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要照顧兒女和家人的三餐,還有家務,家居維修,打理花園,很多時日子過得很快,不經不覺便過了。自己的人生卻有沒有“進步”呢?
從生活的質素來說,現在於澳洲住的和吃的也比香港的好,家中有個籃球架,自己也可以更方便地練習自己喜歡的籃球。若要比較生活,相信在澳洲墨爾本的生活環境絕對是優勝的。然而我卻感到我的生命停滯了。
我的生活就像個傭工,在完成所有家務及照顧自己的子女後,差不多就是睡眠。我沒有什麼目標,也沒有考試,也沒有球賽,沒有“成績表”。我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書,觀看網上的NBA籃球賽事,也可以駕車到商場閒旺。然而生命卻像少了點什麼。
我的人生,我的生活,在許多人的眼中是好的,我能夠擁有的也夠多了,然而我的內心卻不能感到很滿足和快樂。或許我是傭人自擾,但這卻是我的感受。有時候我十分懷疑自己的大腦是否有一部份壞死了,怎麼自己總不能快樂起來呢?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買了一本書,“TELL MY SONS”。這書是一位約四十歲的爸爸寫的,他現在已離開人世,原因是他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發現了末期的癌症。我也是四十多歲的爸爸,所以我希望知道他的故事,知道他人生的最後階段的心路歴程,希望自己能在死時沒有遺憾(但我暫時還沒發現自己有絕症)。
最近我爸媽和哥哥來澳洲探望我。我在澳洲也有其它朋友。我們談的是什麼呢?
1。如何增長財富,例如投置。我應該做點什麼可以賺更多的金錢。
2。如何減少自己的財富流失,例如怎樣可以可買到新鮮的食物,如何減少家庭的開銷。
3。去什麼地方玩,例如什麼景點值得去,在網上如何可以看到更多免費電視劇等。
4。家居的護理,如何打理花園,如何改善家居佈置。
5。健康:吃什麼食物、藥物對家庭有幫助,什麼東西少吃和不要吃,還有運動對身體的影響等等。
6。子女的管教方法,子女的學業等等。
7。家庭歴史的重溫,什麼時候爸爸幫過我們,兄弟姊妹間的爭議等等。
這些話題對我來說都不大感興趣。
我有時候我感到我是個有極大問題的人,因為這些話題人人都關心,我卻不大有興趣去談。原因是身邊的朋友都不會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他們只是過客,他們不了解我的價值觀,我也不想強求別人去認同我。所以我大多時候都不參與討論,因為我的感覺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你的想法我不能改變,我的想法也不會受你影響。
生活就是這樣在過。自己像一隻孤舟獨行。
“TELL MY SONS” 一書中有一段說話,教我如何待人接物。
作者身患絕症,仍然有些愚眛人會心懷好意地告訴作者如何禱告,說上帝如何看顧,告訴作者如何“祂給你受的必不過於你所能受的”。當時作者的身體和心靈痛楚已達極限。當作者的兒子也認為爸爸應放下電話筒 cut 線,(因為來電者太不理解爸爸的感受),但作者並沒有發怒,因為他要學習如何去讓自己能夠給對方一個好的回應。作者在想的不是改變對方,不是使對方明白自己,而是學習讓自己能夠更進步。
有時候我渴望的是我能夠遇上這種朋友,這種能給我非物質文明所能給我的內在涵養。然而我發覺身邊沒有這些朋友。我身邊很多的朋友的人生就是為了“享受“,工作的終極目標只是更好的”吃渴玩樂“。
對不起,原諒我無法欣賞這些人,或許因為我已有“飽飯”吃。
我看世界的進步,並不是那些國家的GDP如何地激增,而是人民的素質的提昇。國民會不會認為環保是重要呢?會不會關心世界水源的缺乏而減少浪費呢?會不會因為要追求新款而掉棄一件“不壞“的東西呢?會不會關心不同種族或宗教的和階呢?會否關心鄰居的孩子的需要呢?會否關心隔鄰居婆婆的健康呢?又或身邊的傭工有沒有被“傷害”呢?(最近香港有傭工被打至容貌和身心均受傷)
人是否在進步,有時候和金錢沒有直接關係。人是否值得尊敬,其實也和金錢沒有關係。我明白中國人很多只能關心“吃飯權”,而人權、公平公義是太遙遠。所以我喜歡澳洲的生活,因為這兒的zoo 教我要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這裏的政府要求我將垃圾分類,給我許多“樂意”的麻煩,幾年後更會給我投票選總理的機會。
其實藍天和白雲不是天賜的,是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努力才能重見的。
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對不起,我和你不同路。
最後想誠意推介這一本書 TELL MY SONS ,看畢後,也許你不會還想在你的自傳中寫你最喜歡吃什麼餐館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