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一位學生學籃球,是一對一的訓練,學生願意付出$300學一小時,相信其熱誠絕對不小。我約了他早上八時練習,結果八時我收到電話說會遲十五分鐘,後來八時半才出現。
我嘗試問他有沒有什麼特別想學,他說沒有,樣樣都想學。我嘗試教他投籃,教了不多久,他還未掌握到準確的動作時,(由於我會要求他重覆動作直至達到要求),他便說他可以照著我講的回去練習,他想請我教別的項目。
我並不詫異他的回應,因為我和你都是活在香港的。我們會計算自己所作的每一分錢的投資回報是否合理。可是由於運動並不是那種認知上的知識,並不是是非題,並不是知道便等同已經學到,而是需要將頭腦上知道的東西透過身體的動作去體現出來才等於"學到了"。
我教同學運球,示範一些基本的球感訓練,當我示範時他說他在網上看過了,意思是希望我教別的。事實上教籃球就和教英語一樣,基本內容不會因時間而有變異,最重要的是教練或老師能指出同學動作上的偏差和用什麼方法可以使同學做得更好。然而這種缺乏"耐性",或認為見過便學了,其實已經封鎖了自己成長的空間。
其實我想問他,當姚明回國家隊受訓時,會不會因為看見國家隊的訓練落後而叫教練不要訓練呢﹖現實是我順應了同學的要求教一些他"未見過"的東西,因為我相信我沒有能力改變一位成人的人生態度。
這位同學需要的其實不是教練而是一本書或錄影帶。
我教籃球多年,發現最大的困難不在於教什麼,最大的困難是改變人的學習態度。要做一位好的教練,能否使學生明白學習的正確態度,將會是香港教籃球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為香港大部份人都在香港的垃圾教育下被教壞了。
中國武術中重視修養,日本劍道有打座訓練。若沒有重視態度,培育出來的只是一位"寸"的運動員。而從另一角度來看,不能謙虛的球員,其技術水平也只會有限。
香港人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沒有恆心。人有一種傭懶的天性,當考試在即,工作要加班,女朋友要陪,兒女要照顧,還有天雨和場地困難等等,人會將自己最喜愛的運動放下。而這種停停打打的訓練節奏是永遠無法練出嫻熟的技術和強健的體能的。
一項技術要長進便要重覆該動作上百次,但許多時我們只會鬥波。若打全場鬥波一小時,相信投球的次數不會多於20次,這有限度的20次投籃,難道就能使你變成射手﹖
現在的香港比以前多了許多私人聯賽,理論上機會確是多了許多,但我個人的觀察中,技術水平卻並沒有提升,因為我們並沒有培育出運動員正確的訓練態度,更遺憾的是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都不會看見這個問題有什麼改善。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愚民是我
最近去釣魚和朋友買了魚竿,他買了的一枝是十八尺長的,我的只有十五尺,因為妒忌心和不輸於人,我後來又買了一枝十八尺的,但發覺十八和十五尺的魚竿其實也沒有什麼分別,反而十八尺的竿更重,釣久了手會攰。
事實上竿長多三尺並不多表會有更多魚,因為海中魚的分佈並不是離岸遠便越多的 。相反,短竿釣魚可能更好,因為岸邊有石,有魚可棲息的地方。但人性卻總是追更長、更大、或是"貴",卻忘記了現實中真正的需要。
今天人的需要其實多建立在比較中,以前我一個人釣魚,沒有比較,自己就安於用十五尺的竿,但多了釣友多了比較,人便更不易滿足。許多問題也是由此而來。
我去魚店挑魚竿時,看見有許多許多選擇,有國貨、台灣貨、日本貨,一枝竿由幾十元到過千元也有,到底這些竿有什麼分別,其實自己是無知,盡管你可以在網上找到上千條關於魚竿的討論,但我猜有多少人真正可以花上足夠的時間去比較和分析這些資料。
所有現今社會出現的一個大問題是資訊太多,分析能力和速度遠追不上資料的產量,由於無法選擇正確的資訊作出分析,我們因而作出不少錯誤的決定。現時有一些五毛黨,他們的功能非常"重要",因為這些人使到我們的資訊更混亂,更加無法判定誰是誰非,更枉論去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香港地產曾經出現一些"排隊黨",其實也是為了做出一個假像,使人對巿場解讀出錯,加快商品的銷售。
在網上還有一些資料是商人自行創作的"廣告",要判定何者是好就變得更困難。
所以在我購買魚竿時,我的選擇是挑最便宜的,反正我是那種技術水平未到達能分辨好壞的低水平"漁民"。
除了在資訊中加入虛假訊息,還有一種更霸道的方法 -- 封鎖消息。不要以為只是中國大陸才有這種手斷,香港其實一直也在進行另類的"封鎖"。
早前報章上刊出有關警方有限性發佈突發性新聞的消息,原來100踪突發新聞中只有3宗會公佈給傳媒。過去由於報章記者"偷線",所以他們能在揭露許多新聞,但現在由於通訊加密數碼化,媒體已經不能偷線而獲悉在城巿中發生的事故。
所以活在香港,在報章上能看到的"新聞"已經是少之又少,許多的新聞只是"炒作",將一些小事放大。當我們看不見大新聞時,以為很安全的時候,事實上卻可能已經活在一個危險地方卻仍然不知。
我們成為另一個"愚民"。
事實上竿長多三尺並不多表會有更多魚,因為海中魚的分佈並不是離岸遠便越多的 。相反,短竿釣魚可能更好,因為岸邊有石,有魚可棲息的地方。但人性卻總是追更長、更大、或是"貴",卻忘記了現實中真正的需要。
今天人的需要其實多建立在比較中,以前我一個人釣魚,沒有比較,自己就安於用十五尺的竿,但多了釣友多了比較,人便更不易滿足。許多問題也是由此而來。
我去魚店挑魚竿時,看見有許多許多選擇,有國貨、台灣貨、日本貨,一枝竿由幾十元到過千元也有,到底這些竿有什麼分別,其實自己是無知,盡管你可以在網上找到上千條關於魚竿的討論,但我猜有多少人真正可以花上足夠的時間去比較和分析這些資料。
所有現今社會出現的一個大問題是資訊太多,分析能力和速度遠追不上資料的產量,由於無法選擇正確的資訊作出分析,我們因而作出不少錯誤的決定。現時有一些五毛黨,他們的功能非常"重要",因為這些人使到我們的資訊更混亂,更加無法判定誰是誰非,更枉論去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香港地產曾經出現一些"排隊黨",其實也是為了做出一個假像,使人對巿場解讀出錯,加快商品的銷售。
在網上還有一些資料是商人自行創作的"廣告",要判定何者是好就變得更困難。
所以在我購買魚竿時,我的選擇是挑最便宜的,反正我是那種技術水平未到達能分辨好壞的低水平"漁民"。
除了在資訊中加入虛假訊息,還有一種更霸道的方法 -- 封鎖消息。不要以為只是中國大陸才有這種手斷,香港其實一直也在進行另類的"封鎖"。
早前報章上刊出有關警方有限性發佈突發性新聞的消息,原來100踪突發新聞中只有3宗會公佈給傳媒。過去由於報章記者"偷線",所以他們能在揭露許多新聞,但現在由於通訊加密數碼化,媒體已經不能偷線而獲悉在城巿中發生的事故。
所以活在香港,在報章上能看到的"新聞"已經是少之又少,許多的新聞只是"炒作",將一些小事放大。當我們看不見大新聞時,以為很安全的時候,事實上卻可能已經活在一個危險地方卻仍然不知。
我們成為另一個"愚民"。
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
友人的詩兩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