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章,覺得似中學會校的雞精書,內容主要是在不同地方找來的一些理論和故事,然後加以一些自己的睇法,又給予家長子女一些建議,看去的確好實用。
這位朋友比我還年輕,竟可以出200 頁以上的書,還已經不是第一本,已是第三本書。
香港這種叻的人還真多。
我的讀後感是: Out of context ,意思是許多的取材都是離開了現實香港環境的,原因是別人成功的環境與香港是不同的,雖然理論是如此,但在香港根本行不通,又或許多東西只是口號,或"鬼唔唔知阿媽係女人"那種。
我經常看一位校長的網誌,他的網誌中提到是香港的教育改革經常地加重了老師的工作,學校又會要求家長做這做那,但事實上香港的老師已經很忙,香港的家長更忙,這些所謂改革,其實根本不能行之有效,硬將一些理論或外國行之有效的東西套在香港的獨有環境上根不就不會有效。
但不要忘記搞出這些改革政策的人都是學貫中西的人、高官!
有很多學位的學者,事實上都只是得個"講"字。
這位校長介紹了一本書給我看,名字是 Tone of Teaching 作者是 Max van Manen,書中一開頭就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父母帶了五歲的兒子從三百公里遠的小鎮來到一所位於大城巿的兒童心理診所來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是一位大漢,他來到房間後便坐在孩子的正面,然後助手便帶了父母離開房間。
房間中有一個大盒子裝著測試的用具,但小朋友因為高度問題而看不見裏面,只能看見盒子的表面。醫生從盒子中拿出一些玩具來,但小朋友全不感到興趣。小朋友開始感到不安,並且開始哭,最後更大喊出來。
醫生看見情況便告訴小孩子不要哭,然後在枱上繼續寫報告,他沒有再度嘗試去安慰小孩子,並在報告上填上孩子哭的時間和強度。
這個時候有一位剛來參觀的心理醫生在鏡後看到情況,他看了孩子哭了十分鐘後,他忍不著衝了入去,抱起這位小朋友,讓他坐在大腿上,然後輕聲安慰他,後來孩子便不再哭了。
這個故事在說什麼呢﹖兩位心理醫生都有相同的學歷,但為什麼二人有不同的反應呢﹖何者是對何者是錯呢﹖
第一位醫生沒有了解或體諒小孩子是遠度而來,對陌生環境有所恐懼,而只是關心要完成測試,他的做法是跟 procedure,但卻 out of context ,第二位醫生卻關顧了小孩子的感受,是 tactful 。
若你是父母,你會讓自己的兒子接受那一位醫生的診斷呢﹖
這個故事對我來說好深刻,因為我教導年青人時經常探取嚴格的要求,我經常會給人覺得我是在"罵"人。我有時候會諗,如果有人來監堂,看我教籃球,會不會覺得我傷害這些兒童的自尊呢﹖我不能不否認這些"局外人"絕對有權這樣批判我,但我自己卻深深明白我的小孩子知道我的"罵"是出於愛。
有時候做人很辛苦,因為當你常常思想別人如何評價你,而這些評價又往往只基於一次或兩次的"審查",評核就只會使到一些正確的事不能進行。
你相信有些人會被"罵醒"嗎﹖你相信只是鼓勵就一定有"成就"嗎﹖你知道中國的金牌體操運動員是如何培訓出來的嗎﹖這些被"打罵"的孩子沒有變成失去自信心,反而多謝那些教練的嚴格。
我想講的是:大多數時候什麼是正確的事,其實只能天知地知,問心無愧就好了。
另一個可以看到的是你和學生的關係。如果我經常罵學生,但學生卻仍然愛和我一起,這就証明了學生明白你的動機不是想傷害他們,而是想他們好。
Max van Manen 這本書出版於1986 年,全書只厚51頁。
最後講一個笑話你知,有一位教育年青人的專家出了一本書,是寫給年青人看的,但出書後發現一個事實:完來年青人是唔睇書的!
為什麼一位教育年青人的專家會不知道青少年唔睇書呢﹖
到底他是不是專家﹖
今天還有多少人講說話不是得理論﹖而是 within context 又 tactful ? You tell me.
p.s. out of context 的中文不知怎樣翻譯,大家請指教。
5 則留言:
離題?
世界上有許多事物不能單從理論去看,要了解 context 是什麼,有時候若只從理論層面去看問題,而沒有了解到環境因素、上文下理、前因後果,其實政策或決定都會失去其有效性。
這就是我指的 out of context. 或許我表達得不好,讓你覺得離題了。 sorry.
是的,若讓我們校長來看你教波,可能又要找我談談了。(所以在校外練波也是很好的安排)
不過有一樣東西我是很同意,就是捱不了罵的人是不可能學得好的,所以若有學生捱不了罵要走或不參加我也不會留的。
BERN
Bern
現在我也不是個個都罵,做得好的也會讚,而罵人嗎﹖其實也是看人,若那個人已極度缺乏自信,罵都不會有什麼用,我就會選擇省下一口氣。
不過今年的學生的態度真的唔錯,呢個真係神蹟,所以我更加希望要努力教好一些。
Out of context不知在你文意可否譯作:「脫離處境」?
發佈留言