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素教育是需要高質素的人力資源的,在供求定律下。當八大專院校爭開辦副學士課程,適合教副學士的人材又是否足夠呢﹖人材數目豈能同時滿足各大院校的需要呢﹖結果只會造成良莠不齊,這是董建華的好心願景,卻沒有兼顧到落實執行的實況。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失敗政策。
我已去世的外母曾經講過一個道理:”錢能解決的不是問題。”政府突然要辦副學士,那裏又來一些可以教育和管理這批”規格外品”(副學士)學生呢﹖那些拿了個碩士學位的人便是講師﹖那一位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呢﹖副學士的質素有什麼保証呢﹖大家不可不知的是中學有25%學生會考零分,這個事實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相信香港的教育是好的。而這種爛攤子並不是掉錢進來便可以輕易解決的。
香港現時有約5000過剩副學士學額,各大專院校爭相建自己的大樓和推銷,花的資源有多浪費﹖若用來全數資助學生,這筆錢可以幫助多少學生﹖
由於政府讓教育走向巿場化,政府才是罪魁禍首。教育是社會進步的根基,讓小苗子可以長大成為巨木的泥土,可悲至極的是我們的政府無知無能,偏聽偏看,苦了的只是貧苦百姓,而我們的”父母官”卻個個女兒送國際學校和外國留學。
在這裏我只能奉勸各位莘莘學子不要單求成績或合格,最重要的是你是否達到社會要求的標準。
倘政府要幫這科專的護士學生,應要求由護管局出一個考核課程,讓快將畢業的學生有一個再評核機會。做護士都也要好小心,唔係上堂就叫學左野,如果學生肥佬便需要再去進修,否則醫管局照請這些護士,這才是以這班學生為本的公平仁政。
全世界都走知識形經濟路線,沒有學位便等於失業和失敗,這是社會政府家庭 sell 出來的一種價值觀,但卻不是神創造的原意。不去談宗教,大家不要忘記李嘉誠都沒有大學畢業,而中文大學則頒了榮譽博士給搞了副學士八萬五的董建華。
這裏我要承認的是董生的確是好人,但沒有能力的人當權是和請了壞人基本上無分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