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Romanian Orphans 與香港的兒童問題

大家有沒有聽過 Romanian Orphans? 這是在羅馬尼亞一些被自少禁閉的兒童,他們由於兒時長期被關壓、欺凌、缺乏適當的關愛和照顧,所以盡管脫離了孤兒院,成長後也在與人相處上出現困難,不懂得和人相處,並做成長期成的情緒病。

有一些研究認為兒時的長期關壓,缺乏愛,使到這些兒童在情緒上造成永久性的損害,至使長大後盡管獲得彌補,卻終生受到兒時的壓抑而不能完全康服。

我看了這個故事,又再看看現在香港的兒童,其實兩者也有其相似處。今天許多兒童的父母雙職,加上課業壓力,有許多小朋友是成長在類似監獄的環境中的。父母或工人每天的職責就是要兒女跟上課業,溫習、補習、複習,小朋友自少便在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下長大。而老師的角色也是在追功課,希望班上的學生能夠跟上,又或拔尖補底,總而言之,大部份人都只在關心成績。

曾經自小被禁固的小孩子,由於在小時沒有人和他們講說話,他們長大後盡管有專人幫助他們,卻終生只能講一些單字,缺乏正常人的語言能力。這代表人的成長有一個語言上的敏感期,若在過了這段時間才訓練,語言的能力就會有所缺失。但除了語言,一個人還有什麼方面的智識或技能會有"學習敏感期"呢﹖ 在科學上相信還有許多東西還未完全了解,但"學習敏感期"卻肯定是存在的。

我的工作是教籃球的,現在的小朋友不能跳、不能跑,身體的發育比以前慢和差。身體的發育受到基因的影響,所以我不能肯定我教的小朋友是否"異常",但我比較近年的小朋友和五六年前的小朋友的"智力",我明顯肯定現在的小朋友較以往差。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是我最想回答的問題。

從 Romania Orphan 可以判定兒時若有某些不適當的壓力,小朋友成長後將會出現情緒上的缺憾。而在學習敏感期中偏向單一方面發展,亦明顯會影響其它方面的發展,就像偏食所出現的問題一樣。香港現時的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壓力不少,我們的小朋友可會因為在年紀太小時被迫只發展其中某方面的智能因而影響了大腦的整體發展呢﹖

我看答案是肯定的。

我看過一些書,其實大腦的發育和小朋友的運動能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小朋友是透過觸感和平衡去刺激大腦的,當大腦收到刺激就會發展。當我們一天到晚要求小朋友坐著溫書、做功課,休閒時就只是打機和睇電視,這必然地會影響到子女大腦的正常發展。

我經常和朋友笑說我的小兒子一天到晚就是"食、瞓、玩、痾",其實這就是幼兒的生活常規。他們是透過玩去發展大腦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應當關注的不是將"玩"犧牲掉,而是嘗試讓小朋友有多元的玩樂,刺激大腦的不同位置去發育。而幼兒時期應多發展的是運動能力、聽講能力,因為觸感平衡都是透過運動才可以出現最大刺激的,而聽講能力就是日後溝通的基礎。

但可悲的是今天的幼兒教育或小學教育卻只重識字和默寫。有朋友告訴我 K3 的小朋友已經要默書,我聽了後有不可思異的感覺。我們希望訓練小朋友的語言能力,但聽和講都少,運動亦因為居住環境的局限和要讓步給"讀書識字"而更少。我們的小朋友學校內不可以跑步,上課不可以傾偈,食飯要快,父母忙,所以子女在運動和講說話的機會都少,也難怪大腦發育出現問題。

以前我太太罵我將小朋友拋起又接回,使小朋友晚上發惡夢,但我看了一些書,當中卻說這是刺激小朋友大腦的其中一個重要動作,因為該部份的發育可以影響將來小朋友的"executive function" (行政能力),就是小朋友將來管理自己,計劃未來的能力。拋動小朋友動作正在刺激小朋友的平衡感觸,也是一般運動經常會刺激到的部份。所以如果你希望小朋友將來做一個叻人,其實讓小朋友多做運動就非常之重要,因為叻人最需要的就是"executive function"。其實發夢也是代表大腦在活動的一種正常不過的表現,但大人卻會因為小朋友半夜扎醒而以為要食什麼珍珠沫,真是苦了bb。

這幾年我看見小朋友由過去的健康活潑,變成今天的"呆呆滯滯",這已經代表大腦的發育受阻礙。作為一位籃球教練的我,又能夠做什麼呢﹖  當小朋友出現"呆呆滯滯",其實已經是大腦出現嚴重問題的標誌,並非一或兩小時的籃球訓練能改善。我不能改變教育制度,但內心也為此而感到無奈,所以也在這裏寫兩篇文章,希望有人可以關注,希望多一些人能夠在充滿假專家,偽善的制度和社會中可以生活得好一點,讓孩子可以有個笑臉。

p.s. 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專家,大家看我的文章就當興趣好了,不用認真,你不相信也就罷,我不能給你什麼科學証據,也懶得和你辯論。你就當我傻的,"五毛"不用找我。




唔俾我玩?! 我打你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