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

老人與我



我的女兒的名字叫順殷,有個故,原本我想叫佢做施殷,殷的意思是勤力,也有"恩"的音,意思是施給別人恩典,但想了一想,覺得經常施恩給別人,好像好"寸",因為兩個字的名給人感覺是"賴勁",所以想一想後加番一個好老土的"順"字,意思是孝順,也讓名字不會給人感覺"寸"。

但雖然有個"順"字,但女兒都好頑皮。(見圖)

女兒出世後便由印傭照顧生活,爺爺嫲嫲就負責教育,這是我設想的。(當然父母也有責任教女兒。) 但現實並不是如此。

老人家老了,思想變得慢,有許多信念更是不能改變,要教上一輩教女兒,不容易。

上一次女兒入院,醫生沒有開藥,因為要靠女兒自己的抗體打,但我父母大人就極倒懷疑醫生是否有問題,怎會沒有藥醫﹖是不是想拖,使他可以賺更多錢。我同他們因此吵了一鑊。

女兒全身抽筋,其中一個可能性是缺鹽,但驗血報告中證明礦物質並不是導致抽筋的原因。後來有一餐白粥女兒死都唔肯食,我拿來試試,原來係咸粥,爺爺還說白粥唔落鹽點得! 他們背後的信念似乎是"不擇手段",唔話我知都要俾個女食鹽。我又學左一件功課 - 不能完全相信自己親人。

印傭幾個月前走了一直沒有回來,爺爺嫲嫲就負責埋女兒的飲食和清潔,嫲嫲已老了,照顧女兒也很辛苦,但總算應付得來,但教育方面就更難兼顧。

前兩天新的工人來了,理論上嫲嫲就可以更專地負責教育。但事實呢﹖

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做小手工的書,我叫嫲嫲睇下,去買一些材料,然後和女兒一起做。我昨天自己也做了一個竹蜻蜓,(見附圖),女兒雖然唔識,幫倒忙,但總算有份參與貼膠紙,同剪爛我的公仔,大家也有些共同的活動,所以我覺得幾好。

但嫲嫲話買來佢都係唔識,哂錢。嫲嫲說屋企已經咁多玩具,買來佢都係玩一陣,唔好買啦。最慘係我在家中見到的只是女兒哭著要食糖,但嫲嫲卻坐在 Sofa 上話唔得。我問媽媽點解你唔試下叫佢玩第二樣玩具,又或者帶佢落樓下遊樂場,咁樣佢就唔會"扭"要食糖。

我認為嫲嫲已經老了,腦筋唔快,加上嫲嫲經常命令式說話,女兒有時會做一個動作"打嫲嫲",女兒已經唔太鐘意同佢玩,所以我都有擔心。但我要教佢老人家,佢又唔喜歡聽,還給我一句說話:"你叫工人湊啦!"。

做父母的確是責無旁貸,如果要自己女兒好,什麼都要親力親為。

最後又讚一讚我的新印傭,她在印尼只學了三個月英文,可以和我溝通無問題,有香港學生讀左九年書,唔識串 basketball。不如叫香港人去印尼學英文,咁樣應該好過搞乜中中英中。

仲有,我去接機時我個工人連行李都無,得個手袋,原來她的丈夫反對她回來,但她承諾了我們,也有經濟需要,所以出來時是偷偷地走,連她的子女都不知道。我心諗我自己一個人去大陸都會驚,佢竟然可以一個人乜都唔帶來香港,宣教士都無咁勁!

我聽了之後不禁覺得,她的語文能力、勇氣和責任感好過不知多少用400萬培育出來的香港人。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我從我工人的身上學唔少野!

我女兒的新相,有與趣可上這裏看。

3 則留言:

匿名 說...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4DACTION/W4D_CWREAD/18402/20/BACK

教玩耍—對小孩十分重要
遊戲可讓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第 2330 期 (2009 年 4 月 19 日) ◎ 窩貼家庭

例如人如果不看這些,教育方法無準

garlic

匿名 說...

老人家已經勞碌一輩子了,我們的下一代,最好是自己來教,老人家只能是幫手。不過,好多時,都會有觀點與角度的分歧,這個是理解的。就算是同輩,都有不同意見,可況是兩代,三代的溝通!!!
人與人相處,是學問。

SC

匿名 說...

我在人文學會的留言

其實遊戲中最易流露性情,例如踢球,無球品的人一覽無遺,可推想為人。
我去年曾跟進相識單親媽咪和其小兒,就在遊戲中(遊樂場)了解到小子被老人怎寵壞,不能與朋友和諧共處;又 在遊樂埸教小媽咪怎理解小朋友。

現在身為家長而不作「在職進修」的,其實在延禍下一代,間接做成社會問題

教養孩童比打工辛苦及艱難,我越知得多,越知利害,所以不生養,會盡可能教好人家的小孩

gar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