MY SONS”。這書是一位約四十歲的爸爸寫的,他現在已離開人世,原因是他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發現了末期的癌症。我也是四十多歲的爸爸,所以我希望知道他的故事,知道他人生的最後階段的心路歴程,希望自己能在死時沒有遺憾(但我暫時還沒發現自己有絕症)。
最近我爸媽和哥哥來澳洲探望我。我在澳洲也有其它朋友。我們談的是什麼呢?
1。如何增長財富,例如投置。我應該做點什麼可以賺更多的金錢。
2。如何減少自己的財富流失,例如怎樣可以可買到新鮮的食物,如何減少家庭的開銷。
3。去什麼地方玩,例如什麼景點值得去,在網上如何可以看到更多免費電視劇等。
4。家居的護理,如何打理花園,如何改善家居佈置。
5。健康:吃什麼食物、藥物對家庭有幫助,什麼東西少吃和不要吃,還有運動對身體的影響等等。
6。子女的管教方法,子女的學業等等。
7。家庭歴史的重溫,什麼時候爸爸幫過我們,兄弟姊妹間的爭議等等。
這些話題對我來說都不大感興趣。
我有時候我感到我是個有極大問題的人,因為這些話題人人都關心,我卻不大有興趣去談。原因是身邊的朋友都不會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他們只是過客,他們不了解我的價值觀,我也不想強求別人去認同我。所以我大多時候都不參與討論,因為我的感覺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你的想法我不能改變,我的想法也不會受你影響。
生活就是這樣在過。自己像一隻孤舟獨行。
“TELL MY SONS” 一書中有一段說話,教我如何待人接物。
作者身患絕症,仍然有些愚眛人會心懷好意地告訴作者如何禱告,說上帝如何看顧,告訴作者如何“祂給你受的必不過於你所能受的”。當時作者的身體和心靈痛楚已達極限。當作者的兒子也認為爸爸應放下電話筒 cut 線,(因為來電者太不理解爸爸的感受),但作者並沒有發怒,因為他要學習如何去讓自己能夠給對方一個好的回應。作者在想的不是改變對方,不是使對方明白自己,而是學習讓自己能夠更進步。
有時候我渴望的是我能夠遇上這種朋友,這種能給我非物質文明所能給我的內在涵養。然而我發覺身邊沒有這些朋友。我身邊很多的朋友的人生就是為了“享受“,工作的終極目標只是更好的”吃渴玩樂“。
對不起,原諒我無法欣賞這些人,或許因為我已有“飽飯”吃。
我看世界的進步,並不是那些國家的GDP如何地激增,而是人民的素質的提昇。國民會不會認為環保是重要呢?會不會關心世界水源的缺乏而減少浪費呢?會不會因為要追求新款而掉棄一件“不壞“的東西呢?會不會關心不同種族或宗教的和階呢?會否關心鄰居的孩子的需要呢?會否關心隔鄰居婆婆的健康呢?又或身邊的傭工有沒有被“傷害”呢?(最近香港有傭工被打至容貌和身心均受傷)
人是否在進步,有時候和金錢沒有直接關係。人是否值得尊敬,其實也和金錢沒有關係。我明白中國人很多只能關心“吃飯權”,而人權、公平公義是太遙遠。所以我喜歡澳洲的生活,因為這兒的zoo 教我要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這裏的政府要求我將垃圾分類,給我許多“樂意”的麻煩,幾年後更會給我投票選總理的機會。
其實藍天和白雲不是天賜的,是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努力才能重見的。
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對不起,我和你不同路。
最後想誠意推介這一本書 TELL MY SONS ,看畢後,也許你不會還想在你的自傳中寫你最喜歡吃什麼餐館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