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女兒識踏單車了! (教女踏單車方法淺談)

有沒有試過教女兒一些東西,但女兒卻學極不懂。做父母的心中在想到底是否自己要求太過份﹖有時又會問為什麼別人又會做得到﹖但自己的兒女卻學極唔識﹖原因是由於自己不懂得如何教﹖或是自己的子女天份較別人差﹖又或是自己的子女的發育成熟程度較慢﹖林林總總,做父母的總會有時候自責又或檢討一番。

我是做籃球教練的,一向習慣性在學校採取一種有時間限制的教學方法,簡以之就是以目標為本,但問題是這種目標為本是以每堂或幾堂為一個單位,死線太短,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目標。在這種有時限的學習課程內,其實可以說是很有效率,也可以說是很殘忍,因為為了達到目標,我們只能兼顧那些中間偏上的小朋友。那些較為遲發育、天生能力不在運動方面的小朋友就很不幸地容易被犧牲。這也是精英制的問題。

作為父母,其實就不應採取這種方法,因為兒女是自己的,做父母應當讓子女能夠有一個適合自己子女的學習時間表,不應有太短的死線。例如當小朋友的身體發育或智能發育不足下,不應承擔超越其發育限制的學習活動。但做父母的要清楚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發育情況,心智成熟程度,才能因材施教。這是殊不容易的。

許多時做老師或教練不能夠因材施教,因為一般來說是一對幾十,但做父母的卻理應明白自己的子女更多,應按其實際表現出的能力而因材施教。這樣去教不一定教得較慢,只要自己子女能力可以承擔,反而可能比一般人學得更快。但重點是要明白子女的能力,給予適當的方法,讓子女在快樂中成長和學習。特別在幼兒身上,絕對不應該強以為之。

我在這裏特別想反省自己過去一種極為錯誤的教學理念,就是經常誤以為"將勤補拙"和"克苦學習"便是學習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根基。

事實上勤力在很多方面並沒有幫助,相反,不斷灌輸小朋友要"吃苦"其實更是禍延深遠。長遠來說小朋友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換來的是對學習的反感。更嚴重的是小朋友長遠下去失去"分辯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能力,將來所作的學業或就業選擇可能並非自己興趣或能力所及,結果只有事半功倍,得不嘗失。



上面的片段是我女兒學踏單車的情景,她今天終於學識了踏單車,我做爸爸的當然十分高興,因為女兒還不到5歲。但在成功背後其實我自己是有許多的反省和學習的。

大約四歲的時候爺爺買了一部三輪車給她,她一直很喜歡,經常和嫲嫲一起去城門河踏單車,在半年後,我這個心急爸爸為了要提升女兒的 level,所以就把輔助輪拆掉,希望女兒能夠學識踏兩個輪的單車。但很明顯我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爸爸,因為女兒在我教她踏了兩次後便死都唔願意再學踏單車。我最記得的是我不斷地鼓勵她、又試過打壓、但無論我如何威迫利誘,我的"努力"使到女兒害怕了學單車。

這部單車就由本來經常用,到變成"無用",因為我拒絕將單車的輔助輪裝回車子上。之後我在嫲嫲的埋怨下又裝回輔助輪,單車變回三輪車一段短時間後,我又再強迫女兒學習,又把輔助輪拆卸,但結果女兒只是試過一次踏單車,之後單車又再塵封直到今天。

首先要談的是為何今天女兒又會再學踏單車呢﹖緣起是她的一位鄰居好朋友,比她大一歲,但已經懂得踏單車,而明天她約了這位好朋友一起去踏單車,所以我做老豆的無奈地一定要將塵封又锈封又漏氣的單車拿出來維修一下。當時我和女兒剛去完同學仔的生日會,我心中是預備把輔助輪裝回去的。不過這個時候我就順道問一問女兒想不想試下踏兩個輪的單車。她竟然說"想"。於是我便在屋苑的平台教她。那時已經是下午的5時,不會曬,適合幼兒。

最初我做的是雙手按在她的肩膀上,她自己控制呔盤和踏單車,我在她後面一直跟住,並幫她平衡,教她不要大力扭呔,並保持身體的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女兒繞了三個圈,一個圈大約三十米。這三個圈她有跌,但並沒有任何受傷,除因我托著她,漸漸她也懂得將腿伸出,加上時速較慢,跌的時候也較不會容易受傷。(不受創傷對幼兒的學習是較為重要的,因為她們沒有大人的鬥志,若跌傷了感到痛楚便容易放棄嘗試。)

後來她自己提出座位太高,叫我要較低D,作為一個非專業教車師傅,我並不能準確地講出正確的高度比例,但簡單來說是在單車傾斜時,幼童感到容易將腳放到地面應是正確的座位高度,因為這樣保証了幼兒自己能安全著陸。我較了兩次,每一次都很麻煩,也有點不奈煩,因為要用鉗子將鑼絲旋開才能調較座位高度,之後又要再旋緊。但這真的是很重要的,因為給了幼兒安全感。

經過兩次調較後我再和女兒像先前一樣地在背後按著她肩膀又繞了一圈,然後我便說:"好了,都差不多了,算啦,唔好試啦,番屋企啦。"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她正努力中,所以我得到的回應是:"唔好,我要再試。" 接著我便說:"最多試多兩次就要返屋企。" 其實當時心中不知幾想她練耐D。她的回應是:"再試四次啦。" 我說:"最多兩次。" 我的這個做法是讓小朋友明白到她是主導者,而我是在服務她的,她不想的,我沒有勉強她。這有點像心理遊戲,但事實是我們不應讓小朋友感到乏味或疲倦才結束學習,應該是她在仍有興趣時便要完結學習。這樣小朋友會更期待下一次的學習機會。

結果她再試了幾次,不多於四次,便成功了。整個學單車的過程不多於20分鐘。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由於單車具有一定重量,如果幼兒的身體發育未能控制到單車的重量,建議還是等孩子大一點再學。我的女兒是可以一個人將單車推上四五級樓梯的,這也是經過好一段時間的"被迫"學習才做到的,因為我說:"妳自己的車自己推番。" (當時架車還是三個輪的。)

p.s 以上分享全屬個人意見,家長切勿照版煮碗,記得要因材施教! 還有,安全第一,不要學我沒有帶頭盔。


18-10-2011 補充:我在網上找到一條外國人教小朋友踏單車的短片,真的是professional,大家若要小朋友學踏單車,看這條片就不難了。http://www.babycenter.com/2_how-to-teach-your-child-to-ride-a-bike_10354840.bc



6 則留言:

匿名 說...

I am very glad about your realisation of your way of training your daughter. It is never too late. Yes, a perfectionist is always the one that cannot enjoy what they already have. Let's be more content and enjoying whatever we are doing!

匿名 說...

C sir,

稍後我會再留言,因不清楚留言程序,現先試機,請見諒!

old cow

匿名 說...

C sir,

睇到小孩學識踏單車的心情,真是興奮得難以形容,因大家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成果!

我也有一些教小孩踏單車的經驗,C sir 可作為參考,將來試試用這方法教兒子。

1.首先,幼孩當然要經過踏有輔助輪單車的階段,同時亦要學識拉手制。

2.拆去輔助輪後,不用即刻學怎樣去踏單車,而是先學曉平衡。找一處大平坦的空地,附近要有一條斜坡的。將單車推上斜坡一小段,但不要上到太高處,幼孩騎在單車上,兩腳放開在兩旁不用踏上腳踏,左手按在手把連拉制上,右手則只需按在手把上。坐定及預備好後,家長便放開手,讓單車沿斜坡慢慢的向下溜。小孩只須一路保持單車的平衡,直致單車沒有了動力停下來。當然,途中如失去了平衡,小孩亦應學識以腳踏地及將車剎停的自然反應。

3.學識平衡後就教小孩,當單車將會停下來的時候,就用右腳踏上腳踏,向前踏一下,讓單車可繼續前行,跟著又放回右腳到旁邊,預防單車隨時傾倒,直至單車再無動力而停下來。

4.當(3.)的步驟熟習後,就可逐步提升所踏的步數。教小孩踏完第一步後,右腳可保持踏在腳踏上,到單車快要停下來時,就將左腳踏上當時已在上方的腳踏,單車就可繼續向前行。到此,小孩大致上已學會踏單車了,而且,全程基本上都是不需大人從旁幫助。

從影片中看到,C sir 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十分堅強而有耐性的人,真是可喜可賀!我本人是濬媽(周碩)的 fans,是從她的 blog 認識 C sir 。

old cow

C sir Blog 說...

old crow,

sorry for this late post as I was out town and hv no accsss to internet. Many thanks for your feedback and they are really good and helpful!

C sir

匿名 說...

C sir,

嚴格來講,其實你是疏忽了一點,好彩沒有因此弄出意外,亦顯示出女兒有不錯的應變能力。

從影片的初段睇到,女兒的手是沒有按著 brake 的,那是一個很唔好的習慣。小孩應該習慣一騎上單車踏出第一步起,手就要按著 brake,做好隨時要煞車的準備。在剛學識踏單車的一剎那,由於事出突然,騎者通常都是太興奮又慌張,為保持平衡,雙腳只下意識的不停地踩腳踏,以致車速不斷加快,但雙手就唔識將車煞停,直至被家長呼喝才醒悟過來急忙拉手制。影片的末段,單車差點兒就撞向右手邊的花槽角,跟著又似會擦埋牆邊,真是驚險萬分。難得女兒不知是何時還識得將手按回到brake 制,及時可把單車煞停,避免了受傷。

介紹一個 ”無聊” 的親子遊戲給 C sir:

用粉筆在家中一邊的地板畫一個圓圈,在約干距離的另一端,每次用一個一蚊銀「碌」向圓圈,每人每次「碌」十個,「碌」到入圓圈的就得分,高分的為之勝。至於圓圈的大小,及距離有多遠,就自行決定,建議初頭圓圈可較為大些,讓孩子可較容易得分,否則會成日輸而放棄。

透過遊戲,家長可向孩子解釋,踏單車的原理就和「碌」硬幣一樣,只要有合適的向前動力,兩者都是不會傾倒的。遊戲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增強了對平衡感的認識,也能培養觀察力和判斷力等等。

old cow

C sir Blog 說...

Old cow,

謝謝你的建議,實在是很好,希望其它家長也能一起從你的分享中得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