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星期二

努力讀書﹖

當許多人在忙碌工作的時候,我現正坐在澳洲JELLS PARK 的大草地上用MAC BOOK PRO 寫文章。

我的兒子和母親他們則在公園傍的遊樂場玩耍,我負責看管鋪在草地上的行裝,包括午餐、BUBBLE水、相機等。

我的許多香港朋友現在應該是營營役役地在努力工作,賺錢供樓養妻活兒,每天在埋怨樓價、食品價格、兒女成績、還有香港政府的大陸化。

有時候會這樣想,我是幸運的一個,是命運,還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所導至的呢﹖我猜這種問題還是留給哲學家去思想,我希望談的還是自已最關心的,就是子女。

來到澳洲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就是子女的教育方式和香港很不同。這裹著重的是人的努力EFFORT 而不是成績,小學生的成績表不可以打分數的,最多是 ABCD。這裹沒有人會告訴我子女的英語不好,因為我們的孩子是以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去做標準的,意思是學校希望你能夠達到的是和非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學習標準。這很合理,但換了在香港,你若是外地來的,早早被人勸喻要去補習英語,趕快要追上其它的同級學生。

我的女兒每天放學就是玩,我最頭痛的不是功課,而是希望女兒能夠玩完後記得收拾自已的玩物。

然而,我不是沒有擔憂女兒的成績的,因為我們身邊總有中國人或亞洲人。這裹的中國人家長有許多都這樣告訴我:“這裹學習的水平較低,比不上國內。” 又有的朋友告訴我:“我兒子自小便上公文補習班了,你也快帶女兒上。” 

這些壓力不是小的,因為但凡中國人在我身邊,他們都在跟我說這些。我媽最希望兒女做的就是書本式的學習。其實這些想法就是港式的父母現在正在經歴的,我問自己:“我來澳洲是要子女考第一,勝過別人嗎﹖”我捫心自問,我最希望的是子女可以快快樂樂。而快樂是否一定就要努力讀書﹖

在澳洲和香港有點不一樣,其實選擇較多,現時澳洲最吃香的工作是技術勞工,例如做水電等。所以讀書並不是惟一可以生存的方法。所以在澳洲對我來說最大的適應是如何放手,如何真正的了解子女的進度,在他們對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給予他們扶助,而不是拔苗助長,而不是再用自己,用上一代人的舊世界觀去教導子女如何面對新世界。

所以在澳洲生活的我其實也有許多的適應,也好不容易。有些時候,我太太還以為我有狂燥症,因為我自己已習慣了大半生人都是不斷“操控”自己,“操控”學生,因為在香港要生存,的而且確這些都是“必須”的。

我也很想再談談考第一,在成績比別人好的一些問題。

我自己是讀香港名校皇仁書院的,但我由於天資有限,加上喜歡打籃球,所以成績也只是中下。但我身邊有許多人都是優等生,我們戲稱他們是考試之鬼,他們的成績是八優等的級數,然而,再看今天他們的成就,其實也不見得和其它成績一般的人好。其中我有一位舊同學,過去曾經重讀中五,但現在卻是大公司的法人。又有一位同學讀書勁差,中六更回不了皇仁,但現在卻在大陸做廠,自已做老闆。從這些朋友的經歴和成就去看,我再次肯定讀書並不是成功的必然方式,更不會是快樂人生的要素。

我自己曾經受過的讀書之苦真是太多,要勉強自已去做一些自己完全無天份的事,這種懲罰是太殘忍了。而這些多年來的壓迫,又或群眾壓力,自己的人生也因而被扭曲。我自己的抑鬱,自己的不快樂,其實很大部份也要歸究在中學時代實在太多時間用在讀死書上。

現在我多了和朋友在WHATSAPP 上閒聊,其實我們都是人到中年,最多傾和講的就是兒時大家一起玩樂的時間。讀書成績從來沒有人再會羨慕。所以人生要快樂,其實不一定要成績好,最重要的是隨自己心去行,更重要的是尋找一個可以讓子女發掘自己天份的環境。

我在這裹有一位澳洲朋友,我問他對自己的子女有什麼期望嗎﹖他說只是希望他快樂。我再問他那你會要求他努力讀書嗎﹖他說:“I think one day they will find something they are interested in and at that time , of course, I will help them to try their best. If I push them all the time, how can they work harder?”

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算了、算了” ﹣ 由岐視說到公義

我來了澳洲,其中一個最敏感的議題就是岐視。

對新移民來說,這個問題就好像你去餐廳討論食物質量好與不好一樣,其實是個家常便飯。

我從幾個方面去看,不是作什麼學術分析,只是想重新自己的觀點:“世界是好是壞,端看自己的眼光放在那裹。”

最近聽了兩則新聞,一是有一位法國女遊客在黑爾本的巴士上唱法文歌,結果被澳洲本土人斯凌,用粗言穢語問候,最後還把車窗打破。剛巧一位乘客拍了短片,將之放上網,引起各界嘩言。警方雖然憑短片捉拿了其中兩位犯事者,但最終沒有落案控告,事件不了了之。

第二則新聞是墨爾本BOX HILL 發生的,這裹是出名的華人區,有很多華人在這裹居住。一位韓國人晚上在車場上離開卻被人駡,當時犯案的澳洲人以為他是華人,最後該韓國人更被摳打至斷了一隻手指。

我作為新移民聽了當然感到震驚,但亦明白無論什麼地方也會有排外的情緒,也會有不理志,文化水平低的人。我自己也不斷地重覆審視這個地方,希望自己能夠有所警惕。

我有個兩次親身的經歴,也和大家分享。

第一件事是我在BUNNINGS 賺物,本來只有一個收銀處,後來有服務員加開了一個收銀處,排我後面的一位顧客突然急急跑去新開的收銀處,這個時候收銀處的職員望了一望我,然後告訴那位插隊的顧客應排隊。由於我見那位是老人家,也就示意“算了、算了”。我後面的另一位西人則在其背後說:”有沒搞錯,排隊都唔守規則。“

對於在香港的朋友可能會和我一樣有個誤解,認為新開的收銀處就是新的隊,只要鬥快插上去就是守規則的人。在香港這可能會是真的,但在澳洲,這其實已是插隊。這個我也是來了澳洲後才學到的。

第二個經歴是我在澳洲認識的一位西人朋友,他和我認識只是因為他子女和我兒子同上一個PLAYGROUP。他和我也是負責照顧小朋友的全職爸爸。這位爸爸在第二次見面時就主動給了我他的手提電話號碼。他當然不是要向我推售什麼。

還有好一些西人朋友,他們都很友善,我初黎步到,其實他們都在我生活上給了不少的資訊,解答了我不少的難題。例如如何處理垃圾、如何更換車油、太陽能供電系統的問題等等。

最近我在尋根,正在看柏楊“醜陋的中國人”,當中有一個故事。

有一個球,一半白,一半黑,看到白的那半邊的人,說它是個白球,另一邊的人,則說它是個黑球,他們都沒有錯,錯在沒有跑到另一邊去看。

要跑到另一邊去看是需要想像力和思考力。當我們思考問題時,應該是多方面的。

其實有沒有岐視,要看我們有沒有跑去另一邊看呀!

書中還提到中國有一千年的扎腳文化和宦官,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可以發明這種自殘的方法而可以長期實行而沒有被推翻的。

其實這是何其荒謬,為何中國人會心甘情願自殘以服侍其它人﹖

有時候我在香港活得久了,面對許多不平等,不合理的事情和問題,但因為問題太多太大,自己便“算了”,從來不深究下去。但這其實就是在助長問題繼續惡化。“算了算了”,也同樣是為何中國可以實行太監和扎腳這種文化的原因。

當我們看見問題而去發聲,不論透過什麼渠道,這其實並非“搞事”,而是在保護自已的權利,維護社會的公義公平。

柏楊說:“算了,算了” 四個字,不知害死了多少中國人,使我們民族的元氣,受到挫傷。

岐視在澳洲有多利害﹖

我不知,但中國人害中國人我才是最要憂慮的!




2012年12月5日星期三

自信心

來到異地,沒有壓力實在是假的,因為始終澳洲和香港是兩個不一樣的文化地域。

在朋友面前,作為一個成人,又不是遇上什麼大件事,我總會故作自然,告訴大家這裹生活很好,但事實上這裹的生活和自已活了四十年的香港比較,這裹實在有太多的UNKNOWN 了。

在香港你從來不會害怕迷路的,因為一條英皇道就貫穿港島,一個地鐵站你便可以去到全港任何一個地方。但在澳洲,GPS系統也會有所誤差而導至遲到或去錯地方,假如有時間要趕,壓力之大更是難言。還有自已是一個家庭的男人,難道告訴妻女自己在擔憂﹖

當然,這一切也許只是適應上的問題,時間是可以改變一切的。

我來到澳洲後的一個重要體會是一個人的自信心有多重要。我看見過一些朋友在澳洲的表現,他們是中國人,但卻很少洋人朋友。有一些中國人只會和中國人交往;有一些對外國人有歧視,經常認為外地人在針對自己。其實這些都是自信心的問題。

自信心強的人遇到困難會認為是偶然的事情,相反,自信弱的人就會認為別人在針對,或困難源自歧視。

我有一位好心的中國人朋友在澳洲,自從得悉我將移民澳洲後,她便經常寫電郵給我,當中ATTACH 的都是一些負面的新聞,我看了數次後便決定和這個人說再見,因為她太負面了,看到的東西只有那些不好的。

我並不是說岐視不存在,但大多時候岐視來自自已的偏見。

我媽是不懂英文的阿婆,當我買了一些東西的時候,她經常便會說我可能被騙。她其實什麼都不懂,也就是由於這種不了解而產生一種自已會受騙的恐懼。

有時候她看見一件澳洲的產品,比香港貴許多,便會說這些鋪頭在呃人:“有乜理由咁貴?” 我看見她的反應,感覺就是“秀才遇著兵,有理講不清。” 其實許多中國人都有這個問題,認為外國人對中國人一定沒有中國人對中國人好。但我的睇法是: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其實在任何國度,那裹都有好人壞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客觀分析。

但客觀這個”處事方式“,其實必須建立在一個良好的自信心之上。

外國的教育很著重建立孩子的自信,不會打不會罵,只要孩子努力,孩子做錯也會給鼓勵,這是我認同和相信的。(但我卻還未做到,現時正學習中。)今天許多教育還在強調”技能“,其實很荒謬,因為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最需要的不是”技能“,而是一種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心上。

附圖JOHN LENNON 的回應其實不獨是他有獨到的見解,而是有超強的自信!若有人經常擔憂別人騙他,岐視他,這個人的人生都不會叫快樂吧!

請相信自已,相信上帝給每個人有足夠的能力尋找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