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Price of Perfection 完美的代價

到底怎樣才是對小朋友好呢﹖

做父母的希望小朋友成材,其實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希望子女能夠彈琴彈得好呢﹖ 是希望她快樂,是希望她有一個良好的興趣,還是希望她成名後自己有得威﹖

每次要求子女讀書做功課,為的又是什麼呢﹖ 是希望孩子讀書識字,以至將來明白事理,還是為了子女能夠在社會中出人頭地﹖

是不是考第一或頭幾位子女就會成功,相反就是失敗者呢﹖ 又是否為子女安排這安排那自己才配被稱作稱職的父母呢﹖

還是希望子女能夠做人上人,又或過一點較像樣的生活呢﹖ 還是僅僅為了將來子女能夠照顧自己﹖

為什麼三四歲幼稚園的小朋友已經被安排一大堆活動呢﹖ 是小朋友喜歡呢﹖ 還是自己不希望和小朋友一起玩﹖ 覺得和小朋友一起挺無聊﹖ 還是是害怕小朋友學業上跟不上別人﹖ 還是擔心將來沒有好學校收﹖

這一切一切都是出於愛嗎﹖ 還是出於羊群心理﹖ 還是單純的無知﹖

我看了一篇文章,內容是講述一位九歲的小朋友,她品學兼優,老師同學都以她為榜樣。小女孩的父母是專業人士,對女兒愛護有嘉,也為她安排了許多的活動。一次老師問她是否喜歡那些活動時,小女孩坦白說自己非常討厭那些活動,只是父母希望她參加。

在高中時她寫了一篇文章,題為"完美的代價" (Price of Perfection) 。

她內心認為只有她成績優異、活動出色的時候父母才會開心,所以她每一件事都很努力。她認為做得一般是不足夠的,只有出色 (not well but brilliantly) 父母才會欣賞她。所以她為了拿多半級的分數,由 A到 A+ ,她可以通宵不眠地溫習。

她每一天都在害怕自己有一天變得不出色,她每一天都在害怕喪失拿優異成績的能力,害怕喪失勝過別人的能力。她害怕自己變得平傭。

她坦誠自己沒有一天能夠感到滿足,而使她最痛苦的也是這種想法,成為"完美"是她活著最大的詛咒。

上面的這個故事是外國的故事,但我相信在中國和香港有著無數的小朋友活在同一個恐懼中。每年我們不都是聽見有年青人自殺嗎﹖ 為的原因不就是學業壓力嗎﹖ 去問每一位這些自殺個案中的父母,我深信每一對父母都會坦言自己錯了。我自己就認識一位這樣的父母,她的女兒自殺了,但還有一個兒子,而她現在的希望就只是孩子能快快樂樂,學業成績完全不重要。

可惜傳媒沒有嘗試過為這些個案作出詳細的研究,我們的教育部門也不會理會,相反,或許更被標籤為"抗逆力"差,並就此作罷。誰又會想到真兇可能是整個社會對教育子女的一個徹底錯誤的概念呢﹖

當我要求女兒練琴、讀書的時候,我經常的回想起這個故事,提醒自己不要做錯,因為我希望的不是女兒活在詛咒中,而是做一個能一生都活得快快樂樂的人。

最後在這裏告訴大家,我也是一個視追求完美是人生目標的人,並且因而大半生被咒詛了。

願上帝時刻提醒我們做父母的怎樣才是對兒女好,不要讓悲劇發生。

p.s. 以上的故事來自 Jane M. Healy "Your child's growing mind". 這是一本絕對值得推薦的好書。



1 則留言:

放 飛 說...

這是本人感想: 我覺得自殺可能因為他們不知自己生命的價值意義, 而又不希望奉行這個社會主導的價值, 但身邊人人都一群羊的去, 他們漸漸沒了"自己", 使問一個人沒有了靈魂和動力方向,當然生不如死. 讀書原本是一件正面美好的事,試想想: 山區的小孩都渴望讀書識字. 況且,我真的常常只見小孩在打機,打幾小時 . 由於去到港人手中把讀書的價值用等同了"dollar sign", 讀書便成了工具, 社會把人也當成了機器, 因為這個社會太急功近利.人沒有了靈魂, 又怎會開心? 其實在美國英國,年青人也是要讀書考試的, 分別可能在於,香港教育制度及香港社會太看表面了, 西方教育在於發掘青少年的獨特性, 但港人通常只跟著制定票準, 填鴨式複製沒有獨立思考,只考試的青少年. 本人小時家貧,但幾位長輩們都是燈火夜讀,最後他們都成了教師, 那個年代的人都很勤力讀書, 但他們會珍惜生命. 我真的認為,而家的人太幸福,才不懂珍惜,而且這個社會真的社會跟以前不同了,越來越複雜. 上一代往往用自己經歷過的穩健心態之眼睛, 看下一代的世界, 但那往往與真相一面相差很大. 希望家長盡量身教,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